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李会鹏,赵 华,廖克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辽宁 抚顺 113001)
对石蜡进行化学改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其乳化性、润滑性、亲和性和吸油性等性能,因此,石蜡的化学改性一直受到重视。这些改性石蜡在某些领域中可替代昂贵的巴西棕榈蜡、褐煤蜡、川蜡和蜂蜡等天然蜡,广泛用于轻工、塑料、橡胶、农业和饲料等领域[1-3]。在大多数情况下,蜡的最好使用形式是蜡的乳状液[4-5],即乳化蜡。乳化蜡产品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因此开发乳化蜡产品的前景相当广阔[6]。
笔者以石蜡和微晶蜡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方法制备天然蜂蜡的替代品,并对其进行乳化,研究了乳化剂的选择及乳化工艺。
60#石蜡,工业级,河南南阳化工厂;80#微晶蜡,工业级,抚顺石油一厂;硬脂酸,分析纯,沈阳新兴试剂厂;醋酸锰,分析纯,沈阳新兴试剂厂;FS-18、OP-9、 三乙醇胺,化学纯,抚顺佳化化工公司。
98-1-B型电子调温电热套,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HH-4数显恒温水浴锅,山东荷泽华兴仪器有限公司。
将石蜡与微晶蜡按4∶1的比例进行混合,以自制的锰金属皂为催化剂,以硬脂酸为助催化剂,在反应时间为7 h,助剂量为1 g,催化剂为0.02 g,反应温度为160 ℃,空气流量为0.24 m3/h的条件下制得人造蜂蜡,酸值和皂化值达到天然蜂蜡所要求的指标。
将称量好的人造蜂蜡切成长1~2 cm的小块放进三口烧杯里,将烧杯放进75~90 ℃恒温水浴中加热,并将去离子水加热至与蜡的熔点相近的温度。待蜡完全熔化时,启动搅拌器缓慢搅拌,并量取100 mL热水加入到蜡中,同时量取一定量去离子水加入到含乳化剂的烧杯中,并将乳化剂溶液(用量为人造蜂蜡的10%,质量分数)加入到石蜡溶液中,逐渐加快搅拌速率。搅拌30 min后,降低搅拌速率,同时降低水浴温度,再搅拌10 min,停止搅拌后将乳化液从烧杯中倒入带塞子的广口瓶中,静置。
离心稳定性的测定:将10 mL蜡乳状液注入离心试管里,放入离心机中以4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5 min,记录分层后的水相体积。
静置稳定性的测定:将蜡乳液倒入磨口瓶中,塞好,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放置2个月),记录分层情况以及从不分层到分层的时间。
分散性的测量[7]:参照农乳,分为五个等级,一级最好,五级最差。
图1为人造蜂蜡红外光谱。从图1可知:石蜡氧化后在分子中引进了以羧基为主体的多种含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包括—COOH、—OH、—COOR、—C(O)、—H等,与天然蜂蜡极为接近。1 650~1 780 cm-1出现的C=O吸收峰表明有羧酸、醛、酮、酸酐及羧酸脂等氧化产物;1 020~1 780 cm-1出现的C—O峰表明有醇和醚等氧化产物;2 917,1 463,1 378 cm-1对应的是—CH3—伸缩振动、不对称和对称变形振动吸附峰;2 849和1 473 cm-1对应的是—CH2—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吸附峰。
图1 人造蜂蜡红外光谱
蜡乳液的不稳定突出表现在破乳和分层,因此乳液粒子尽可能细小、均匀。若表面活性剂在乳液粒子表面形成的吸附层不够致密,界面膜强度低,将导致乳粒相互靠拢合并成大颗粒而破乳,乳液一旦破乳则很快分层。因此,要制得颗粒细小、均匀稳定的乳化蜡,乳化剂的选择是首要条件[8]。不同乳化剂对人造蜂蜡乳化效果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乳化剂对人造蜂蜡乳化效果的影响
注:乳化剂用量为人造蜂蜡质量的10%。
从表1可知:单一乳化剂的乳化效果不理想,稳定性差。这主要是由于蜡乳状液体系是O/W型蜡乳液,常常需要用不同的HLB值、不同结构、不同类型的乳化剂进行复配,才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所以根据表1,选用FS18和OP-9复合的乳化剂制得的蜡乳液最稳定,乳液粒径小,乳化效果好。
按L9(34)正交实验表设计实验,正交实验安排表及实验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乳化正交实验安排表
表3 乳化正交实验结果
从表3可知:按2,3号实验条件制备出的乳化蜡外观细腻,光滑,而且不分水,乳化蜡质量好。以下实验所用乳液是按2号实验制备的,即取人造蜂蜡10 g,脂肪酸2 g,复合乳化剂FS18/OP-9(3 g/2 mL)。
2.3.1乳化温度的考察
在乳化时间30 min,搅拌速率1 000 r/min的条件下,考察乳化温度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石蜡乳液的乳化过程,就是产生乳化剂的分子吸附在水-石蜡界面上,形成牢固保护膜,并建立稳定双电层的过程。从热力学观点来讲,吸附过程是放热的。因此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但是石蜡熔化需要一定的热量,目的是使其熔化,降低其内聚能,以便于搅拌时更好的分散,因此乳化温度必须高于石蜡的熔点。所以在制备乳化石蜡时,常采用高温熔融、低温乳化的方法。通常选择的乳化温度在60~90 ℃。如果乳化温度低于65 ℃时,乳化蜡各项指标较差,但是超过90 ℃时,乳化蜡长期放置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实验采取85 ℃。
2.3.2乳化时间的影响
在乳化温度85 ℃,搅拌速率1 000 r/min的条件下,考察乳化时间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乳化时间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从图2可知:乳化时间在20 min以下,乳液粒径相对比较大,造成乳液的稳定性比较差,不能达到能够有明显蓝光的稳定乳液的粒径。这主要是因为乳化时间较短,搅拌的机械力不够把蜡液、水和乳化剂分子分散成微小颗粒而充分结合为乳液小颗粒。但当时间超过40 min时,乳液粒径增大,这主要是因为乳化时间过长会使乳液粘度增大,流变性变差。综合考虑,乳化时间以25~35 min为宜。
2.3.3搅拌速率的影响
在乳化温度85 ℃,乳化时间30 min的条件下,考察搅拌速率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搅拌速率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由图3可知:乳液颗粒大小与搅拌速率直接相关,搅拌速率低,由于乳化蜡的剪切力不足,不能使乳化剂充分的分散开来,导致乳液粒径大,稳定性差;搅拌速率大于1 000 r/min时,乳液粒径变化趋于稳定,但搅拌速率不宜过快,否则会带入大量气泡,使消泡困难,同时能耗高。因此搅拌速率控制在1 000~1 200 r/min。
a.以石蜡/微晶蜡(质量比4∶1)为原料,以自制的锰金属皂为催化剂,以硬脂酸为助催化剂,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可制备出人造蜂蜡,与天然蜂蜡性质相似。
b.以石蜡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人造蜂蜡,采用FS18/OP-9(3 g/2 mL))为乳化剂,在乳化温度为85 ℃,乳化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1 000~1 200 r/min的条件下进行乳化,乳液稳定性好,分散性好,颗粒粒径小。
参 考 文 献
[1] 冯国琳,刘有智,焦纬洲,等.石蜡乳液制备及性能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1,41(6):415-418.
[2] 王兴,张美云,罗英.石蜡乳液的乳化工艺及优化[J].纸和造纸,2012,31(7):53-56.
[3] 周梅村,杨波,易争明,等.石蜡/丙烯酸核壳聚合乳液特性粘数的研究[J].石油化工,2005,34(4):347-350.
[4] 易华.乳化蜡的发展及应用前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6):58-59.
[5] 刘艳新,赵传山,韩玲.影响石蜡乳化的因素[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4,23(4):35-37.
[6] 任晓光,刘嘉敏.皮革去污上光用乳化蜡的研制[J].精细石油化工,2002,19(3):39-41.
[7] 全红平,黄志宇,刘畅.高含蜡石蜡乳状液的研制及影响因素探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8(4):43-46.
[8] 王万森,武文洁.多功能乳化蜡产品的制备和应用[J].应用化工,2000,29(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