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命课堂,促进潜能发展

2014-03-15 01:29张建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命成长关注激情

张建

摘 要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作为数学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应该以一切生命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命需要;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一切为了生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教师以灵动的教学睿智将数学知识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构建真正充满生命力课堂,让生命潜能焕发异彩。

关键词 激情 关注 探究 生成 生命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39-03

叶澜教授说:“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具有潜在智能,充满着情感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用激情去碰撞、用真爱去关注、用宽容去鼓励、用机智去聆听,以灵动的教学睿智将数学知识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把教学提升到生命的层次,我们才能真正体味生命,享受生命化教育,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让课堂成为一段智慧闪动、激情四射、合作共享、协作共进的生命之旅,让生命潜能焕发异彩。

一、激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人的行为是受情感支配的,数学课堂要想让学生心动,教师就应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欢快的数学课堂中,学习知识开发潜能,从而打造出智慧灵动的生命课堂。学习追求的是一种“在没有了路标后还能找到路的能力”的过程。学生进入课堂,就像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一辆等待发动的汽车。教师的工作就是给学生一把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这钥匙就是一个能触发人思维的激情,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给学生的思维以动力;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教师要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首先要打动和感动自己。只有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才能产生情感与思想共鸣。故此,教师要深刻感悟生活、课标和教材,善于整合生活、教材和学生等教学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释放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才能让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激情,思维真实地参与和投入。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课堂伊始,教师选择用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动画导入,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参与学习的激情高涨。

师:“农夫可能再捡到一只兔子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积极动脑,大胆猜想故事可能发生的结果,争先恐后地说:“农夫可能还能捡到一只兔子。”“农夫不可能再捡到兔子。”“农夫捡到兔子的可能性太小了,那只是一次碰巧、一次偶然……”看动画故事的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怦然心动,教师充满激情的提问也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把,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通过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引出课题,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展现着生命课堂的魅力。一节有看点的课,绝对要有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因为一位教育高度成功的人,应具有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看似枯燥的数学依然可以点燃智慧的火花,而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铅华褪尽、质朴无华的数学课堂上,依然可以感受到自由和灵动、倾听到智慧的对话、触摸到思想的光芒……

二、关注——让生命之花大放异彩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感知、理解、接受程度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他们对同一事物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尽相同,甚至会形成对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不同学生的表现,倾情呵护不同的声音,倾心保护求异的思维,给学生充分思考、暴露、表现的机会,使师生对话成为可能,因势利导,积极探究,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如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先生如是说:“只有当教育者的眼睛和耳朵以一种关心和接受的方式去搜寻孩子的潜力——这个孩子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教育机智才起作用。这就要求有一种指向孩子的独特的感知和聆听。”这种“独特的感知和聆听”就是课堂上生命心灵的交流与碰撞,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智慧生成。

如:在教学“8加几”时,学生在自主探究“8加几”时,一位学生大声地说“8+6=15”。全班哗然,学生不知所措,此时,教师示意学生安静,和蔼地走近该生说:“你愿意说出你是怎么算的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说出在学习9加几时,是从小数借1和大数凑10,今天的学习同样也是从小数借1,和大数凑10,结果就是8+5=14。当老师将该生的算法写在黑板上时,学生很快发现错误所在,马上说出从小数借2和8凑成10。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源于学生内心的鼓励和接纳,让学生感到心灵的慰藉,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性和智慧。教师的层层呵护,教师的循循指导,一次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把“错误”留给学生,促使他们的反思,使他们的思维更趋向严谨与科学,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修正,妙解在对话中逐渐生成。教学就是一种唤醒,唤醒学生的个性,唤醒学生的灵性,唤醒学生的悟性,而这一切,有时候仅仅只是一句真诚的对话。在真理与谬误的争辩中,学会去伪存真、学会虚心接受。“赞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一个蔑视的眼神可以让一个孩子自信心的天平从此失去平衡,而一个鼓励的眼神却可以在他的心里燃起希望的火花。

又如:学习《圆的认识》时,一个学生给直径的定义是“直径有三个:一是连接圆上的点,二是经过圆心,三是一条线段”。乍一听,词不达意,但老师说:“孩子,你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说完。”教师耐心地让其说出为什么时,学生说出了直径定义的三要素:一条线段、经过圆心、连接圆上的两个端点。从该生的表述中说明已经有直径的空间表象,值得肯定和引导。“孩子,你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说完。”虽只言片语,却敞亮了为师者真挚的内心,它带给学生的是轻松与和谐,是呵护与信赖,是一种启示与引路,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这是那种单单找个台阶下的做法所不能涵盖的。endprint

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的确,学生是可爱的,只要你善于发现,因人而异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一定会惊喜连连;只要你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回报你的将会是整个春天。教师的关注、鼓励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课堂教学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最能展现学生的个人想法和个性,从而自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智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请让我们牢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探究——促进生命潜能的发展

“明天的文盲不再是缺乏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空间,提供有效的活动资源,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思考。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三句话很有哲理。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构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和态度,更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有人文价值的创新与创造,激发出创造的潜能。

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长短有没有联系?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通过操作自制的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讨论,自主探究,从中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结论。回顾活动的过程,学生学会了探究的方法,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师生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丰富内心的体验,不断积累数感;我们的学生在探索数学问题中,不断被数学的奥秘所吸引,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精神的愉悦。“数学知识无需学生终身铭记,但数学精神会激励终身,解题技能不需要终身掌握,但数学思维和文化品味却终身受益”。

又如:在“倍的初步认识”中,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倍”。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重点,构建知识间的联系,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比一比,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桃子和梨子的关系?教师设计了6个桃子和2个梨子,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在展示交流中不仅认识到桃子和梨子之间存在多少的关系,同时也认识到“6里面有3个2”这样的包含关系。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在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新概念,而且对概念之间的纵向联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应是给学生一个充满遐想的省略号,我们应留给学生一片未曾开发的滩涂,让学生自由去耕耘,播种出希望。教师只有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才能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

陶行知先生洪亮如钟的声音在历经数次课改的洗礼后依然浑厚如昔,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不经意间跃然纸上时,我们是否该恍然——其实教育不在于我们教给了学生多少课程,而在于学生透过课程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不在于学生答对了多少题目,而在于让学生产生多少兴趣、多少问题、多少好奇和多少想像;不在于我们告诉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研究了多少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更在于学生感知到关心人类进步去探究去创造的神圣职责和激情。

四、生成——让生命之光异彩纷呈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没有预见到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教育要善于抓住时机,讲究实效,否则将事半功倍。”我们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珍视教学生成,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让教学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这样,我们就能在打造细节的同时成就完美,成就人生。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取出实物。教师拿出12朵小花,让两个同学来取出小花的二分之一。一位同学迅速取出6朵,另一位同学迟疑了一下,拿了3朵。同学们纷纷表示“取3朵不对。”因为把12朵小花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应该是6朵,而不是3朵。这是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这时,有位学生举手说:“我认为,他们这样拿都是对的。因为,前一位同学拿小花时有12朵,而后一位同学拿小花时只剩下6朵了。”这位同学的回答,是大家所意料不到的,教师灵机一动,及时捕捉这一意外生成的信息,巧妙组织学生继续探讨。

师:同样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一位同学拿6朵,另一个同学拿3朵?

生:是因为单位“1”不同。一个是把12朵花看作单位“1”,一个是把剩下的6朵小花看作单位“1”。

随后老师顺势小结,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师说的“同样是取剩下的二分之一,为什么一位同学拿6朵,另一个同学拿3朵?”这句话,使课堂上产生新的目标更具诱惑力,从而就有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有矛盾的困扰、无言的沉默,有聪明的妙答,更有不服气的反诘和问题解决后喜悦的笑容。这样才能凸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飞扬,课堂因此而丰富、炫目。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普遍追求课堂生成的课改背景下,面对课堂“意外”,教师不仅要正视,还要更好地捕捉,必须要注意在实践中动态的调整和基于学生的所得反思再设计,及时运用和激活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机智,巧妙地引导点拨,保证生成的正确方向,让它成为教学的亮点,给我们的课堂创造精彩。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生成”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对教学生成的处理,蕴含、折射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蕴、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教学生成是一个包含着现实的或潜在的师生互动的语言和行为单位,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场景。因此今天的教育需要我们用人性、用智慧去实践,去建构。把握生成,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把握生成,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把握生成,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教师不是中心,而是服务;不是师长,而是朋友;不是呵斥,而是激励;不是传授,而是诱导;不是灌输,而是激需;不是蜡烛,而是共享!”这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一个基点,也是“生本教育”实践的一个出发点。在教学中,教师一句评价语,一句鼓励话,或幽默、或诙谐、或深情、或睿智,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使之产生自主学习的激情;用关注引发学生的真知灼见、拨开重重的迷惑;用探究启迪学生深远的思考;用生成催发学生的创新火花,使课堂时时弥漫着与生命萌发相通的浓郁的人文气息。我们分明感受到,在教育生命的跋涉中,这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课堂,诠释着生命教育的本质——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最后,让我们记住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在我们教育实践中,教师不应是伯乐,而应是万紫千红去装点世界的园丁,让每片叶子都翠绿,请相信每位学生都是有用之才,请让每个生命的潜能都焕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成长关注激情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用班级文化打造有灵魂的班级团队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