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随歌曲童谣轻舞飞扬

2014-03-14 19:31王京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歌谣韵律儿歌

王京

小学生最善于使用音乐进行表达。“当小学生唱歌时,他们完全放松,好像瞬间完全忘却了害羞。当他们活动肢体、用跳跃的嗓音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他们变成了歌词本身。即使反复重复他们也不会厌烦。”詹姆斯·亚瑟(1965)首次将古老的方法(要求学生用动作表示语言)称为“全身反应教学法(TPR)”。这种方法试图通过肢体行为来教授语言。TPR中语言和行为相结合不仅能使学习者即刻理解知识和技能,而且使他们感到轻松愉悦,与此同时,减少了学习者的压力并且激励了学习者。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倡导体验、实践、参与等,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课标还明确提出课程的目标: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并要求学生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每学年视听时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推行新课标的第一年,我校就根据自身师资以及课程安排的特点,依照新课程改革实践要求,在低年级开设了每周两节的英语说唱课校本课程。英语说唱课的定位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的理念,照顾了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突出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遵循了语言学习认知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在说唱表演中实践,同时训练学生良好的听力和大胆说英语的习惯,是课本教学的有效补充。

我校每周上四节英语课,其中两节课学习课本内容,另外两节课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英语说唱课。课堂活动包括词语、简单的句子、小故事、对话、儿歌、歌曲、游戏以及角色扮演。在本学期中间时期,我们随机挑选五名学生进行调查更喜欢哪种教学方式。结果表明:比起其他活动,被访的这五名学生均表示更喜欢在课堂上有歌谣和歌曲的教学方式。

此项调查结果鼓励老师们在每节课中安排一定的唱歌及歌谣朗读时间,以便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随后,我们给在北京师范大学接受培训的一组英语老师分发了有关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否采用儿歌及歌曲的调查问卷。54个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反馈,其中53位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儿歌及歌曲的形式,他们会在教学中灵活地插入儿歌及歌曲。他们对英语儿歌及歌曲态度积极,安排这两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他们同时也就儿歌及歌曲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发表了意见。大多数老师认为,儿歌和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一些老师认为,歌谣和歌曲有益于训练学生的英语韵律感。

很显然,歌曲及歌谣的韵律有益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更容易接受在韵律中学习语言。韵律节奏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他们记住相关的教学内容。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应该加大歌谣及歌曲的份量。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唱歌及背诵歌谣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音乐及其韵律有助于创造和谐的氛围。优美的歌曲因其内容丰富、节奏明快,学生在不经意的吟唱中不需做出太大的意志努力就能记住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容易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与自信;满足儿童爱表演、爱模仿、爱玩爱动的心理年龄特征,而这些兴趣、爱好、活动又顺势转换成了驱动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这种环境中,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放松,从而开发出非智力因素,如积极性、兴趣、情绪和自信心等。同时,老师还可以轻松地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如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智能及音乐智能等。从音乐理论方面来讲,语言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如韵律、语调、声音及音高等。我们将进一步开发唱歌及儿歌朗诵课程,继续丰富校本教材的资源,进一步总结、归纳、更科学地开发、修正、调整、完善现有的说唱教材,制定各年级说唱课教学实效的评价量规。

编辑 吴君

猜你喜欢
歌谣韵律儿歌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睡觉儿歌
儿歌绝唱
韵律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