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三年级学生语文个性化预习的策略

2014-03-15 01:27金立群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预习策略

金立群

摘 要 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科学地组织起有效的预习,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预习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肯定其学习方法(经验)的过程,更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场所。我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几种个性化的预习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关键词 预习 语文学科 个性化预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33-03

新接手一个三年级班,发现学生的听课效率很低,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不知如何下手。本以为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其实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让学生好好地预习,教师还专门让学生准备了一本预习本,每次预习都会交代要做什么。可实施下来,总觉得收效微乎其微,有时甚至觉得学生预习了和没有预习一个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表面看来,我们并没有抛弃预习的传统,然而,大多数语文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似乎仅限于要求学生通读课文,疏通字词,了解大意;同时由于缺少有力的督导措施,使得学生对预习质量也不甚重视,往往敷衍了事。上课时一检查,会有一些学生连课文都读不流利,结结巴巴,这样的状况不得不令人尴尬无比。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预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

那如何有效的指导三年级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

一、心灵的启迪,让预习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

1.课前预习——学生主动学习的起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中心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个优秀的演员需要不时地揣摩剧本,研讨角色,才能将所扮演的角色表现得有血有肉。学生面对文本,就如演员面对剧本,是需要不时研读、深化地了解。仅靠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学生远远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文本的主角。因此,学生需进行课前预习,而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动脑,自己了解的进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课前预习,既让学生的自学才干得到了锻炼,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课前预习——学生增强自信的源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话:“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做人。”其含义就是使每个学生在学校里要找到自信。有了课前预习,很多学生能在课堂上抬起头来。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就能流利地、响亮地、充溢自信地朗诵;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就会更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有了课前预习,学生会有更多思考,会收回更多的质疑声。所以让学生们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要素里,绝对不能没有课前预习的功劳。

3.课前预习——师生平等对话的开始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进程中进行”。没有课前的预习,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太少,教师的知识储备远远高于学生,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就会大打折扣。而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大大提高,相关知识的积聚也丰厚很多。在课堂上,教师的看法和作者的观念将不再“威望”,学生就不会盲从于教师的看法、文本的观念,他们有时会提出自己的见地或主张,甚至与教师争论。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与教师之间可以平等对话,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二、方法的传授,让学生真正学会预习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这一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也就是所谓的“热身”。学生去预习了方知重难点在于何处,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中师生方可产生共鸣。但如今学生课前的预习停留在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段落上。当然预习这些是必需的。但仅仅这远远不够,还需从更多方面进行预习。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预习方法的指点,对学生授之以渔,使学生受益终生。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以下方法的尝试,效果颇佳。

1.常规性预习方法

第一,善用工具书。查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参照拼音,读准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于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不明白字意的字,要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查阅工具书在预习上或在学习上,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第二,善做勾画。勾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勾画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记号、作批注的方法对学生预习同样有借鉴意义。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这样一来,到上课的时候,学生听课时就会有所侧重,在课堂中质疑解惑,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三,朗读想象。在学会预习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作品中的形象清晰、具体地浮现出来,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这样生活经验与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进入角色,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比如教《秋天的雨》一课时,我给学生的预习题目是这样的: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由于指向明确,学生在预习时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交流十分踊跃,体会深刻,朗读起来声情并茂,眼前有如出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丰收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犹在耳边啊!endprint

2.个性化预习方法

预习面向全体,分层要求。对于部分在预习中有困难的学生,需经常给予耐心帮助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学信心。孩子的潜力靠老师挖掘,只有让他们巩固预习的方法,有事可做,才有收获,全体得到提高。

(1)宏观把握——文体归类预习法

小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有三种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以记叙文居多。虽然新课标已经对文体做了淡化处理,但是作为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因文而异,不同的文体预习的重点是不同的。预习的文章和以前学习过课文在体裁上、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相似的,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以前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

(2)微观探究——质疑问难预习法

质疑中的“疑”可以从课后习题中寻觅。课后习题,通常是课文的主心骨,解决了这些就能体会课文。所以抓住课后练习质疑有利于协助学生了解课文。如在《一面五星红旗》中,课后习题中说:我们来画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抓住“面包店老板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来体会“我”的行为才是改变面包店老板态度的真正根源,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的感悟就升华了。

(3)客观了解——资料收集预习法

如今,学生接触知识的途径多了,如图书、音像、网络……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要充分应用这一点,查找作者的资料、课文中人物的其他故事等等。这样,学生在预习实际中,既培育了自身搜集和处置信息的才干,又加深了对文本的感知。如《蜜蜂》一文,课文记述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实验法来证明“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这一论点。课前让学生们去收集有关法布尔的生平资料,阅读《昆虫记》,使学生对法布尔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研究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找资料是为了解疑,找资料更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感悟,充分地把各种资料应用到学生的预习中来,为课堂做足充分的准备,把更多的学习空间还给学生。

(4)主观交流——协同合作预习法

以往的预习一般是学生独自一个人苦思冥想,这使学生感到比较封闭,有了所得无人分享,有了困难无人分担,有一种孤立无援之感。因此,我同样很注重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为了让学生有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我每次进行单元预习时都会让全班学生选一个时间进行闲聊式的交流,美其名曰“预习吧”。让学生质疑、分析、朗诵,可以对同学的意见进行补充、肯定、扩大,亦可以反对、批驳、辩论,侃侃而谈可以,只言片语也无妨,只要求一点,每个人都要说说自己的见解。

三、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在成功中乐预

检查是预习过程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叶圣陶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检查预习要结合年级要求,通过“真检验”,促使学生“真预习”,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自学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懒散的孩子会敷衍塞责,不能坚持下去,这就需要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性与积极性。首先,要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地反省。课前预习可分为书面预习和行动预习两种类型。书面预习作业,收下去检查,在课前及时评价,表扬优秀,指出不足。行动预习作业,如读书,一让家长监督签字,二在课堂教学中抽查。而对于资料的收集整理的检查评价,则采用课前交流和课堂交流相结合,对于完成优秀的学生奖励“小小搜索家”称号,使学生乐于搜集整理各类资料,为课堂做足充分的准备。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懂得了: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而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只要有计划地认真启发,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可以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让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振村.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王秀兰.学会学习从会预习开始[M].天津:天津市红桥区求真小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曾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预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