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现代化的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化的文化管理制度的规划。从中不难发现政府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整体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建立服务型政府,更多地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而将文化事业创造的主体角色更多地赋予社会和企业。从世界历史的经验看,文化现代化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其自身的发展又往往独立于社会的发展,甚至很多时候还能对社会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现代化的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带来的是一个更具活力的文化土壤形成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文化发展能够为社会进步输送的养料也必将更加丰富。
文化产业迎来黄金10年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在《决定》刚刚出台之后,便对其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进行了深入解读。
陈少峰认为:和以往的各种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等内容对照起来看,我们意识到《决定》对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做了很多具体化的要求。总结起来,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值得重视。
其一,结合国家治理和行政改革,打破壁垒和障碍,以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其关键是实现企业跨行业和跨地区经营,有效配置资源和通过企业并购整合资源。
其二,根据全国整体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部署,要求深入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机制,重视文化市场在配置文化产业资源中的地位,形成以政府引导和市场为配置资源核心力量相结合、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其三,如《决定》所提出的“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等,旨在重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之间平等竞争,提升并实现文化民企的国民待遇。
其四,加大对内市场开放的力度,从政策上促进开放,并且实现政府引导、扶持和政策有效性三者的结合。
“也就是说,根据《决定》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就是要在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扩大对内的市场开放力度,促进内容产业和版权产业发展,改变和完善扶持和奖励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方式,实现对文化内容创作和民营文化企业更有效的激励。”陈少峰说。
陈少峰教授多年来对文化体制改革都颇有研究,早在2011年,他曾经在接受采访中说:“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出文化企业的巨大生产力,将推动文化产业迎来黄金10年。”
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陈少峰在研究中称:文化建设可视为文化应用领域的发展,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即积累型文化、提升型文化、支撑型文化、满足型文化和竞争型文化。所谓积累型文化,就是在自然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传承传统的文化精华,针对未来文化发展进行必要的积淀,如奢侈品和设计能力的积淀、优秀价值观的弘扬。但是,传统文化只能作为资源基础,不能替代当代文化的积累和发展。
陈少峰说,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拓展,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需要重视传媒的变革,对广电中的事业和产业进行分流发展。需要培育市场主体,形成国际竞争力。
在陈少峰看来,中国虽然历史文化悠久,但是称不上文化资源大国。因为文化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而我国人力资源中高端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处于初始状态,缺乏高端人才,也就缺乏制作精品的能力。
但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陈少峰教授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两项进展包括:对文化的认识更加客观;让事业归事业,让产业归产业。而文化体制改革下一个目标是改进文化事业的效率。
“文化体制改革的两项进展,第一就是我们对文化的认识跟过去相比,现在更加客观。至少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面,我们把文化当成一定是意识形态的,但是现在发现文化很丰富,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属于全世界的一种普世价值,文化能起的作用绝对不仅仅只是功能的,更不是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陈少峰说,“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文化,不是经济。经济是一种手段性的,文化本身既可以作为手段又可以作为目的,文化的地位应该比经济要高。我们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应该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中心。如果我们老提议经济建设为中心,怎么可能重视软实力呢?”
陈少峰认为:第二比较大的进步就是“事业归事业,产业归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其实是一个起点,我们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让做文化的变成做文化、做产业的就做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下一个目标就是改进文化事业的效率。文化事业机构现在没有效率,没有定位,没有目标,有的博物馆里面那么多国宝,常年在库里面,根本也不拿出来、不整理、不展示、也不交流、也不开公众的教育。陈少峰说:“文化事业不能行政化,文化事业必须把文化的活力给释放出来。现在的文化产业不光是要释放生产力,搞文化产业不光解决经济的问题,而是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经济只是其中一方面。所以,现在开始,已经进入了事业归事业,产业归产业的阶段是很重要的。”
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企业的发展趋势,陈少峰教授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2013年全年及2014年初以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可以用“全方位改革”一词来概括。行政改革与市场化改革一体化持续推进,对文化产业的某些领域带来了冲击,也将在未来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市场竞争机遇。
文化传媒企业持续进行转型升级,包括一些上市企业为了战略发展也进行了多样性的并购,包括新媒体和手机游戏等方面的扩张型的战略性并购。
文化科技融合成为主流。文化科技融合进一步成为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也是多数文化科技企业今后提升附加价值的主要领域。在以数字文化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流趋势下,预计2014年4G网络将带动进一步的文化科技创新,特别是围绕着数字文化产业领域的各种技术服务和产品的创新。预计今后的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还将突出视频化、语音技术和娱乐产业之间的互动和产业链的关联性。
显然,已有的依赖政府资源和变相财政补助的文化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并将因持续面临政府开支减少而需要转变经营模式和探索商业模式的格局。新兴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文化产业类型和政府依赖类型的各类文化传媒企业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对于未来的文化企业而言,需要关注产业变动和商业模式创新,其基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动。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技术变动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因此,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对生活方式变动的分析,并在发现这种联系中创新商业模式,或者反思已有的商业模式。除此之外,企业也都需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或者转制企业需要摆脱对政府的依赖性。2014年将是文化企业进一步出现两极分化之年。
责任编辑 董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