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2014-03-14 05:40本刊评论员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服务业城镇化培育

本刊评论员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经济长期增长正经历工业化阶段结构性加速向城镇化阶段结构性减速的转变,也就是进入增长速度的“换档期”。一些发展趋势必然导致结构性减速:人口转型直接降低增长速度;在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变中,如果不能有效提高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也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城镇化率超过57%后投资率和投资效率下降,劳动要素供给放缓导致工资成本上升,这些因素都意味着按照生产函数核算的潜在增长率会下降。研究表明,2014至2018年期间我国潜在增长率为6.4%—7.9%。

2014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搞好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一是充分发掘消费潜力,通过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改革增加民众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二是着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调整好投资结构,合理确定投向,进一步完善投资政策环境。三是努力拓展外需,抓住国际投资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机遇,优化进出口结构,推动产业境外投资,支持企业联合走出去,要提高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供给状况,激发经济,引导优势产业走出去,输出国内产能和产品。

要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业是内需潜力最大的产业,也是未来可能促进各产业融合、支撑城镇化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要针对当前制约因素,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将服务业培育成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是健全和完善支持服务消费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强服务业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三是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四是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一是培育和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绿色增长。三是积极引进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四是积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有效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

要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着力构建各具特色、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一是继续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加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二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支撑带。三是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

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还能持续相当长时间,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今后一个时期,要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建设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今后,我们更要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快速发展中积累的难题,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

猜你喜欢
服务业城镇化培育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