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甡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其所表现出来的课程特色是学校文化的一种显性表征,课程文化主导着学校文化的方向。课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不仅体现着学校课程决策的方向和实践模式,更是课程文化内涵渗透的重要载体。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提出了“生命教育”理念,在课程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遵循生命的成长规律,尊重生命的个性差异,满足生命成长的合理需要,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搭建富有特色的生命课程体系,科学践行高效生命课堂模式,为学生生命发展创造平台,帮助学生和谐、全面、多元发展。
构建“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课程体系
广渠门中学始终坚守“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信仰,这也是学校秉持的独特的教育哲学。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导下,需要建构具有整体性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课程文化建设。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无论是课程的管理者还是课程的实施者,始终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体系既是教育的“喂养”体系,也是学生的“营养”体系,课程研发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的生命需求,为他们提供全面、健康、有厚重感的精神滋养。
广渠门中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并将其概括为六大支柱,即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身体素养、心理素养。这六方面不仅关系到学生当下的生命成长质量,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命发展状态。知识本身并不能解决生命中的所有问题,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已不能满足生命成长所需的营养。但丁说:“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都无法补偿。”可见,知识可以让一个人足够聪明,却不能支撑一个人成为完全的人。为了体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实现六大素养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我们在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将课程体系从纵向上分为三个层级,从底层到顶层分别是常规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以及特长发展课程;从横向上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实现对学生六大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以此支撑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并不是静态固化的,而应是不断动态再生成的。我们还不断尝试其可能存在的延展空间,比如适度调整课程的进度与实施顺序,对高中会考模式评价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增设了实践操作、研究性学习、项目设计以及论文答辩的修习内容,把修习过程和模块考核成绩纳入会考评价体系,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主动享受生命体验过程,逐渐完成道德与信念的养成。另外,学校还组建了硕博士工作室,加强课程建设的团队力量,通过定期的交流研讨为学校的课程体系搭建提供新思路和新思想,并营造出具有学府气息的课程文化氛围。
践行高效生命课堂模式
如何把烹制好的课程大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得到有厚重感的精神滋养,是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要思考的核心问题,这就涉及到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展,以及如何更加高效地实现生命在课堂教育环境下的伸展与绽放。课堂既是学生知识习得的场所,也是其精神成长的重要场域。我们通过践行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育人准则,达成育人目标。高效生命课堂是广渠门中学实现“生命教育”理念的基石,也是完善和发展“生命教育”理念下课程文化的教育场。
高效生命课堂首先是高效的,所谓“高效”就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有效实施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以达成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效的前提下,我们还不能忽视学生主体作为生命在课堂上的真实体验,不能忽视他们的个性情感变化和发展以及课程所带给他们的深远意义。因此,高效生命课堂最终要实现学生对生命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这关系到学生真正的智慧生成、思想的形成、灵魂的健全。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生命状态、生成的教学智慧,也都将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的生命成长质量。知识的获得只是生命成长所需的一部分,而精神成长却是教育中不能缺失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理性背后终究要回归到生活。高效生命课堂最终是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思考的愿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成长为思想更加深邃、精神更加高贵的人。这也是高效生命课堂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认为,高效生命课堂应具备以下特征:实效性、人文性、思辨性、民主性、开放性。学生体验到的应是效率高、品质高、品位高、兴趣高、参与度高的课堂经历。
努力促进教研组文化建设成为践行高效生命课堂路径的重要一环。教研组作为一个整体,既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又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倾向,从另一个角度上说,高效生命课堂的有效实施不能脱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需要根据各自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灵活开发,和谐的教研组文化更能激发教师对教学进行主动性和创造性思考,逐步提升高效生命课堂的教学品质,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课程文化建设的质量。
由于高效生命课堂是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所以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都不能脱离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交流。在高效生命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充盈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情感交流,以及课堂带给师生共同的生命体验与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各教研组依据各自学科特色探索高效生命课堂的教学模式。例如,地理学科就依据PCK教学概念研发了适合其学科特点的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模式。该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教师理清其备课及授课的逻辑过程,还顺应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发展规律。从地理事实、概念、规律的学习到地理学科具体的方法、价值的理解,再到地理方法论的应用,最后上升到阐释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哲学观,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高效达成学习知识技能的目标,还能基于知识的掌握和方法的应用上升到理性化的提炼总结,并能认识到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功能。除此以外,教师还通过开展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如带领学生游览北京旅游景点,利用学校周边的花市等资源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效生命课堂不仅注重课堂的效率和质量,还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体验,关注生命的变化发展,并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让每个生命都能健康、快乐、和谐地成长。因此,我校高效生命课堂还实行多元化评价,通过实行分层作业,布置个性化作业,建立个性化评价方案,对学生学业的进步及成果加以肯定。
为生命成长搭建多元平台
一种课程文化的重要品质在于其是否是开放的,是可以不断创造发展的。课程文化的开放性是指课程体系的边界并不是僵化的,而是有着较为模糊的敞开性,这样才能不断吸收有益的养分,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整合课程资源以增加学生发展的时间域和空间域是寻找课程文化新的可能性的必要做法。我们为学生生命成长搭建了多元发展平台,以“校本化课程的开发”“二·四学制实验班”“翱翔计划”为主要途径,开展丰富的生命体验活动,通过提供不同的课程供给方式,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渠门中学立足于学生特色、学校特色以及教师特长,对包括国家课程在内的三级课程体系进行校本化开发,编写了《京味花市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LOGO制作》《英美文化读本》《中学生生涯发展与教育》等系列校本课程。学校还通过增设选修课促进校本化课程的有效实施,涵盖史学、文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的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发展兴趣和特长的需要。尤其在体育选修课方面,学校实行自助餐式的选课方式,扩展了学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广渠门中学的“二·四学制实验班”是将中学六年的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为学生成长提供坚实基础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其中,前两年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精神;后四年重点加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过程中实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二·四学制”的教学改革并不是简单地压缩课程学习时间,而是依据学生的发展能力要求对课程进行解构重建,以此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
广渠门中学作为北京市“翱翔计划”学员培养基地校,几年中不断发现并培养了在学科学习探究方面饶有兴致且具备创新潜质的学员达40余人,并积极研发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特色课程。另外,学校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抓手,通过开展实际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发现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打通学科间壁垒来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题研究。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学生到制药厂、中国化肥集团蔬菜基地、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等地参观交流,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活跃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广渠门中学课程文化建设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在于更加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关注生命成长体验中思想的深度、视野的高度与胸怀的广度,在于超越生命自身的局限,让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理想世界,这也是教育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课程文化建设的最终立足点在于生命成长中所需的精神滋养,在于生命体验过后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当这一切实现之时,学校的独特魅力才尽显无遗,广渠门中学正走在实现教育梦想的路上。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