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情的教师专业发展研修策略

2014-03-14 12:29张福征李贺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二中研修硕士

张福征++李贺武

近年来,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师资队伍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是老教师的批量退休;二是新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硕士、博士开始进入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如十一学校有博士44名,硕士120名;北京四中有博士18名,博士后2名,硕士101余名。密云二中现有专任教师175名,其中硕士毕业教师已达到38人,占全校专任教师的21.7%。可见,硕士、博士进入基础教育领域正逐渐成为常态。

目前,硕士、博士这部分群体在入职基础教育领域后专业化发展的在职培训,几乎是个空白。如何促进这一群体入职基础教育领域后继续发展,迫切需要成功的经验。

我们发现硕士和博士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有积极的意义,他们的优势是:文化知识基础雄厚,理解转化理论能力强。同时也存有劣势:他们中大多所学专业不能直接与基础教育任职的教学实际对接,在大学所研究的领域过窄与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多学科融合趋向不适应,在高校学习期间从事的科研选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不能与基础教育科研衔接(多数是为导师做助手,尚缺乏独立研究能力),理论研究专业性虽强,但是和基础教育的教学实际相离甚远。为此,我们把对硕士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长效机制来抓。

我校地处北京市远郊区,硕士分散在各个学科教研组,每组人数少。他们多数毕业于教育院校,但也有少数非教育院校的毕业生。基于此,我们首先进行基本情况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诉求。依据他们的愿望,学校成立了校长挂帅的领导小组,指导硕士毕业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工作。营造教科室牵头,校办室协调,教科室、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信息中心提供教学、科研、生活、培训等全方位发展的外部环境。

为使外部环境成为优质“孵化器”,教科室成立专门“硕士毕业教师工作室”,使学校成为硕士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的优质平台。成功的教育人才“孵化器”需要学校先进文化理念的支撑,良性考核晋升、薪酬政策的保证,个性培训模式的宽松入口,个人成长路径的多渠道通畅等要素的综合条件。为此,我校“硕士毕业教师工作室”着眼硕士毕业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建设,每月组织专业学习和教学研究探讨。

优良的外部环境需要通过组织内部的积极落实,才能达到实效。为使工作室成为二者转化的枢纽,我们首先加强组织建设,出台《密云二中“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制定《密云二中硕士毕业教师工作室章程》,编制《密云二中硕士毕业教师工作室研修手册》,登记研修学员基本信息,签订“承诺与协议”。工作室每月定时开展活动,通过课题带动、“名师话吧”、“大家学堂”等形式组织研修学员参与。工作室制定了严格的活动考勤制度,并且与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挂钩,使工作室的开展有了制度的保障。

为使工作室有效运行,我们创建“学习型工作室”,聘请特级教师做领衔指导教师,从“通识”入手,以“个性专业发展”为目标,聚拢和谐人气,倡扬学习风气。工作室首先按学科把38位硕士划分为7-8人的五个小团队,分别从“组织管理机制”“有效研修模式”“活动运行机制”“活动协作机制”“评价激励机制”角度承担研修任务。

工作室成立以来,以课题带动为抓手,承担了北京市立项科研课题《创建学习型工作室,促进远郊区中学硕士毕业教师专业发展》,顺利完成了开题报告。五个子课题研修小团队正进行“合作学习”为主线的硕士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究。

工作室还以理论学习为主线,组织全体研修成员学习《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和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教学案例探究和教学论文撰写。把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作为专业发展目标,制定了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厘清发展思路,排除发展障碍,在团队学习中进一步系统思考,逐步实现个人发展愿景。

工作室在团队互助同时,鼓励研修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研修活动。其中,派出两名硕士教师观摩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课堂大赛。近年来,工作室捷报频传,两名教师取得县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一名教师获市级论文评选一等奖,还作了校级公开课5节,发挥了工作室的积极引领作用。

编辑 吴君

猜你喜欢
二中研修硕士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庐江二中简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