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13 15:01颜伶云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要求初中语文

颜伶云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是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针对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讨论,对启发式教学的显示意义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地进行学习,并且要建立起师生交流与沟通的良好机制,使学习的氛围更加的和谐、民主与融洽。启发式教学主张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看重的是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发展比较重视。

一、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是二者共同发展的过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统一,其本质就是互动与交流。所以,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间积极互动、交流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随着新型教学观点的出现,要求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要充分了解,也主张在学习中要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在公平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双方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学生成长。

(二)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在学习方式上进行变革,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的学习,而新课改要求学生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能力。在此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往单纯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转变为综合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各科知识的整合能力及语文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很明显,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与时代的步伐不适应,而新课标的要求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适应,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实现终身学习的要求。

二、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比较艰涩,学生的思维往往比较混乱,很容易陷入误区中。比如,在散文的学习中,散文往往没有清晰的线索,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而初次接触到散文的学生,很难抓住文章的主旨,对两篇特色鲜明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学习时,也很难直观的识别出差异与相同。此时,教师应该有针对地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文章中,逐步探索。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基本上都知道文章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表达父亲对儿子的感情。但是,为什么作者会专门去写背影,还以背影为题目,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理解的。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往往也只是停留在浦口惜别这一特定环境中。其本质上是通过描写父亲给儿子留下最后印象的一幕,用父亲饱经沧桑与半生潦倒的形象,来揭示父亲的老境颓唐与心情忧郁,但爱子的情感丝毫未减,这样父亲的形象就会显得更加的高大。作者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并且以背影为题目,展开全文,读者能够从字句间品味到父亲对生活的无奈与哀愁,对儿子的真挚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对这些隐含的内容逐一进行点拨,学生也自然就会对作者精巧的构思逐步了解,也会感受到这种写法的精妙之处。通过启发,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在审题、立意以及情感表现方面受到启发。

三、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课文的讲述不能仅仅以学生听懂为目标,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从每一篇课文入手,运用好每一篇教材,因为语文教材是施教之材,启发式教学也要以教材为依据,紧紧扣住教材分析。对于教师而言,应该认真备课,深入了解教材,并且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刻内容、优美形式等熟练的掌握与理解,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状况了然于胸,才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好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中才能适时做好启发。教师只有做好这些,才能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启迪思路;在学生理解偏差的时候,正确引导;在学生理解浅显的时候,深入引导。即便是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突发情况,教师也能从容应对,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

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通过启发式提问,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也会积极的对问题尽心探究,提高了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也能更好的实现。例如,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学习中,文中唯一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该句看似简单,但是其意蕴较深,如果直接将这个句子翻译过来,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意蕴。此时,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的方法来达到教学效果,如:如果将这个句子中的“盖竹柏影也”去掉,是否可以?为什么?或者在该句后边加上“远山蝉鸣,近处蛙声阵阵”是否合适?为什么?

通过提问,学生对原句的经典之处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对该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逐渐对文章的思想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激发了其对全文进行探究的热情,最终学生会主动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董国红.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3).

[2]金晓蕾.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界,2012(10).

[3]赵映.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探究[J].教育界,2012(11).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要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