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超
(湖南省华容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湖南 华容 414200)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50例观察
刘光超
(湖南省华容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湖南 华容 414200)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效果。方法:10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实验组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0.00%,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较好。
中风;偏瘫;中医综合疗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们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共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患者。中风后出现偏瘫症状,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会议所制定诊断标准,经由头颅CT确诊,有不同程度上的肢体功能障碍。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5~68岁,平均(56.1±2.3)岁;实验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43~67岁,平均(55.9±1.6)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甲钴胺250mg,饭后1h口服,日3次;维脑路通片120mg,每日3次口服;脑复康药液2mg,每日3次口服;阿司匹林3~5g,分4次服。
实验组:①针刺:用华佗牌0.35mm×40.0mm不锈钢毫针,针刺足三里穴、梁丘穴、合谷穴、肩髃穴、臂臑穴、外关穴、丰隆穴、三阴交穴、悬钟穴、阳陵泉穴,采取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持续30min,每日1次;②拔罐:根据具体情况,取平卧或侧卧体位,用闪火法将玻璃罐吸附于所拔为主,拔罐区域为膀胱经以及背部督脉沿线。玻璃罐成功吸附后留罐,持续10~15min;③中药热敷:用赤芍15g,独活15.g,怀牛膝15g,续断15g,细辛15g,杜仲15g,防风10g,伸筋草10g,路路通10g,红花10g。水煎250mL,将毛巾在药水中浸泡5min,拧干后热敷患处,持续15~20min,每日2次。
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
显效:瘫痪肢体完全恢复正常,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瘫痪肢体部分运动功能恢复,肌力3~4级,相关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相关症状与肢体功能均无好转或反恶化。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中风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针刺足三里穴、梁丘穴、合谷穴、肩髃穴等有扶助正气,疏通经脉,气血调和功效。针刺悬钟穴有充髓海强筋骨功效。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腧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而督脉对脏腑功能活动产生鼓励影响,通过对督脉以及膀胱经进行拔罐,使经脉气血鼓动,振奋脏腑机能,调节气血,扶正祛邪。中药热敷可发挥药物以及热敷的双重作用,松弛肌筋,活血通络。
因此,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较好。
[1] 许静,李蕾,韦玲,等.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1):1402-1403.
R255.233
B
1004-2814(2014)11-1008-02
201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