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危机的产生与累积因素分析

2014-03-14 15:58朱鹏赵绍成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失范

朱鹏+赵绍成

内容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危机在不断加剧。社会危机的产生和加剧,是利益分化不公、社会结构失衡、社会失范、社会排斥等综合合力引起的。这些因素最终使得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受到削弱。政府需要强调改革不仅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更是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型,是农业文明向商工文明转型,需要重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使得社会与政府达成战略改革的共识,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性认同。

关键词:社会危机 利益分化 失范 社会排斥 社会剥夺

社会危机产生的背景

中国面临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市场转型理论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改革过程中引起了重视和讨论。中国学者孙立平、边燕杰、李路路等围绕市场转型理论,对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进行了深刻探讨和思考。博兰尼将经济制度主要分为再分配经济、市场经济和互惠经济,这是有影响力、概况力的分析框架。撒列尼(Szelenyi)和科斯特罗(Kostello)在1996年指出,在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有三种市场渗入的类型:再分配经济中的地方市场(1977-1985年的中国),社会主义混合经济(1986年以后的中国),资本主义导向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劳动力配置是非市场化的,国家通过行政命令等方式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下,城市居民的福利全部来源于单位,在居民之间是平均主义的,是平等的。农村的农民依靠农村合作社,依靠集体经济收入,相互之间也是平等的。而改革开放之后,劳动力配置逐渐市场化,国家不断出台各种就业政策。有学者认为1978年以后,中国劳动力市场植入的制度安排主要有合同工制度和失业制度(彭华民,2007)。劳动者与国家政府的关系逐渐脱离,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谋求自己的福利。中国改革导致了混合经济制度的出现,再分配制度和市场制度共同发生作用,国家分配调节资源和市场分配调节资源并存(彭华民,2007)。

中国当前的改革是历史大趋势的必然要求。许多人对中国当前改革与转型的理解是不全面的,认为中国当前的改革只是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向现在的市场经济转型,这场改革对于政治和文化没有太多影响。但是当前中国的改革绝不仅仅是经济改革,也是政治改革,而且是一场文明变革。张恒山(2010)认为中国正处于从农业文明向商工文明转型的阶段。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才经历短短的三十多年,市场经济的根基还不坚实,这种还比较脆弱的市场经济虽然正在推动着中国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但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立即唤起相应的政治制度和文明。相反,市场经济柔弱的根基时刻会受到代表旧传统的政治力量的干扰和破坏。

社会危机的表现

(一)利益分化,利益分享机制失调

“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一直实行的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必然造成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包括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实行的是一种重点发展战略,或者说就是不平衡发展战略”(熊光清,2006)。

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地区和农民是改革的主要受益者。随着改革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在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原来再分配制度中的优势阶层“嗅到”了改革的好处,大势地参与到改革中来,他们不仅成为了改革的参与者,更成为了改革的推动者(李路路,2003)。他们逐渐成为了改革的主导者、掌握话语权、行动权的受益者。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都是基于市场规则、基于平等交换等而行动的。但是由于人们之间的资源、资本、文化等差异性,其在“市场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人们有不同的“市场状况”,这决定着人们属于哪个阶级阶层。

中国从最初改革摸索阶段到深化改革、进入常规阶段,“重点发展战略”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出来:“国家、社会、人和自然层面或者同一层面内部部分受益而其他部分受损的局面越来越严重,社会的发展因而不是一种和谐均衡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是片面的、不平衡的发展”(熊光清,2006)。同时经济和政治的力量的主导性在发生变化。学者通过研究得出共同结论:“随着市场机制逐渐发展和扩展,基于市场的社会不平等将会大幅度提高”(李路路,2003)。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这种不平等。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有些学者估计当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特征是:从利益平均化到利益多极化、从利益依赖性到利益独立性、从利益稳定性到利益多变性(桑玉成,2002)。双重不平等体制,即在社会主义混合经济阶段,市场机制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和再分配体制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是并存的(李路路,2003),使得中国不平等在不断扩大,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国有企业与民营中小企业的冲突充分说明了这种矛盾。这种利益割据,就出现了“国进民退”的情况。

(二)社会阶层结构失衡,不利于社会稳定

根据“市场能力”的不同而在市场中获取不同的利益,人们也相应分化为不同的阶级阶层。但是中国当前的阶级阶层结构是失衡的,不利于社会团结、社会融合,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按照社会学理论,“橄榄球”式的阶级阶层结构是最理想的模式,两头小,中间大,具有较强的弹性和稳定性。这要求社会有比较强大的中产阶级。但是中国当前的阶级阶层结构是倒丁字型。这种结构造成了持续的“社会结构紧张”。“‘社会结构紧张,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协调,而使得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一种对立的、矛盾的或冲突的状态下,或者说,社会关系处于一种很强的张力之中。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社会矛盾比较容易激化,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比较容易发生”(李强,2005)。更关键的是一些特权阶层形成,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换得经济利益。“一些干部通过权力寻租腐败而聚敛了大量钱财,成为隐蔽的‘巨富群体。由于腐败通常都是金钱和利益挂钩,通过权钱交易,官员与厂商、企业主甚至黑社会结盟,把公众的利益置之一边,成为群众最为痛恨的对象,并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干群矛盾”(桑玉成、陈家喜,2006)。endprint

(三)价值嬗变,社会失范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社会出现了各种失范。改革开放以来,上访事件、群体性事件、暴力犯罪事件不断出现,呈扩大化趋势。有的人认同“国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白占”等观点。文化出现断裂,传统的一些文化不断被侵蚀,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被简单地、片面地照搬,而西方的这些价值观念不一定适合中国实际,一些人习得了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暴民”思想在部分民众之间不断泛滥。“在‘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导向下,利益成为人们交往和行动的基点,也成为人们道德评判的标准,‘笑贫不笑娼成为人们道德标准迷失的鲜明反映。一些传统的美德如诚信与互助、奉献、相互关爱等渐渐为人们所淡漠和遗忘,逐利化倾向凸显,‘有利原则成为人际交往的主导性原则”(李强,2005)。当利益获取和维权的制度性渠道没有或失灵了,人们会形成一种越轨机制、模仿效应。“非制度化社会安排与制度化的社会安排具有对抗的性质,有助于失范的生长。非制度化安排的核心是形成一种与社会规范相悖的失范的规则。社会中的相当部分的力量可以运用这种实际生活中行得通的游戏规则,从而架空制度性规范。特别是当这种失范的规则能够运行,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时候,即失范力量相信按照失范规则行事可以获得利益,同时能够大大降低行动的成本,也具有稳定性、持续性时,就会产生一种非制度化的社会预期。那么这种失范规则就会在事实上成为部分人认同、信奉的规则,并在以后的行动中不断地复制这种行为”(朱力,2006)。在这种奖励不遵守法律、践踏法律的人、惩罚遵守法律的老实人的社会中,越轨行为必然泛滥。在这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遵守规矩就是傻瓜”的思想侵蚀之下,权力和经济的逻辑架空了法律的逻辑。中国离法治社会距离还很远。朱力(2006)提出政治市场化导致权力型失范,市场贪婪化导致财富型失范,交往工具化导致道德型失范。“规范贴现、相对剥夺感、坏榜样效应均对失范机制的形成产生影响”(朱力,2006)。

(四)分层机制变化,产生社会排斥和社会剥夺

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承担了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成本。国家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补偿,或者给予的补偿太少。社会保障不健全,而其福利制度还产生了新的排斥,特别是低保制度。低保可以理解为政府对弱势人群的补偿,但是弱势人群连自己生存的基本来源——低保,都会被人剥夺。低保被一些不该得到的人通过某些途径得到,应该得到低保的人群反而得不到。一些不该得到低保而获得的人群中有的甚至是有产阶层,这对于弱势人群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人们逐渐产生了排斥感、剥夺感。人们被排斥出主流社会,成为边缘人。分层机制的变化使一部分人在社会经济地位上沦入相对剥夺状态,即丧失传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或者未获得充分的改革新收益。所谓相对剥夺地位,指的是某一个人或社会群体与同一社会的其他成员/群体相比较,所处的对有价资源占有较少或不占有的状态(刘欣,2002)。他们作为中国的公民,却没有办法参与到社会之中,或参与不足。他们不仅不能共享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反而还处处受到排挤,受到蔑视、忽视、欺负等。彭华民(2007)研究发现:在中国城市经济制度转型背景中,在福利三角制度互动过程中,就业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都是排斥新贫穷社群的制度原因。这种“制度性社会排斥”带来的结果是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社会福利和人际互动方面都存在参与不足和没有参与的问题。这种被排斥、被剥夺的感觉在弱势群体心中不断累积。这种累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在利益分化和群体分化的同时,各种社会群体的群体意识开始觉醒,表现为利益意识觉醒、自我维权意识彰显、群体界别意识分明”(桑玉成、陈家喜,2006)。

(五)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控制机制失效

社会控制的机制可分为强制性社会控制和非强制性社会控制。非强制性控制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关键性机制。韦伯将统治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依仗命令”的强制性统治和“依仗利益状况”进行的统治。依仗利益状况进行的统治,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以“自由交易”为形式的统治(李路路,2003)。本文认为除了这两种统治或控制方式之外,社会保障也是一种非强制性社会控制方式。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统治的安全阀,起着保护器、稳定器的作用,即社会保障起着一定的社会控制的作用。

现实情况是这几种社会控制机制的有效性都不同程度地失效。首先,由于社会转型,新植入的就业制度和下岗失业制度等使得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脱离开来。过去强而有力的的行政命令对于那些国家体制外的民众失去了直接的有效性。行政命令对于那些国家体制内的民众也存在效力的时间性、区域性,即行政命令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对这部分人群起作用。并且还存在一些人对行政命令的实施阳奉阴违,正如前面所说,这些人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之间钻空子,出现了权力型失范、财富型失范、道德型失范。其次,依仗利益状况进行的统治也失去了正常施展的环境,从而受到极大侵蚀。地方政府变身成为厂商,从事市场活动;官员变身成为商人,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这些现象都恶化了正常的市场交换活动。再次,社会保障的安全阀功能还没充分发挥出来。

(六)政治体系的“合法性”遭受质疑,个体较难通过制度内渠道获取利益

韦伯是历史上第一个对“合法性”进行比较系统分析的学者。“合法性的概念具有两重含义:对于处于命令-服从关系中的服从者来说,是一个对统治的认同的问题;而对命令者来说,则是一个统治的正当性的问题。统治的正当性与对统治的认同的总和就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韦伯的合法性概念本身就包含着统治的一方对合法性的宣称和被统治的一方对合法性的相信”,“韦伯学术的性质,那就是一门披上了科学外衣的权术哲学”(张康之,2002)。哈贝马斯期望“超越合法性概念的思维陷阱”,对合法性的价值追问而告别韦伯以来的那种对于合法性问题的权术性谋求。

张康之(2002)认为,“人类开始朝着全面觉醒的时代迈进,谋求合法性的事实判断将为合法性的事实所取代”。或者说一种是统治阶级自我宣称的、自上而下的“合法性”,一种则是自下而上的、老百姓认同和信任政府的真正合法性,即孔子所说的“民信”。本文沿着“民信”的思想,对当前中国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事实进行分析。当前民众对中国政治体系的性质产生了疑惑,对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由于前面所阐述的几个方面的综合影响,特别是特权阶层的存在、官员的集体性腐败等,有的民众对于中国政治制度事实上姓社姓资产生了顾虑,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产生了疑问。endprint

吴敬琏在首届岭南论坛上指出,改革发展30年情况下,国家不需要另起炉灶、再造一个顶层设计。可如今人们数典忘祖,忘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共十四大已经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定义,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有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反而出现了历史的倒退。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权力对市场干预,对于价格的管控,造成了庞大寻租的蔓延,这个腐败的蔓延,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政权的“民信”基础不断地被这些腐败、国进民退、国家资本主义等负面的现象所侵蚀和动摇。这对于社会和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正如前任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所强调的,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会人亡政息。那些领导干部公务员不遵从法定的规章制度,而是通过越轨甚至违法的方式去获取经济利益。这使得中国法治建设何其艰难。在这样一种畸形的利益获得规则的驱动下,人们不能或很难通过法定的制度内渠道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就不能指望居民遵纪守法。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这种越轨行为的示范和诱导下,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越轨式从众行为会发生。回顾中国历史,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法制建设搞不起来而潜规则四处横行。如果这种趋势继续恶化下去,只会使得现有的法定的规章制度完全失效——一个再差的规则也总比没有规则好——结果只会是人亡政息。

总结和思考

从国家内部而言,中国出现的利益分化、畸形的阶级阶层结构、社会排斥与剥夺、社会失范、社会控制机制的失效,使得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受到侵蚀。再者经济全球化加剧着中国的风险和危机,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矛盾是对立与统一,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危机的发生也隐喻着新的发展机会(张成福,2003)。

我们面临的难题是设置一个既能赢得人们认同、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体制,做到公平正义能赢得人们的认同,这是最基本的,既做到公平正义,又做到社会丰裕、福利提升,这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认同和支持。这需要政府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要紧紧抓住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改革和创新的主要精神源泉。或者说,中国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坚持自己的“路径依赖”、“路径选择”。这条探求需要我们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通过长期而艰辛的求索和实践,达到“文化自强”,使得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前列。更为关键的是,政府和社会精英应当“促进这种政治体系在充分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获得合法性并超越合法性”(张康之,2002)。要让人们理解和明白:中国的改革,不仅仅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型到现代的市场经济,更是从传统的身份社会转型到现代的契约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型到现代的商工文明。在赢得人民群众的共识方面,必须要清除过去全能政府的错误,重新厘清社会与国家、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重塑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和旗帜。必须要理性地、冷静地认识到,历史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但是道路又是曲折和漫长的,中国的改革是一场长时期的艰辛的历史工程,它的成功首先需要全体人民意识到这个基本事实并坚定不移地向这个方向努力。在经济建设方面,要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发挥民间中小企业的优势。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和继续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经济从一些无关紧要的竞争性领域退出,坚持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实现国有企业应有职责的回归: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在政治建设方面,克服过去全能政府、集权政府的左倾思想,树立有限的有力的“积极政府”,划定政府合理权限,“强化政府在社会公共领域内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员的权威以及在其合理权限内的各项职能”(袁祖社,2003)。

参考文献:

1.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彭华民.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张恒山.略论文明转型[J].学术交流,2010(12)

4.熊光清.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6(7)

5.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学林出版社,2002

6.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

7.桑玉成,陈家喜.群体分化与政治整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8.朱力.关于社会失范机制的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2006(5)

9.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刘欣.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J].社会学研究,2002(1)

11.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J].教学与研究,2002(3)

1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7)

13.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失范
当今社会孝道伦理失范探析
官员该如何守住道德底线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浅析
重塑基层政府信任的路径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