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宏伟,王志行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社会管理在我国的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而起步,并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不断深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迈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而呈现出百花怒放的多种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
社会管理的概念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主要从主体、客体、内容、任务、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较为权威的观点有三种:一种认为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指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1]。代表人物是陈向阳;第二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主体是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主要活动内容是对社会系统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以期实现社会系统协调运转[2]。代表人物有郑杭生;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管理在当代国内复杂的背景下有较为复杂的活动内容,其主体是政府,内容有管理社会组织,建构社会结构,重组利益格局,调解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从而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建立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3]。
这三种定义虽在细节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要点上有许多实质性的相似。一是都将社会管理的主体不局限于政府,公民尤其是正规的社会组织作用越来越凸显;二是管理的内容指向关系到社会正常运转和公众利益,自身无法实现自我调和的公共事务;三是管理的方式上要以权力为后盾,以制度规范为保障,进行有序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服务;四是管理的目标定位于社会的“自管理”,要促使社会整体利益的增进,营造和谐、规范的社会秩序。因此,本文倾向于将社会管理的概念定义为:以党委和政府主导,社会团体、公民等多方协同为主体,以整合、调节、规范、监督社会事务为内容,以建立健康、有序、开放、活泼的社会共同体为目的的公共活动。社会管理的直接目标是优化配置社会资源,调整利益格局,保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终极价值在于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将公民的话语权与公共权力运转融洽结合,实现社会的自我运转。
社会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并在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在此以社会科学较为权威的资源库由 1999年清华大学发起的中国知网为资料搜索来源,对与社会管理有关的论文、学术会议、报纸、专著进行数据搜索和概括总结。
论文方面,截止到2013年10月10日,在中国知网以“社会管理”为主题进行搜索,并不限期刊来源,能够搜索到23 431篇论文,最早的为1978年В.Г.阿法纳西耶夫与晓林共同发表于《哲学译丛》的“简谈社会管理和系统方法”;如仅限于CSSCI,则有2 744篇,且其中有420多篇论文是由国家或省级科学基金、科研计划等组织,以基础研究、政策研究为主。以“社会管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不限期刊来源,能够搜索到9 727篇论文,最早的文章仍为1978年В.I.阿法纳西耶夫与晓林共同发表于《哲学译丛》的“简谈社会管理和系统方法”;若仅限于CSSCI,则有962篇,且其中有450多篇是由国家或省级科学基金、科研计划等组织,以基础研究、政策研究为主。在此说明一点,真正具有了现今意义上与社会管理有关的文章最早是 1983年时任同济大学教师的俞仲文的“试论社会管理科学”,他认为应重视社会管理理论的研究以指导改善社会管理,避免建国三十多年由于没有正确认识社会管理的作用而出现的错误,适应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图1)。
图1 我国近年来社会管理论文数量表
报纸方面,以“社会管理”为主题的报刊文章最早出现于2000年,并且呈直线式增加,2011年一年就有10 948篇,若以“社会管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则依然从2000年开始突飞猛进,2011年一年有7 512篇。
会议方面,以“社会管理”为主题的会议出现开始于1994年,到2013年共有1 343篇会议成果,其中包括国际性43篇、全国性724篇、地方性405篇;而以“社会管理”为关键词的会议大致相似,开始于1994年,到2013年共有741篇,包括国际级的12篇、全国性400篇、地方性237篇。
专著方面,国内相关著作约 30本,较早的可追溯到 1996年厦门大学出版社的《基层社会管理与基层政权建设》,之后是窦玉沛主编的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值得一提的是 2011年之后出版的相当密集,呈遍地开花之势。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陈振明等人所著的《社会管理:理论、实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书中较为系统的介绍了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厦门当地社会管理的实际案例,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可行性建议,值得全国各地进行研究和参考。
综上所述,社会管理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而迅速发展,并在近些年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期发展的尤为明显,是适应时代变化而展开,并长期追随时代发展而丰富自身。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尤其需要社会管理理论来解决日益突出的各种社会矛盾,调解利益纠纷,优化利益格局,缩小贫富差距,调和官民关系,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提高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等。可以说,社会管理的大热是时代催促的结果,应实践而生并指导实践,并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1)由学科摸索到基本定位。社会管理相关文章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将社会管理的“社会”认识较为单一,与社会学中的“社会”模糊的重叠,总体上仍处于学科界定不明确,探索学科定位阶段。研究内容上注重实证研究,并与犯罪理论相联系,从犯罪学角度来进行“社会”研究。
到了 90年代这一现象有明显的改善,学者们似乎从国外理论成果中找到了灵感和研究点,开始出现了较早的探究社会管理主体、客体、职能等方面的文章,并对社会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勇敢的尝试定义,但对于社会管理的研究定位仍不明晰,“顾左右而言他”,对社会管理核心、实质的内容研究较少,总体上处于觉知探索阶段。
新世纪最初几年,尤其是从 2005年开始迈入国内学者开始大批量研究国外社会管理相关理论成果,并逐渐形成国内各种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社会管理的理论框架初具规模,将政府视作天然的社会管理主体,试图探索出一条成熟的社会管理模式。
2011年以后我国社会管理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表现在研究人数多、成果数量多、观点派系多、理论分支多等,单是2012年一年CSSCI就有相关出炉文章近600篇,逾10本著作,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客体、模式、理论建构、特种应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辨析,形成百花怒放的多彩局面。至此,社会管理的学科研究基本定位于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三位一体如何有效保持社会有序发展。
(2)研究视角多样化,较集中于几个方面社会管理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社区自治、农村自治、典型区域的管理以及古代社会的基层管理经验,还有将社会管理与其他社会现象相联系,探索社会管理的新型时代模式,如网络化社会管理等,而避开理论的逻辑推导和实践的理论合法性,经验研究多,理论研究少,将社会管理自然的视为已有的完整的庞大的理论体系。
在社会管理理论建构上有许多较有价值的文章,如丁元竹(2008)的“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白琳(2009)的“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冯全普(2011)的“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邓智平的“社会管理研究的三种理论视角”(2012)等。
丁元竹在《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一文中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社会管理理论的逻辑脉络。他以社会的含义和本质来作为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他指出,18世纪是人类社会思想和社会进程的分水岭。在社会思想逻辑方面,18世纪以来,社会思想家们对社会概念的认识沿着两个方向演进。在社会学中,社会被理解为群体、组织、制度,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滕尼斯的社区理论、费孝通的社会化理论以及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等;在社会政策上,社会是与公民福利相关的国家行为和社会行为,一条主线是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在理念上存在自由主义社会政策模式和制度性的再分配模式。从历史进程来看,农业社会中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工业社会则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础的国家主导下的社会事务,在信息社会中个人及社会组织则成为社会的主要构成。由此,丁元竹将社会定义为:社会是由居住在同一社区或不同社区,来自同一文化或不同文化、同一制度或不同制度、同一组织或不同组织的个体成员组成的群体,他们以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为基础,通过社会组织、政府机构来处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社会服务[4]。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共同价值、共同利益、社会事务、社会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社会管理界定为,在一定的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
白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是以国家理论为基础,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出发点是高级社会形态能够继承低级社会形态中合理的社会管理职能。他们坚持鲜明的阶级立场,认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社会管理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之上,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无实质性的民主可言,而且资产阶级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极其有限,具有被动性和无能性以及从事管理活动人员的限制性。在充分考察了巴黎公社模式之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过渡性性质决定其应继承资本主义国家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同时保持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与原则,即人民主体性,真正实现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马克思恩格斯将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的最高社会形态,届时自由人联合体是社会管理组织,社会不再有私有制,无阶级之分,个人都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机会,社会管理真正实现劳动者的自我管理[5]1-5。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指导意义。人民主体性原则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目标启示我们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中要时刻将以人为本作为最高价值导向。
冯全普以马克思国家和社会管理理论为指导,解析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社会管理的理论内涵,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管理认知的理论进程以及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中国社会管理思维与方式提出几点建议。一方面,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看,国家产生于社会又高于社会,国家是决定社会力量交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并没有发生改变, 而是在改变性质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管理的主要纬度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是指社会管理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应将人民群众纳入社会管理进程中来,真正实现人民成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作者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来探讨社会管理在当今时代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市民社会多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关键在于公民权的觉醒,强调自治。随后,作者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制度,对社会管理认知的不断深化,并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建议[6]54-58。
邓智平从国家中心主义、公民社会、社会政策学等三个不同的理论视角解释社会管理理论。国家有两种基本功能和需求,即政治合法性和经济剩余的索取。这在中国的表现就分别是“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等。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潜在的社会问题冒出,社会矛盾、社会纠纷不断,加上一些传统的危害因素给社会秩序稳定带来极大威胁,因此,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首要目标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从公民社会理论视角来说,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充分发育来实现自治,社会管理创新要繁荣和发展组织、重建社区共同体最根本的动力依然是“从群众中来”和“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7]。
这些理论弥补了国内社会管理经验研究较多理论思考较少的不足,将社会管理的理论渊源诠释得较为清楚,建构了较为周密的社会管理逻辑并将其运用到实证研究中去,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1)研究微观化,表现为城市社区、基层政权或典型区域的社会管理实践。从中国知网上搜到的CSSCI结果显示,有相当多的文章以社区、基层社会、或北京浙江等典型区域为视点研究单位制的社会管理创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及素质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增强,人们迫切需要在社区中实现居民自治,通过去政府化来管理社区内部事务,在组织机构建设、人员配备、职能协调等问题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方式来施展,这一方面是城市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后在城市管理问题上所实行的放权与引导思路的改革。同理,农村基层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将社会管理模式运用到农村社区,从而更好的有利于公共服务的提供、利益纠纷的协调、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而相比之下,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社区发展较为成熟,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社会管理模式构建也就成为广大研究者的对象以期寻找应用性较广的模式。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将封建时期和国外的社会管理经验拿出来进行钻研。
(2)研究方法上较为重视实证研究。由于社会管理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加之目前国内的社会管理实践创新中广泛的开展,学者们通过对具体社会领域或区域进行特殊问题特殊研究,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广和落实有重大意义,而现阶段在社会问题频发,矛盾突出,利益纠纷增多的情况下,尽快的加强对已出现的问题及深层次的根源进行探讨,总源头上发现问题,找出症结,以推动管理实践的创新步伐越走越快,因此,社会管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既是我国社会管理现实需要也是理论本身倾向,具有必然性。
(3)关注社会管理创新。存在两种思路,一是理念创新,丁元竹在对社会及其发展进行大量论述之后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社会管理的四个理念,即将社会发展提高到战略地位;社会管理要转变到公共治理;经济上要从国家分配转变为公共财政;探索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以上四个理念转变的三个根本点:一是将构建和谐社会上升为全民族共同的社会理想;二是转变治理观念完善治理体系,实行善治;三是改革管理手段和技术,完善公共治理[8]。这种思想基本符合当代我国社会管理的现实和改革的方向,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首先要迈出的第一步。二是体制创新,体制是理念创新的有效执行,我国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着力做到:科学界定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准确把握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引进治理理念,坚持社会管理的多中心治理原则;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9]。
(1)社会管理研究迫在眉睫。“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我国正在经历着的过程就是一种动乱与平衡不断博弈的过程。正如学者陈振明所言,社会体制改革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的时代课题。中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使得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升级,固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潜在的社会矛盾一触即发,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集聚与传统的行政整合过度之间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模式急需转变以适应时代变革,这既是政府职能转变,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的职责,也在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乃至广大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战。
讲社会管理创新,学者向春玲认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本质在于重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意味着要进行体制创新,破除固有惯性,消除层级壁垒,首先从政府职能转变上下手规范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以解决问题,建立和谐社会为导向。此外,观念是行动的向导,社会管理创新如果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很难有成效跟进,具体来讲就是要求政府真正树立“服务”、“平等”、“公平”、“自由”的管理理念,将服务与管理完美结合。另外,要真正建成社会管理新格局离不开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作用,政府自身改革只能作为一方面,社会组织要以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基点,以自身发展壮大为基础,破除对政府的依赖性,寻求独立、高效发展,并将自身建设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强化社会权责意识,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利益表达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作用。而公民作为权力末梢和社会分子,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所在,不仅要提高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还应具备责任心、道德感,在实践中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研究方法需实证与规范相结合。摆脱单纯依靠实证研究模式,通过调查、采集管理经验来总结特点,概括模式,这样的逻辑可行但不具备普遍适用性,有将经验普适化、特殊一般化的嫌疑,从而削弱研究成果的价值,社会管理作为日渐发展的学术领域,应在实践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关注理论前沿,进行大量的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窥测与反思体制内部的管理逻辑,掌握相应的管理理念、目标、方式,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指导理论,将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不同主体作为学术元体掌握其中的互动过程,进而在规范意义与应然意义上完善相应的社会管理理论。
(3)社会管理理论建构仍需完善。公民社会理论、社会学理论以及马克思国家理论、治理理论、协商民主理论等都对社会管理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对社会管理的原因、权责及合法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论证,但在国内的适应性有待商榷,引入国内之后需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社会如何管理,社会管理如何创新,如何适应时代变化而调整等需要更多理论来支撑,可以在吸取已有理论精髓的基础之上构建从实际出发并有丰富理论成果做支撑的综合型完整型社会管理理论。况且,社会管理不是社会发展所派生出来的,而是从社会一出现就存在的需重视的管理概念,理论应随实践的丰富而不断完善,只有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陈向阳. 社会管理创新建设不是画饼[N/OL].人民网, [2012-05-04]. http://finance.people.com.cn/ stock/GB/222942/17813741.html.
[2]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M]//郑杭生.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53.
[3]陈振明. 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J]. 新华文摘, 2006(3):3.
[4]丁元竹. 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J]. 学术月刊,2008(2):26-36.
[5]白琳.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社会主义研究, 2009(1):1-5.
[6]冯全普. 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1(5):54-58.
[7]邓智平. 社会管理研究的三种理论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12(3):216-221.
[8]丁元竹. 社会发展管理[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8-15.
[9]谢庆奎, 谢梦醒. 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