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号电缆故障延时长、影响大,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不断提高电缆故障处理能力,加强电缆维护整治,确保设备正常使用,是电务设备维修的宗旨。
关键词:电缆;故障处理;备用芯线
信号设备是铁路运输的控制部门,信号电缆是信号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输控制信息的重要任务,相当于铁路系统的神经网络。2005年生产力布局调整以来大同电务段共发生超过120分钟的设备故障96件,其中电缆故障67件延时9658分钟,长大延时的故障有七成是由于电缆故障引起的,对运输生产的影响极大,不断提高电缆故障处理能力,压缩故障延时,是电务设备维修的宗旨。
信号电缆是控制信息传递的通道,连接着信号机械室和室外各种信号设备,一般由在用芯线和一定数量的备用芯线组成。当电缆发生故障时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倒备用芯线,这种方法的确帮助电务人员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备用电缆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平时少有车辆行驶,路况的好坏少有人关心,一旦发生行车事故后行车道不能通行,应急车道就是保障道路正常通行的生命线。2009年2月8日延庆-北辛堡间2513信号机红灯,是由于2513信号机绿灯回线断线造成,但由于贯通电缆对地绝缘不符合电特性要求不能倒备用贯通电缆处理,故障延时129分钟,大大增加了故障处理时间。目前大多数现场工区重视在用芯线对地绝缘的测试,忽视了备用电缆芯线的日常测试工作,有可能备用芯线已经出现对地绝缘不良或者已经断线,而我们却没有及时发现,当在用芯线故障,需要使用备用芯线时,备用芯线不能正常使用时就会导致故障长大延时。针对备用芯线的日常整治,我们采用了备用电缆检测装置,它最多可以对20对备用芯线的环线电阻值进行测试,可以显示良好、开路、短路实时状态,如果某一对备用芯线电阻值不正常,报警灯就会点亮,同时还有语音报警提醒工区及时处理确保备用芯线良好。通过备用芯线的报警信息也可能提前发现在用芯线不良从而提早处理设备隐患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另外将备用芯线对地绝缘电特性测试加入到微机监测中,使其按照在用芯线测试周期进行测试。通过备用电缆检测装置和备用芯线绝缘微机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备用芯线断线和对地绝缘不良的问题,确保备用芯线状态良好。
随着大型机械的使用,主干电缆被挖断的故障是有发生,通常产生3-5米长的电缆断点,电缆局部绝缘层被损坏,给故障的应急处理带来较大难度,设备影响范围大,故障处理时间长。2009年9月9日迁安北-卢龙北间区间3根24A(4)、21A(5)及48芯(20)电缆被挖断造成5596G、5582G、5633G、5615G红光带,5596、5582、5633信号机点红灯,5615信号机灭灯,故障延时178分钟,通过故障处理程序看:签到确认现象5分钟,判断故障性质7分钟,到达现场43分钟,对接电缆123分钟,工区使用备用的6芯电缆临时处理,临时对接时间占总延时的69.1%,属于电缆故障处理的主要环节,其他的三个环节在电缆故障处理中占比30.9%,压缩延时空间有限。6芯电缆对接故障电缆需要现场按照实际长度截取和编号,四个电缆头都需要剥出20-30mm然后简单拧接在一起,两边不便于同时作业,接头基本处在同一平面容易造成短路,并且临时线越多越容易出现芯线错接,不易复查。发生长大延时故障对运输秩序的影响较大,需要时间调整车流,正式对接电缆需要准备工具、材料、作业场地,一般存在电缆临时使用的时间段,虚接、防混、防水是这一时间段内重点工作,临时线由于做准备工作影响容易发生次生故障,存在较大的弊端,通过改进对接的方法才是压缩故障延时的主要方向。痛定思痛,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的科学有效方法被提到议事日程,我们自己制作了电缆速接器,电缆速接器使用两个3*18的万科端子和10米48芯软线电缆组成,重量大约为4千克左右,万科端子使用1-16位,将每排最后两位用胶布封闭,防止对接时两端使用不一致,将48芯软线电缆编号后一一对应的接到两个万科端子板上,使用万用表核对确保连接正确。主要特点:制作简单、对接快速、插接可靠、容易掌握、便于复查、体积小、轻便易携带,现场只需要将两个断点剥出5-10mm,就可以将电缆插接在万科端子板上,可以有序、快速、平行作业,插接可靠具有良好的防混功能,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在2010年4月7日玉田北-遵化北间42芯(8)电缆被挖断造成S1LQ、4434G、4446G、4459G、4433G红光带,4434和4446信号机灭灯,故障延时80分钟。通过故障处理程序看:签到确认故障现象6分钟,判断故障性质6分钟,到达现场44分钟,对接电缆24分钟,临时对接时间占总延时的30%,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处理电缆故障的延时大大的减少,实际对接电缆时间明显缩短,占比减小,现场实际应用效果明显。随着近几年工务大型机械养护设备的使用,电务配合大机清筛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电缆径路的提前防护,配合人员将电缆速接器作为应急材料带到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缆被筛断使用速接器一般在30分钟以内就能临时恢复设备正常使用,通常在天窗点内就可以处理好,减少了对运输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取决于行车道的多少,发生事故后的通行能力取决于预留的应急车道的多少,在电缆的使用中也是一个道理。针对目前施工和维修中通常每根电缆贯通一对备用芯线的做法,我们对备用芯线实行全部、全程贯通,电缆在室外部分的贯通实行平行、无分支贯通原则。即一根电缆芯线只能贯通一个方向,其余分支电缆芯线在室外电缆盒内重新开始,向后贯通。将所有干线电缆的备用芯线全部找齐,在干线电缆与室外第一个电缆盒内的备用芯线核对、并对线间绝缘、对地绝缘进行测试,将核对好的备用芯线上到室外分线盘(区间综合架)空余端子上,分线盘没有空余端子的新增分线盘端子座。各条电缆备用芯线,应全部上空端子,室外电缆盒没地方安装空端子的要用压线钳对接电缆。所有备用芯线都要套白色、直径为5mm、长度为15mm的套管做标识。在备用电缆全程贯通的过程是提高处理电缆故障能力过程,是发现和解决电缆施工中存在隐患的过程,也是增加电缆应急处理能力过程。在2010年11月19日,茶坞——平谷间一根30B(4)芯电缆被铲断造成上下行各三个区段红光带故障中,利用电缆盒是并排摆放的相邻电缆的备用贯通电缆恢复了上行三个区段的正常使用,缩小故障影响范围。
2013年5月15日20:59分,翠屏山-玉田北区间电缆盒F23-F27间在422km+800m处有48芯、28芯、24芯和两根37A的5根电缆被挖断,造成4228、4246、4258、4270、4282、4303、4289、4275、4263、4249、4231信号机灭灯,23:35分故障恢复,由于两根37A相同芯数电缆在处理过程中缺少有效方法区分四个断头,导致将两根相同芯数不同用途的电缆错误对接后故障没有恢复,又重新对接造成故障延时156分钟,给电缆故障的处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在故障发生后,如何应对此类问题,我们积极的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针对相同芯数电缆进行攻关:将同一机械室的电缆按照站内、区间、上、下行咽喉进行编号,按照维规要求站内下行从1开始编单号,上行从2开始编双号,区间电缆上行从50开始按照双号编,下行从51开始按照单号编,通过简单编码增加基本信息,防止故障时电缆号核对错误造成延时,按电缆编号在站内和区间主干电缆有相同芯数电缆的贯通电缆末端对应电缆芯数按照要求加装相应阻值的电阻,加装完毕后,用万用表对每一对贯通电缆的阻值进行测试,将实际测试值做记录,以后每月对各号电缆的阻值进行测试与原始记录对比,结合电缆全程测试,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电缆存在的隐患。对于相同芯数电缆人为设置一个统一固定的识别标志,在处理两根相同芯数的电缆故障时,如不能判明两个接头是否为同一根电缆,对机械室的一端和室内核对电缆的编号,对设备的另一端通过测试备用芯线的阻值判断电缆的编号,防止发生故障时相同芯数电缆造成电缆判断错误。
在积极进行电缆应急处理中我们认识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应急,分析电缆故障案例发现大部分电缆故障是由于沿线村民挖沙取土、耕田种地、修路盖房无意挖断电缆造成的,走访沿线村民百姓,在与百姓座谈中了解到,他们只知道在埋设的电缆标识下面有铁路电缆,离开电缆标识后就不知道电缆的走向或是认为离开标识后就没有电缆了。于是我们在电缆径路上摆石子喷白明示出电缆径路,变以往点式标桩电缆径路防护为线形带状喷白石子防护,使电缆径路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明确告知铁路周边老百姓石子下有信号电缆。在电缆径路摆石子前采取徒步确认、仪器探测、挖探沟确认等方式,建立详细的电缆径路、埋深以及重点危险处所资料,并绘制电缆径路图,在建立详细电缆径路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由于不知情造成电缆被挖断的可能性。在铁路线路信号电缆过轨的地方的钢轨腰部粘贴“信缆过道”的标识,告知其他单位作业人员电缆的具体走向,避免其他单位人员作业损伤信号电缆,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电缆径路上摆石块喷洒涂白明示径路,警示作用突出,村民百姓在线路附近挖沙取土,修路盖房时看见了喷白的石子径路,就会远离明示的地方通过警示牌联系电话询问相关情况,在石子上喷洒外墙白涂料,使电缆径路特别清楚直观,在定期添乘机车巡视检查时,很直观很清楚的就能看到电缆径路的走向,能够及时发现电缆径路上的施工动土及早预防。
随着电缆整治的深入进行,电缆故障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整治电缆中锻炼了职工技术业务能力,提高了应急处理水平,取得了电缆日常维修经验,将维修中发现的问题从施工源头进行卡控,建立“施工是维修的开始”的理念,将电缆整治工作形成闭环管理,建立电缆隐蔽工程的数字影像资料,将以往说不清楚的电缆径路变成详实的基础资料,使信号电缆安全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运[2008]142号.铁路信号维护规则[S].2008.
作者简介:王旭业,太原铁路局大同电务段,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