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锦忠
坡头小学地处门头沟区中心地带,是一所相对薄弱的矿区老校,借助棚户区改造,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但学校的管理、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成绩以及老百姓的满意度程度等方面与区内名校还有较大差距。学校现有教学班21个,在校生560人,其中来自21个省市的外地务工子女占学生总数的80%。
作为综合引进战略的重要项目之一,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和门头沟区开始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将坡头小学更名为京师实验小学,依托北师大的人才、资源、科研优势,实施综合改革实验,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确定了力争在三年内将学校建成北京市一流实验学校的目标。非常有幸,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作为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的我,成为京师实验小学的校长,有了把自己所学以及科研成果直接用于教育实践的机会。
变革从理念发端。一所学校的改变首先是理念的更新。我们重新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研究学校今后的发展定位,制定了“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将学校价值理念定为“爱、责任、宽容”;将“为孩子实现梦想提供有效的帮助”作为学校的使命。学校愿景为“蒙养之所,幸福之源”,意在通过培养兴趣与养成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学校校训是“健康、上进、自主、奉献”,同时,把“牛”定为学校吉祥物,意在师生像牛一样健康执着、任劳任怨、甘于奉献。
建设飞翔课程体系。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在北京市“遨游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对原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确立了八大模块52门课程,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飞翔课程模型。其中,科学与制作、社会与商业、人文与艺术为核心课程;营养与健康、阅读与写作、数学与逻辑为基础课程;社会交往、想象力为特色课程。同时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之间建立联系,尝试语文、品德、科学、社会、历史等学科的融合,并在同一堂课中实施两门学科以上的教学。
为了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我们开设了35门选修课程,组建了11个社团,利用每天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由学生走班选课。学生上选修课的课时占所有课程时间的比重接近30%。这些选修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校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
“还原教学法”,故事成主角。“还原教学法”是根据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改造而来的一种教学法。所谓“还原”就是把知识还原为问题,把问题还原为故事。学习应该从故事开始,在故事中引入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与教学。一节课可以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故事展开,从故事中不断地生发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学习知识。同时,学案代替了教案,老师们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融合的要求,制定20-40分钟长短课的学案,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解决问题。
营养健康计划,培养三个爱好。为了更好地推动减负,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学校制定了健康营养计划,落实一天一杯牛奶、每天午睡一小时、每天锻炼一小时计划。现在,学校每天上午的课间活动为30分钟,学生除了做广播体操外,剩余的时间都在进行体能训练。每天上午还有牛奶和点心作加餐。为了能让学生午休,学校为每个学生购置了户外专用的睡垫和毛毯,使学生能够在教室午休一个小时。
学校的35门选修课和11个社团,促进每一个学生形成3个以上的爱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这些爱好对于调节学生的身心,舒缓心理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实验让学生悄悄发生着变化。学生开始喜欢学校,很多学生还没有到上学的时间就已经等候在校门口,尤其是选修课,让学生流连忘返。同时,健康计划的实施,学生的体质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上,学生们在一种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一起讨论,与老师辩论的情景已经在很多课堂中出现,而同学之间的讨论,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负担在减轻,但学生的识字量和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最近反馈的北京市对四年级数学的质量监控成绩看,我们的及格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这个成绩对于一所80%的学生为非京户籍的学校而言是很不容易的。
改革实验让学校悄悄发生着变化。学校教师逐渐适应了改革实验的要求,也尝到了甜头,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越来越高。学校的办学声誉明显提高,今年招生人数比往年增加了50余人,本市户籍的学生明显增多,学校向区域一流改革实验学校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