金 双,彭 力,程建明(.湖北中医药大学0级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65;.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 44000)
非药物疗法
颅缝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金 双1,彭 力2,程建明2
(1.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65;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观察颅缝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治疗组采用颅缝刺法,对照组口服百忧解,两组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HAMD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6.88%,对照组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缝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良好疗效,可以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颅缝刺法;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颅缝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较好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共64例,均为2011至2013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中风前无抑郁病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2岁,平均(60.59±9.63)岁;脑出血10例,脑梗死22例;病程平均(5.41±2.51)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2岁,平均(61.22±9.30)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19例;病程平均(5.31±2.1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主要病史、病情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 “郁病”的诊断[1]。经颅脑CT或MRI证实,并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点,且持续2周。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中风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中抑郁病的诊断标准和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制订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结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17项版(抑郁量表总分大于等于17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风诊断,颅脑CT或MRI确诊;③病程1个月~1年;④意识清醒,无智障,无失语,能理解量表相关内容,且配合治疗;⑤年龄小于等于76岁。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②精神分裂症或既往有精神障碍个人史与家族史。③半年内颅脑受过外伤。④中风前有严重抑郁病史。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合并癫痫,胃肠疾病。
治疗组:①取穴:冠状缝(印堂穴上10cm处为起点,与中线夹角72°的两条线段),矢状缝(人字缝与冠状缝交点之间线段长11cm),人字缝(枕外隆突上6cm处为起点,与中线夹角62°的两条线段),额颞各缝(额颞前缝 在从颧突点向颞部水平方向的一条直线上,距颧突点4cm处垂直向下的一条线段;额颞上缝 距颧突点7cm处为中心,水平向前或向后的一条线段;额颞后缝 距颧突点10cm处垂直的一条线段)。②操作:用0.2%碘伏消毒头皮表面,按上述部位与头皮呈15°夹角快速进针1.0~1.3寸至帽状键膜下,上下捻转160次/min左右,以有酸胀麻感为度,每隔5min重复捻转1次,留针50min。日1次,连续7次为一疗程,针刺4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百忧解20mg,日1次,7天为一疗程,服4个疗程。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根据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HAMD(17项)抑郁量表为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HAMD(17项)总分小于8分。显效:HAMD(17项)总分前后减少大于50%。好转:HAMD(17项)总分前后减少25%~50%。无效:HAMD(17项)总分前后减少小于25%或病情恶化。
两组治疗前后HAMD值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值比较(分,x±s)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中风后抑郁的病机主要为元神失主,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于脑。《赤水玄珠全集·头痛》指出:“头为诸阳之首,至清至高之处也。”《张氏医通·诸痛门》说:“头者,天之象,阳之分也。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生很可能与大脑损害所致的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类神经递质之间的平衡有关[4]。由于各颅骨缝由致密的结缔组织连接,有血管构成的内外通道在顶骨近人字缝、矢状缝都可能有顶孔穿过,其中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枕骨和部分筛骨,全部覆以纤维性颅内膜,穿过不同的孔与颅外骨膜相连,还有来自上矢状窦的小导静脉通过,均与骨间隙内的软骨或缝韧带混合,与其伴随丰富的交感神经分支、感受器相交杂,组成网络组织,构成了颅针治疗脑血管相关疾病的组织基础[5]。颅缝刺法与头针比较的优势在于其中矢状缝循行于督脉经络上,为“阳脉之海”,并主统阳经,通调经气,针刺矢状缝刺激了百会、囱会、前顶、后顶等多个穴位,具有醒脑开窍、通调督脉的功效。而冠状缝、人字缝及颗缝贯穿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等,针刺后刺激了玉枕、悬颅、五处等穴,具有舒经活血通络功效。可见颅缝刺法覆盖了头部大多数经脉及穴位,可通调三阳经脉、督脉及全身诸气血经络,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经络畅通。
实验证明,颅针能改善大脑的供血量和缺血缺氧状态,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强病灶周围未受损细胞的代偿作用,从而改善精神障碍[6]。颅缝针刺法能改善精神状况,同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且无不良反应。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5-48.
[3]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47-194.
[4] 申鹏飞,孔莉,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1-13.
[5] 俞昌德,吴炳煌,陈跃,等.针刺颅骨缝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应用解剖[J].中国针灸,2002,22 (3):13-21.
[6] 孟竞璧,付卫星,宋利明,等.电针对实验性脑梗塞时脑血流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6,11 (3):203-207.
Objective:Observed cranial sutures acupuncture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64 case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32 cases,treatment group 32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zac,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on cranial sutures.Respectively,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were assessed 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HAMD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acupuncture group HAMD score better than Prozac group(P<0.05).Acupuncture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88%,Prozac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Cranial sutures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have a good effect,can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ily life for stroke patients.
Cranial sutures acupuncture;post-stroke depression(PSD);clinical observation
R246.691.3
B
1004-2814(2014)04-0312-02
2013-12-20
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