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波,于树涛,史普想,孙泓希,于国庆
(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辽宁阜新123000)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花生生产省份,花生是辽宁省的主要农作物,已成为农民抗旱避灾、耐瘠薄的首选作物。2011年全国花生面积达到4 581 000 hm2,辽宁省以377100hm2的面积排在河南、山东之后,位居全国第三位,也是辽宁省内第三大作物,2010—2011年,辽宁省共种植花生709 500 hm2[2],其中辽西、辽西北丘陵种植区和东部辽河平原种植区达6 898 000 hm2,占全省总面积的97.2%,辽南丘陵种植区和东部丘陵种植区仅有19 700 hm2,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8%,辽西、辽西北丘陵种植区和中部平原种植区是辽宁省花生主产区,其中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昌图县、黑山县、兴城市、北镇市、康平县等是辽宁省花生的重点县(市),约占全省花生总面积的82.0%。本文首次对这些地区的区域区划、品种布局、丰产性、适应性、稳产性进行研究,期望对辽宁省花生单产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阜花14号、阜花15号、阜花16号、阜花17号、阜花18号、花育20号(国家区试对照品种,简称对照1)、唐油4号(辽宁当地推广品种)和白沙1016(辽宁省品种备案对照品种,简称对照2)等8个品种。
兴城市望海乡、黑山县房山镇、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阜新市)、彰武县苇子沟乡、法库县叶茂台镇、康平县海州窝铺乡、昌图县老城镇。
随机区组,3次重复,小区面积10 m2,行长5.5 m,行距45 cm,穴距13.5 cm,每穴2粒,播种165 000穴/hm2。秋后测产。
由表1可以看出,5个阜花系列花生新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1和对照2以及唐油4号,说明5个阜花系列花生新品种推广前景广阔。产量表现最好的是阜花18号,平均4 655.71 kg/hm2;其次是阜花16号,平均4 633.33 kg/hm2。
方差分析表明[3],产量与环境、品种和品种×环境间差异极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花育20号回归系数显著大于1,说明喜欢高肥水,但瘠薄地表现型不佳,稳产性较差;阜花17号和阜花18号回归系数大于1,说明这2个品种也较喜欢高肥水,产量潜力大;阜花14号和阜花16号回归系数小于1,说明这两个品种较耐瘠薄,稳产性好;阜花15号回归系数为1,说明对生产水平(肥力高低)都能适应。离均差分析表明除阜花17号外,其余4个阜花系列品种均比辽宁省主栽品种白沙1016产量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尤其阜花18号,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最好。
由表3可以看出每个品种在各点的适应性表现,其中回归离差显著小于零的品种对改点不适应。
利用品种间回归离差进行相关分析,在经过模糊运算,获得品种间亲近度,从聚类分析图中可以看出,阜花15号、阜花16号和唐油4号亲近度较近(原因是2个品种都有唐油4号血缘),所以,在花生生产中选择其中一个高产品种即可。
利用品种间回归离差进行相关分析,在经过模糊运算,获得地点间亲近度、聚类分析图(图2)。根据此图将辽宁省花生主产区划分为4个区域,其中兴城市、法库县和彰武县为一个区,昌图县和康平县各为一个区,阜新市和黑山县为一个区,为今后开展科学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表3 适应性分析(平均产量/回归离差)
图1 品种相似度(模糊值)聚类分析图Q
图2 试点相似性(模糊值)聚类图
由表5可以看出,阜花18号适应性最广,适合辽宁省各个花生产区种植,其他品种对不同地区种植适应性不同。昌图县试点每个品种都能适应。
通过8个品种7个地点的产量试验结果,阜花系列花生品种产量高,最高的为阜花18号,其次为阜花16号。经方差分析表明,产量与环境、品种和品种×环境间差异极显著。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阜花17号和阜花18号喜欢高肥水,产量潜力大,阜花14号和阜花16号这两个品种较耐瘠薄,稳产性好,阜花15号介于二者之间。离均差分析表明除阜花17号外,其余4个阜花系列品种均比辽宁省主栽品种白沙1016产量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尤其阜花18号,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最好。品种亲近度聚类分析表明,除阜花15号和阜花16外,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实际生产应用中选择其中一个高产品种即可。地点相似性表明,在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时,选择1个试点即可代表该区域类型。品种适应性区划表明,阜花18号适应性最广,适合辽宁省各个花生产区种植。
表5 品种适应性区划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09-2012.
[2] 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11-2012.
[3] 吴占鹏.花生区试稳定性与品种环境聚类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3(4):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