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背景的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思考

2014-03-14 10:50郭素娟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风险预警中小企业商业银行

郭素娟

内容摘要:在我国经济结构处于战略转型、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征而使得信用风险得以积累,与其密切相关的商业银行系统也因此存在信贷资产坏账危机,直接制约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文章重点分析中小企业金融风险控制及预警问题,提出了基于系统构建、预警指标、考核激励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解决思路,希望能够对目前商业银行所辖中小企业金融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 商业银行 金融信贷 风险预警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控制的运作背景和必要性

我国中小企业受制于历史和经营传统等因素而具有自身发展运行的独特特点,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具有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普遍特征,企业非系统性风险在经营过程中大量积累,在经济危机和萧条期中就使得风险得以集中暴露,且呈现出连锁效应强、发展速度快以及破坏力大的特点。在已经发现的企业风险敞口中,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四个渠道,具体如下:

第一,中小企业有疏漏的财务制度体系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统计偏差,资产报表的真实性和详实性有待评估,企业信息的低透明度反过来影响商业银行对其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和贷款发放。中小企业自己限制住了企业获取稳定现金流的能力,资金危机时刻存在,一旦发生资金断流,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就业就出现较大波动,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第二,众多中小企业不具备规划长远发展计划的能力,经营缺乏稳健性,以民营性质为主的小企业盲目扩张现象较为突出,对于市场供需的把握能力不强,一味的进行多元化生产和投资固定资产,向民间吸取高利贷,随时有资不抵债风险。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来源普遍超过60%,债券、权益性融资和其他融资来源常年维持在低位水平,风险暴露集中于商业银行,如表1所示。

第三,家族式管理模式使中小企业积累缺乏创新风险,企业容易陷入家族成员利益纠纷,对于利润再投资水平造成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虽然在创业之初具有凝聚企业生产力等积极作用,但对于持续经营而言却缺乏专业化人才的补充加入,企业人脉拓展力较弱,遭遇资本市场清算的概率较大。

第四,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观念,经常出现企业面临生产危机和债务危机时,股东不是选择积极解决问题,而是主动采取各种方法躲避债务,中小企业负责人携款私逃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会造成金融风险的串联累加,而且还会为中小企业二次授信增加难度,商业银行和各种金融机构会相当审慎的向这些企业施放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获取资金难度成倍增加。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暴露都会经历产生、累积和集中爆发的过程,因此银行系统及时的对其信用和资产风险进行发展和处理就十分必要,这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包括信用授予后的资金监控,以最早的风险发现时间、最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最大限度的风险排除措施来减少银行贷款损失。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一般建立在贷后审查的基础上,即分析评估风险等级高、敞口大的信贷业务,设立量化预警体系,对发放贷款企业进行严密监测,准备一系列风险隐患发现处置预案,做到贷款流向清楚、纠偏措施到位、预警指标灵活以及风险等级可控。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战略中的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矛盾

第一,商业银行采集中小企业信息对于评估企业风险不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普遍存在失真和不全现象,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搜集工作不能帮助评估企业真实信用风险,银行客户经理通常对授信企业进行回访和后续跟踪,评估企业管理、财务、市场和信用信息,手段局限于网络和电视媒体等外部信息,然而中小企业外部信息天生具有局限性和时滞效应,商业银行处于信息弱势地位而非常被动,企业经营业务、信用更新情况、银企关系处理等主观因素常被用来左右信用等级评估。

第二,商业银行以企业财务数据为基础设计的风险预警自动处理系统与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不匹配。在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践工作中,风险预警工作绝大部分依靠客户经理和资金审查人员的判断,小企业由于串联关系较为复杂,金融风险会轻易的由法人关系、股东、供应链、担保之间进行传递,一旦起始环节出现资金坏账,就会以杠杆方式引起远超过个体金融风险的资金损失,关联客户财务危机不具有起始环节的适配性,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质量常常失去把控能力。

第三,中小企业在复杂经济周期中的表现差异使得商业银行风险预警失去及时性。中小企业在经济复苏上升期面临较强的市场需求,生产经营和资金流动较为平稳,资金回流相对及时,在风险暴露前基本都可以发出预警信息而使得风险得到控制。然而,对于处于经济下行阶段的中小企业而言,部分缺乏自动预警提示系统的商业银行会由于风险控制人员人数有限而在问题企业大量出现时无暇全部顾及,风险预警的及时性丧失,即便授信客户风险得到确定,预警工作也失去了其设立的作用。

第四,处于业务转型中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风险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工作效率。我国商业银行长久以来形成的对地方企业信贷的垄断地位,使得银行客户经理和风险控制人员对于信贷预警的认识还较多停留在传统观念内,通常在发现问题企业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较少向上一级汇报,自主解决现象普遍,一旦选择向上级汇报就面临不可控风险。此外,在资金流动频繁、关联交易较多和互相担保成为常态化的中小企业信贷模式中,风险具有信贷关联方之间的传递效应,分支机构的风险瞒报会造成单个风险敞口的扩大,引发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创新思路

在中小企业的商业银行贷款流程中,以“贷前调查-授信审批-信贷执行-贷后管理-不良清收”最为典型,信贷风险预警处于贷后管理环节,即企业金融风险由潜在累加向现实暴露的转换阶段,商业银行针对企业贷款风险预警的早发现、早处理是保证银行资金良性循环的基础,也是维持地区乃至全国性金融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中小企业开展金融风险预警创新要从六个方面展开工作:endprint

第一,商业银行以企业的授信特点设立专门性A、B、C三级风险预警机制,区分一般大、中、小型企业信贷评估标准。大、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在面临偶发性经济波动如汇率变化、贸易纠纷、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时都会表现不同,而行业经济周期、授信地区等影响银行信贷业务的系统性因素也会使得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出巨大的抗风险差异特征,这就要求银行要以行业、规模、产品、客户等多维度进行预警体系建立工作,区分预警体系针对群体,做到企业金融风险控制的有的放矢。

第二,构建不局限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的风险预警指标系统,提升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精确性。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在财务指标之外加上客户行为指标,结合行业特征,将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真实性调整,采集数据时多依照凭证而不是报表,建立划分细致的企业客户行为预警系统,以非财务信息佐证加强财务信息指标,通过各种渠道来突破媒体等公开信息资料限制,注重企业内部资料的利用,因为非公开信息往往能够真实反映企业信用和经营状况,便于银行进行评估。

第三,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自动化企业金融预警系统中的利用,丰富预警工具。商业银行在搭建自动化风险预警模型时应多加入数据挖掘技术,帮助风险控制人员进行风险预警,其中以网络聚类算法最具有适配性,以企业客户间零散的关系链条搭建关系网络,进行网络数据挖掘而建立企业客户群,通过将分类算法加入企业财务报表,结合客户行为分析,自动识别关系客户群中的企业风险变化,以电子信息技术代替人力主观判断,提升预警效率,弥补人为失误,削弱资金风险预警的片面性。

第四,商业银行精简部门职能,设立风险预警提示后的快速处理渠道。商业银行内部的资产监控、信用评审、保全等职能部门应改革各自为政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合作和部门间的冗余岗位合并,设立风险快速排除通道。对于部分风险累积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要及时出动资产清算部门进行资产清收,将客户财产线索进行查封保存;对于已经出现风险扩大趋势的企业,要及时调整授信计划,避免风险继续扩大;对于已经暴露出风险问题的中小企业,在法律解决通道之外,通过部门协作来以最小的成本将银企关系破损程度降至低位。

第五,在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工作中加入考核激励机制,提升风险控制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认真程度。商业银行要定期对客户经理和风险控制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培训,教授经济形势、区域风险、行业格局、企业经营状况等内容,以交流会的形式使得培训人员加深印象,提升风险预警灵敏度。在一般的风险暴露绩效评估之外,加入配套的激励和考核奖惩措施,处罚预警期以外出现的不良资产和风险敞口现象,奖励及时排除信贷风险的工作人员,使得主动、积极、谨慎、及时的风险预警理念得以贯彻。

第六,突出局部风险信号价值在整体性预警体系中的作用,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制度。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风险信息必须在商业银行总行、分行以及支行之间实现共享,局部的风险信号价值能够得到充分认识,各分行和支行间建立重大风险的每日报送评估制度,以内部信息共享来对冲由于信息量大、聚焦性弱而导致的外部风险信息处理脆弱问题,以相关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来应对临时欠息和表外业务垫款等风险问题,一个统一的银行间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信息共享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使这一切成为现实。

结论

我国目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银行业的传统垄断因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高和资产质量参差不齐的因素,如何在国家提倡金融业改革、发展繁荣小微金融以及商业银行面临市场化冲击的背景下,处理好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预警工作,关系到我国民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成败,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小而灵活的特点进行多方面增信工作,商业银行创新金融风险预警处理机制以及建立银行间市场小微金融风险信息共享数据库都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探索,需要继续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基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与借鉴[J].世界经济研究,2012(5)

2.郭翠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12(1)

3.李超.基于利率市场化取向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探讨[J].商业时代,2012(18)

4.王卫星.长三角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破解路径[J].管理世界,2012(12)

5.赵倩.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国连锁,2013(8)

6.曹凤岐.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中国商贸,2012(13)

7.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与缓释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8.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第一,商业银行以企业的授信特点设立专门性A、B、C三级风险预警机制,区分一般大、中、小型企业信贷评估标准。大、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在面临偶发性经济波动如汇率变化、贸易纠纷、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时都会表现不同,而行业经济周期、授信地区等影响银行信贷业务的系统性因素也会使得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出巨大的抗风险差异特征,这就要求银行要以行业、规模、产品、客户等多维度进行预警体系建立工作,区分预警体系针对群体,做到企业金融风险控制的有的放矢。

第二,构建不局限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的风险预警指标系统,提升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精确性。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在财务指标之外加上客户行为指标,结合行业特征,将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真实性调整,采集数据时多依照凭证而不是报表,建立划分细致的企业客户行为预警系统,以非财务信息佐证加强财务信息指标,通过各种渠道来突破媒体等公开信息资料限制,注重企业内部资料的利用,因为非公开信息往往能够真实反映企业信用和经营状况,便于银行进行评估。

第三,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自动化企业金融预警系统中的利用,丰富预警工具。商业银行在搭建自动化风险预警模型时应多加入数据挖掘技术,帮助风险控制人员进行风险预警,其中以网络聚类算法最具有适配性,以企业客户间零散的关系链条搭建关系网络,进行网络数据挖掘而建立企业客户群,通过将分类算法加入企业财务报表,结合客户行为分析,自动识别关系客户群中的企业风险变化,以电子信息技术代替人力主观判断,提升预警效率,弥补人为失误,削弱资金风险预警的片面性。

第四,商业银行精简部门职能,设立风险预警提示后的快速处理渠道。商业银行内部的资产监控、信用评审、保全等职能部门应改革各自为政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合作和部门间的冗余岗位合并,设立风险快速排除通道。对于部分风险累积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要及时出动资产清算部门进行资产清收,将客户财产线索进行查封保存;对于已经出现风险扩大趋势的企业,要及时调整授信计划,避免风险继续扩大;对于已经暴露出风险问题的中小企业,在法律解决通道之外,通过部门协作来以最小的成本将银企关系破损程度降至低位。

第五,在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工作中加入考核激励机制,提升风险控制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认真程度。商业银行要定期对客户经理和风险控制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培训,教授经济形势、区域风险、行业格局、企业经营状况等内容,以交流会的形式使得培训人员加深印象,提升风险预警灵敏度。在一般的风险暴露绩效评估之外,加入配套的激励和考核奖惩措施,处罚预警期以外出现的不良资产和风险敞口现象,奖励及时排除信贷风险的工作人员,使得主动、积极、谨慎、及时的风险预警理念得以贯彻。

第六,突出局部风险信号价值在整体性预警体系中的作用,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制度。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风险信息必须在商业银行总行、分行以及支行之间实现共享,局部的风险信号价值能够得到充分认识,各分行和支行间建立重大风险的每日报送评估制度,以内部信息共享来对冲由于信息量大、聚焦性弱而导致的外部风险信息处理脆弱问题,以相关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来应对临时欠息和表外业务垫款等风险问题,一个统一的银行间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信息共享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使这一切成为现实。

结论

我国目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银行业的传统垄断因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高和资产质量参差不齐的因素,如何在国家提倡金融业改革、发展繁荣小微金融以及商业银行面临市场化冲击的背景下,处理好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预警工作,关系到我国民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成败,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小而灵活的特点进行多方面增信工作,商业银行创新金融风险预警处理机制以及建立银行间市场小微金融风险信息共享数据库都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探索,需要继续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基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与借鉴[J].世界经济研究,2012(5)

2.郭翠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12(1)

3.李超.基于利率市场化取向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探讨[J].商业时代,2012(18)

4.王卫星.长三角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破解路径[J].管理世界,2012(12)

5.赵倩.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国连锁,2013(8)

6.曹凤岐.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中国商贸,2012(13)

7.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与缓释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8.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第一,商业银行以企业的授信特点设立专门性A、B、C三级风险预警机制,区分一般大、中、小型企业信贷评估标准。大、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在面临偶发性经济波动如汇率变化、贸易纠纷、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时都会表现不同,而行业经济周期、授信地区等影响银行信贷业务的系统性因素也会使得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出巨大的抗风险差异特征,这就要求银行要以行业、规模、产品、客户等多维度进行预警体系建立工作,区分预警体系针对群体,做到企业金融风险控制的有的放矢。

第二,构建不局限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的风险预警指标系统,提升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精确性。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在财务指标之外加上客户行为指标,结合行业特征,将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真实性调整,采集数据时多依照凭证而不是报表,建立划分细致的企业客户行为预警系统,以非财务信息佐证加强财务信息指标,通过各种渠道来突破媒体等公开信息资料限制,注重企业内部资料的利用,因为非公开信息往往能够真实反映企业信用和经营状况,便于银行进行评估。

第三,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自动化企业金融预警系统中的利用,丰富预警工具。商业银行在搭建自动化风险预警模型时应多加入数据挖掘技术,帮助风险控制人员进行风险预警,其中以网络聚类算法最具有适配性,以企业客户间零散的关系链条搭建关系网络,进行网络数据挖掘而建立企业客户群,通过将分类算法加入企业财务报表,结合客户行为分析,自动识别关系客户群中的企业风险变化,以电子信息技术代替人力主观判断,提升预警效率,弥补人为失误,削弱资金风险预警的片面性。

第四,商业银行精简部门职能,设立风险预警提示后的快速处理渠道。商业银行内部的资产监控、信用评审、保全等职能部门应改革各自为政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合作和部门间的冗余岗位合并,设立风险快速排除通道。对于部分风险累积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要及时出动资产清算部门进行资产清收,将客户财产线索进行查封保存;对于已经出现风险扩大趋势的企业,要及时调整授信计划,避免风险继续扩大;对于已经暴露出风险问题的中小企业,在法律解决通道之外,通过部门协作来以最小的成本将银企关系破损程度降至低位。

第五,在中小企业金融风险预警工作中加入考核激励机制,提升风险控制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认真程度。商业银行要定期对客户经理和风险控制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培训,教授经济形势、区域风险、行业格局、企业经营状况等内容,以交流会的形式使得培训人员加深印象,提升风险预警灵敏度。在一般的风险暴露绩效评估之外,加入配套的激励和考核奖惩措施,处罚预警期以外出现的不良资产和风险敞口现象,奖励及时排除信贷风险的工作人员,使得主动、积极、谨慎、及时的风险预警理念得以贯彻。

第六,突出局部风险信号价值在整体性预警体系中的作用,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制度。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风险信息必须在商业银行总行、分行以及支行之间实现共享,局部的风险信号价值能够得到充分认识,各分行和支行间建立重大风险的每日报送评估制度,以内部信息共享来对冲由于信息量大、聚焦性弱而导致的外部风险信息处理脆弱问题,以相关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来应对临时欠息和表外业务垫款等风险问题,一个统一的银行间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信息共享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使这一切成为现实。

结论

我国目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银行业的传统垄断因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高和资产质量参差不齐的因素,如何在国家提倡金融业改革、发展繁荣小微金融以及商业银行面临市场化冲击的背景下,处理好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预警工作,关系到我国民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成败,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小而灵活的特点进行多方面增信工作,商业银行创新金融风险预警处理机制以及建立银行间市场小微金融风险信息共享数据库都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探索,需要继续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基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与借鉴[J].世界经济研究,2012(5)

2.郭翠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12(1)

3.李超.基于利率市场化取向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探讨[J].商业时代,2012(18)

4.王卫星.长三角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破解路径[J].管理世界,2012(12)

5.赵倩.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国连锁,2013(8)

6.曹凤岐.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中国商贸,2012(13)

7.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与缓释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8.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预警中小企业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