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各国实践比较

2014-03-14 10:49张峰董志杨念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模式选择理论基础绿色金融

张峰+董志+杨念

内容摘要: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硬约束、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正在成为一种创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本文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绿色金融 理论基础 环境资本 国际实践 模式选择

由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绿色金融,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金融手段,是环境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的资金流动取向,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标准、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以信贷、保险、证券、产业基金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宏观调控政策。

绿色金融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绿色金融的核心是将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通过评估测算的方法,用环境价值量或经济价值量进行计量,并运用于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活动评价领域。

“绿色金融”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它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作用。这种作用和影响,错综复杂,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长远的,也有时下的;既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绿色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与逻辑,其内涵与逻辑如图1所示。

(一)规范企业行为

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各异,形式多样,企业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规避监管,逃避惩罚。政府的监管往往因为工作量大、覆盖面广而顾及不全,社会的监督又往往因为缺乏惩治手段而望洋兴叹。由于金融手段多种多样,并且直接切中污染企业的融资命脉,因此,如果政府、社会和金融机构三者能够联起手来,就可以对污染企业起到综合治理的功效。

此外,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防治乏力,归根到底是由于民间企业或政府部门缺乏必要的正面激励和足够的惩戒压力。而金融机构一旦介入环境污染的防治问题,就有可能形成较强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

(二)鼓励绿色创新

绿色金融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加速聚集金融机构,吸引绿色金融和碳金融研究开发机构、节能减排评估认证等中介组织入驻;设立引导基金,吸引投资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碳交易领域的民间产业基金,建立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绿色金融文化。

(三)引导公众投资

金融机构还要为所提供贷款或融资的公司造成的破坏环境行为承担声誉风险。此外,公众对绿色健康型环保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健康生活环境的要求,不仅会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从而间接影响到银行的利益,并且公众本身也是银行的客户,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会形成“环保偏好”。同时,商业银行提供绿色信贷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顾客并获得顾客忠诚,提升品牌形象,获得更多的经营许可,巩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

(四)防范市场失灵

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由于其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而导致“市场失灵”。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就需要政府的介入。而政府的介入往往以事后处罚为主,并且会因官僚主义作风、办事效率低下等原因而导致“政府失灵”。“绿色金融”的出现,则是将环境风险组合到金融风险里面,充分利用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借助市场机制、政府管制以及社会监督(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多种力量,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既解决“市场失灵”,又回避“政府失灵”。

(五)化解金融风险

以银行为例,当银行给某企业提供贷款时,必须对该企业的环保措施进行严格审查,因为贷款之后一旦发现该企业有污染环境的行为,该银行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银行方面说自己审贷不严,就等于说银行自己的审贷能力有问题,不仅会遭到银行存款人的疏远,而且还会遇到(上市)银行股票持有人的“用脚投票”。

在此,本文进一步构建理论模型来说明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假设整个经济活动中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Yi表示单个企业的产出水平,Ei表示企业生产需要投入的环境资本,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资源已经或正在上升为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本要素(唐跃军,2002),Ki表示通常的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Li表示投入的劳动力,ai表示单个企业的技术水平。

这表明,环境资本、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是企业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要素投入,而且每种要素的投入均具有边际生产力大于零,但是边际生产力递减的特征。

整个经济活动中有n个类似的企业,则总产出为:

其中,Y表示所有企业的总产出,分别表示单个企业环境资本、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总和。

总产出最大化条件:

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得:

为取最大值,求一阶导数,得:

λ表示环境资本的影子价格。当αi>αj时,由上式可得,社会产出最大时,,由于,因此,Ei>Ej。

即技术水平越高的企业,应该拥有越多的环境金融资本(在这里,金融资本与金融资源是等同的)。这就是从整个社会来讲,对环境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条件。

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市场的实践

(一)赤道原则

2003年6月,国际金融公司(IFC)在国际银行业发起了“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并由花旗银行等7个国家的10家国际领先银行率先宣布实行。即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以增加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改进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该项目在执行中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才能对项目提供融资。“赤道原则”确立了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最低行业标准,为金融机构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可参照的一般准则。目前,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已遍布全球,占到全球项目融资市场的90%以上。endprint

(二)绿色金融产品

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界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日益丰富,这些产品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在绿色信贷方面,许多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政府财税政策扶持下,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贷款审批等优惠措施,开发出针对企业、个人和家庭的绿色信贷产品。

在绿色证券方面,金融机构运用证券市场工具帮助大型的环境基础设施或节能减排项目融资,并为企业提供与环境相关的避险工具,如绿色资产抵押支持证券、气候衍生品等。在绿色保险方面,包括根据与环境相关的特点而制定的费率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和专门为清洁技术以及减排活动而定制的保险产品,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节能减排保证保险等(晏露蓉等,2009)。2008年1月份,瑞银宣布其第一个跟踪温室效应的衍生品指数—瑞银温室指数(UBS Greenhouse Index)正式推出,从而把金融指数与气候变化相联系。

(三)国际碳金融交易体系

碳金融泛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排放领域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的兴起源于两大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确立。气候政策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也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或排放配额为主的权益交易市场。

碳交易一般分成两大类:其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其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碳交易市场还可以分为强制市场和自愿市场两种。前者是由一些国家和地区性的、强制性的减排指标所产生的;而后者则是一些国家或组织自己确立的减排体系,参与者自发作出减排承诺并出资抵偿其超额的排放量,如表1所示。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模式选择

一是绿色信贷。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继续大力实施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使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我国污染减排的主战场。

二是绿色保险,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它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制度,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物的保险。大力推进环保部出台的《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

三是绿色证券政策。指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遏制“双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

四是绿色风险投资。它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市场危险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树立金融生态观[J].生态经济,1999(5)

2.魏佳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两型社会”建设[N].中国经济时报,2008-2-28endprint

(二)绿色金融产品

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界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日益丰富,这些产品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在绿色信贷方面,许多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政府财税政策扶持下,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贷款审批等优惠措施,开发出针对企业、个人和家庭的绿色信贷产品。

在绿色证券方面,金融机构运用证券市场工具帮助大型的环境基础设施或节能减排项目融资,并为企业提供与环境相关的避险工具,如绿色资产抵押支持证券、气候衍生品等。在绿色保险方面,包括根据与环境相关的特点而制定的费率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和专门为清洁技术以及减排活动而定制的保险产品,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节能减排保证保险等(晏露蓉等,2009)。2008年1月份,瑞银宣布其第一个跟踪温室效应的衍生品指数—瑞银温室指数(UBS Greenhouse Index)正式推出,从而把金融指数与气候变化相联系。

(三)国际碳金融交易体系

碳金融泛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排放领域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的兴起源于两大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确立。气候政策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也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或排放配额为主的权益交易市场。

碳交易一般分成两大类:其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其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碳交易市场还可以分为强制市场和自愿市场两种。前者是由一些国家和地区性的、强制性的减排指标所产生的;而后者则是一些国家或组织自己确立的减排体系,参与者自发作出减排承诺并出资抵偿其超额的排放量,如表1所示。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模式选择

一是绿色信贷。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继续大力实施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使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我国污染减排的主战场。

二是绿色保险,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它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制度,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物的保险。大力推进环保部出台的《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

三是绿色证券政策。指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遏制“双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

四是绿色风险投资。它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市场危险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树立金融生态观[J].生态经济,1999(5)

2.魏佳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两型社会”建设[N].中国经济时报,2008-2-28endprint

(二)绿色金融产品

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界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日益丰富,这些产品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在绿色信贷方面,许多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政府财税政策扶持下,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贷款审批等优惠措施,开发出针对企业、个人和家庭的绿色信贷产品。

在绿色证券方面,金融机构运用证券市场工具帮助大型的环境基础设施或节能减排项目融资,并为企业提供与环境相关的避险工具,如绿色资产抵押支持证券、气候衍生品等。在绿色保险方面,包括根据与环境相关的特点而制定的费率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和专门为清洁技术以及减排活动而定制的保险产品,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节能减排保证保险等(晏露蓉等,2009)。2008年1月份,瑞银宣布其第一个跟踪温室效应的衍生品指数—瑞银温室指数(UBS Greenhouse Index)正式推出,从而把金融指数与气候变化相联系。

(三)国际碳金融交易体系

碳金融泛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排放领域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的兴起源于两大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确立。气候政策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也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或排放配额为主的权益交易市场。

碳交易一般分成两大类:其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其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碳交易市场还可以分为强制市场和自愿市场两种。前者是由一些国家和地区性的、强制性的减排指标所产生的;而后者则是一些国家或组织自己确立的减排体系,参与者自发作出减排承诺并出资抵偿其超额的排放量,如表1所示。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模式选择

一是绿色信贷。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继续大力实施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使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我国污染减排的主战场。

二是绿色保险,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它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制度,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物的保险。大力推进环保部出台的《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

三是绿色证券政策。指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遏制“双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

四是绿色风险投资。它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市场危险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树立金融生态观[J].生态经济,1999(5)

2.魏佳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两型社会”建设[N].中国经济时报,2008-2-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选择理论基础绿色金融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