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北京十二中在“求真、崇善、唯美”教育理念指导下,提高德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优化班级管理,通过将“真善美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系列主题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个教育环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融入真善美
课程是德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学生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学校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德育因素、人文精神,将学科育人思想和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在课程教学目标上融入真善美。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真善美,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将“真善美教育”理念与各学科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三维目标中要体现真善美的育人要素。同时要求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单有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能力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能力本身也只有在知识的学习、训练中形成并得以体现和提高。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我们将三维目标作为整体系统设计,在教学环节上各有体现,如某个知识并不只是作为知识目标单一呈现,而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融入真善美。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也是“真善美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集中体现。为此,我校推进“设问、解问、追问、新问”的“四问”教学模式,全面构建生态智慧课堂;逐步形成北京十二中有效课堂教学标准,不断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途径和方法;牢牢抓住教学中的五个基本环节,即备课要“精”、上课要“实”、作业要“选”、辅导要“深”、评价要“多”,让真善美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入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融入真善美。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学校努力尝试整体构建“真善美”一体化课程体系,即求真类课程体系(包括数学、科学领域、研究性学习等),崇善类课程体系(包括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领域、社区服务),唯美类课程体系(包括艺术、体育与健康领域)。实践证明,“真善美”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既培养了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体现真善美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全体班主任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艺术水平,是落实“真善美教育”理念、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在班主任的人格修炼上体现真善美。学校聘用品行好、有爱心、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把班主任师德建设放在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首位,制定并完善《北京十二中班主任工作规定》《北京十二中德育工作制度》,规范班主任教育行为;在全体教师会上介绍优秀班主任的高尚师德与工作经验,开展班主任师德演讲比赛,弘扬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传递班主任师德正能量,提升班主任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班主任真善美的教育情怀。
在班主任的能力提升上体现真善美。学校要求每位班主任成为求真的行者,有真情、真心、真诚,有真学问,做真人,寻真理,求本真;成为崇善的使者,与自然为善,与他人为善,与同学为善,与心灵为善;成为唯美的化身,有美德、美言、美行,去发现美、欣赏美、传递美、创造美。 多年来,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同时,选派部分班主任到成都、枣庄等地参加班主任专题研讨活动。在班主任校本研训的基础上,开展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加强班主任校本经验的交流与推广,促进班主任队伍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在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发展上体现真善美的要求。
在班主任的优化管理上体现真善美。学校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给想干的提供帮助,给能干的提供舞台,给会干的提供机会,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搭建学习平台、工作平台、支持平台、展示平台。对于新任班主任,学校采用新老班主任结对子形式开展“传帮带”,帮助他们快速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对于青年班主任,学校通过班主任主题方案设计展示、主题班会说课、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情景分析等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以赛代培,促进青年班主任掌握必要的班主任管理技能,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对于获得“紫禁杯”奖的优秀班主任,学校利用班主任工作例会、班主任校本培训等时机,让他们传授班主任工作管理的经验,以便让其他班主任学习与借鉴。我们通过对班主任队伍的优化管理,进一步体现真善美的德育管理理念。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践行真善美
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这是教育的一条重要规律。学校德育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各类教育活动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学生教育要坚持过程比结果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做人比做事重要,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比学业成绩重要。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习得为目的,让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去,走到社会中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在活动中体悟生活,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正确地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践行真善美,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在日常行为规范中践行真善美。人无德不立。十二中的学生既是聪颖和智慧的,更是健康和阳光的,而要做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也必须要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努力践行。为此,学校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北京十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对学生发型发饰、仪容仪表、爱护校内环境、遵守校规班纪、日常文明用语等常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真善美、学习与生活中的真善美、身边的真善美。学校提出“正气、骨气、志气、勇气、和气、雅气、底气、大气”的“八气修身”素质要求,希望学生在规范自己日常行为的同时,提升道德修养,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努力让学生在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践行真善美。
.在系列主题教育中践行真善美。学校加强各类典仪教育,形成系列典仪教育形式;认真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革命传统、荣辱观、公民素养、自我修养等教育;注重利用主题班会、阳光体育活动、名师讲坛、名人励志演讲等活动,创设浓厚的励志成才氛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奋进豪情;通过实施“六个百分百”学生成长工程,即100%的学生完成100个探究性实验,100%的学生阅读100本图书,100%的学生聆听100个具有专业水准的学术报告,100%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100%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100%的学生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技能。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努力培养“素质全面、学有特长、勇于创造、和谐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十二中特质的“真善美”现代型人才。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践行真善美。培养知行统一的高素质人才,离不开学生的社会实践。学校组织学生到农村、到工厂、到军营、到商场,去学农、学工、学军、学商,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近两年,学校在每年的6月中旬组织高一学生到京外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到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和地方文化特色显著地区了解国情民情,感受祖国美丽河山,增强爱我中华的民族情感。每年还组织优秀学生到境外和国外开展游学,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亲情交流中学会感恩,在社区活动中了解社会,在参观游学中认识世界,在志愿服务中感悟生命,在社会调查中增长才干,在综合社会实践中践行真善美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将真善美的教育理念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具体化,激发每一位学生内心的真正动力,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成为一个志存高远、勇于担当、懂得感恩的人,成为身体健康、品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的人,成为真善美大写的人。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