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地
摘 要:在实地调研武汉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部属七所大学的基础上,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问题。对系统要素进行分析后,利用ISM探索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其递阶结构模型图,并通过对模型的探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影响因素;ISM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11102
1 武汉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部署大学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概况
2007年,教育部正式实施“十二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2年,教育部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愈来愈重要。而对于湖北省来说,继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环保、电子等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要使武汉市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成为中部崛起进程中的领头羊,就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而经管类大学生涵盖面大、涉及领域广,在依靠经济决策和科学管理支撑的各个产业领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自主创新示范区部属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211工程大学在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明显存在市场化经营倾向,再加上现代社会文化生产的功利性,使得本科经济管理类教育错位,这必然会影响国家和地区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2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ISM
2.1 解释结构模型概述
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法,是1973年由美国Warfield教授为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问题而开发的,它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处理,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是结构模型化技术的一种。其特点是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知识和计算机的辅助,从而最终构建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
2.2 构建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ISM
2.2.1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确定
根据ISM模型的要求,本课题组对七所部属大学的经管类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当前对创新能力的文献研究,确定了10个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ISM模型。分别是S1(独生子女环境)、S2(社会就业压力)、S3(经济发展速度)、S4(经济环境稳定性)、S5(学校教学方式)、S6(专业课程体系)、S7(长辈影响)、S8(创新平台提供)、S9(不确定性规避)、S10(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2.2.2 解释模型构建
(1)建立邻接矩阵A。
由任课教师1名、学校创新训练营领导1名及7名不同经管类高校的大学生组成专家小组,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各因素间的邻接矩阵A(“1”表示要素SSi与SSj间存在二元关系,“0”则表示不存在二元关系)。
A=0011110000
0000100000
0001100000
0010110000
0000010000
0100100000
001111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1
0000000010
M=1111110000
0100110000
0001111000
0111110000
0100110000
0100110000
0000000100
0000000111
0000000110
(2)写出可达矩阵M。
根据可达集合公式求出可达集合,得出可达矩阵M。
(3)区域和等级划分。
根据各影响要素的可达集R,先行集A,共同集C和起始集B将可达矩阵M划分为四个区域,变为对角矩阵。然后找出整个系统要素集合的最高级要素后将其去掉,再求剩余集合的最高级要素,依次类推,将可达矩阵变为区域三角矩阵M(L):
M(L)=S
S2
S5
S6
S3
S1
S7
S8
S9
S100100110〖|〗
0100110
0100110
00111100
0111110
1111110〖-〗
100
0111
〖8〗111 A′=S2
S3
S1
S8
S9000〖|〗
0000
110〖-〗
00
010
(4)提取骨架矩阵。
检查各层次中的强连接要素,建立可达矩阵M(L)的缩减矩阵M′(L)。去掉M′(L)中已具有邻接二元关系的要素间的越级二元关系,得到新矩阵M″(L)。再将M″(L)对角线上的“1”全变成“0”,得到骨架矩阵A′。
(5)绘制多级递阶图。
首先,分区域从上到下逐级排列系统构成要素;然后同级加入被删掉的与某要素有强连接关系的要素及表征它们相互关系的有向弧;最后按A′所示的邻接二元关系,用级间有向弧连接成有向图D(A′)。本模型需将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S0)放在第一层次。
图1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多级递阶结构模型3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及对策建议
根据递阶层次图对影响因素归类发现,教育环境因素(S5、S6、S8)直接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S2、S3、S4、S9、S10),最后是家庭环境因素(S1、S7)。
(1)教育环境。
①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目前,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单一,教师偏重于传递课本知识,学生基于应付考试学习知识;缺少符合经管类特色的实践实验课程,致使教学和科研脱节;学生自主创新的奖励机制仅限于奖学金加分,未能更大程度地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②创新平台:高校当前主要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学习类 活动,“挑战杯”、社会实践等实践类活动来为经管类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尚未形成“产学研”一体制度。
(2)社会环境。
①不确定性规避和集体主义: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文化中的不确定性避免和个人主义得分均低于50分,偏重于不确定性避免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在经管类大学生群体中表现为参加课外创新性竞赛时对规则依赖性过高、竞赛成果模式化,抱团参加、个人创新能力弱化,创新积极性不高、盲目服从组织等。
②经济环境稳定性: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不断增强,对经管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愿与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其不敢创新、创业,承担失败风险。
③经济发展速度:随着经管类专业开办院校的增加及人才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等现象的产生,经管类大学生已供过于求。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具竞争力的同类大学生,从而对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④就业压力: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经管类大学生为就业进行功利性学习,占用大量时间进行证照考试、英语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导致其缺乏时间和主动性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无法培养创新思维,难以实践创新能力。
(3)家庭环境。
当前,“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代经管类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的特殊性也给予家庭环境这一影响因素以特殊的重要性。但我国多数家庭的教育观念尚落后,其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安稳度过一生。因此,他们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4 结语
要增强我国知识创新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增强经管类大学生这一主要经济建设人群的创新能力。但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时代要求与现实状况之间的鲜明对比使创新能力培养的任务愈发紧迫。本次论文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运用ISM对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建模分析,剖析其深层原因。但作者认为只针对这十个主要因素提出零散的对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未能针对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接下来我们会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条系统化的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沈滢.基于ISM的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
[2]修宗峰.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优化与路径选择——基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
[3]林小艳.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学习自主性[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7.
[4]卢曼慧.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途径[期刊论文][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徐学超.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研究学位论文[D].浙江工商大学,2012.
[6]夏文俊.面向概念设计的定性建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图1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多级递阶结构模型3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及对策建议
根据递阶层次图对影响因素归类发现,教育环境因素(S5、S6、S8)直接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S2、S3、S4、S9、S10),最后是家庭环境因素(S1、S7)。
(1)教育环境。
①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目前,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单一,教师偏重于传递课本知识,学生基于应付考试学习知识;缺少符合经管类特色的实践实验课程,致使教学和科研脱节;学生自主创新的奖励机制仅限于奖学金加分,未能更大程度地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②创新平台:高校当前主要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学习类 活动,“挑战杯”、社会实践等实践类活动来为经管类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尚未形成“产学研”一体制度。
(2)社会环境。
①不确定性规避和集体主义: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文化中的不确定性避免和个人主义得分均低于50分,偏重于不确定性避免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在经管类大学生群体中表现为参加课外创新性竞赛时对规则依赖性过高、竞赛成果模式化,抱团参加、个人创新能力弱化,创新积极性不高、盲目服从组织等。
②经济环境稳定性: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不断增强,对经管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愿与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其不敢创新、创业,承担失败风险。
③经济发展速度:随着经管类专业开办院校的增加及人才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等现象的产生,经管类大学生已供过于求。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具竞争力的同类大学生,从而对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④就业压力: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经管类大学生为就业进行功利性学习,占用大量时间进行证照考试、英语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导致其缺乏时间和主动性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无法培养创新思维,难以实践创新能力。
(3)家庭环境。
当前,“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代经管类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的特殊性也给予家庭环境这一影响因素以特殊的重要性。但我国多数家庭的教育观念尚落后,其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安稳度过一生。因此,他们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4 结语
要增强我国知识创新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增强经管类大学生这一主要经济建设人群的创新能力。但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时代要求与现实状况之间的鲜明对比使创新能力培养的任务愈发紧迫。本次论文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运用ISM对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建模分析,剖析其深层原因。但作者认为只针对这十个主要因素提出零散的对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未能针对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接下来我们会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条系统化的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沈滢.基于ISM的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
[2]修宗峰.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优化与路径选择——基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
[3]林小艳.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学习自主性[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7.
[4]卢曼慧.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途径[期刊论文][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徐学超.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研究学位论文[D].浙江工商大学,2012.
[6]夏文俊.面向概念设计的定性建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图1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多级递阶结构模型3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及对策建议
根据递阶层次图对影响因素归类发现,教育环境因素(S5、S6、S8)直接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S2、S3、S4、S9、S10),最后是家庭环境因素(S1、S7)。
(1)教育环境。
①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目前,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单一,教师偏重于传递课本知识,学生基于应付考试学习知识;缺少符合经管类特色的实践实验课程,致使教学和科研脱节;学生自主创新的奖励机制仅限于奖学金加分,未能更大程度地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②创新平台:高校当前主要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学习类 活动,“挑战杯”、社会实践等实践类活动来为经管类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尚未形成“产学研”一体制度。
(2)社会环境。
①不确定性规避和集体主义: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文化中的不确定性避免和个人主义得分均低于50分,偏重于不确定性避免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在经管类大学生群体中表现为参加课外创新性竞赛时对规则依赖性过高、竞赛成果模式化,抱团参加、个人创新能力弱化,创新积极性不高、盲目服从组织等。
②经济环境稳定性: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不断增强,对经管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愿与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其不敢创新、创业,承担失败风险。
③经济发展速度:随着经管类专业开办院校的增加及人才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等现象的产生,经管类大学生已供过于求。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具竞争力的同类大学生,从而对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④就业压力: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经管类大学生为就业进行功利性学习,占用大量时间进行证照考试、英语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导致其缺乏时间和主动性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无法培养创新思维,难以实践创新能力。
(3)家庭环境。
当前,“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代经管类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的特殊性也给予家庭环境这一影响因素以特殊的重要性。但我国多数家庭的教育观念尚落后,其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安稳度过一生。因此,他们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4 结语
要增强我国知识创新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增强经管类大学生这一主要经济建设人群的创新能力。但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时代要求与现实状况之间的鲜明对比使创新能力培养的任务愈发紧迫。本次论文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运用ISM对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建模分析,剖析其深层原因。但作者认为只针对这十个主要因素提出零散的对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未能针对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接下来我们会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条系统化的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沈滢.基于ISM的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
[2]修宗峰.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环境优化与路径选择——基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
[3]林小艳.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学习自主性[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7.
[4]卢曼慧.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途径[期刊论文][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徐学超.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研究学位论文[D].浙江工商大学,2012.
[6]夏文俊.面向概念设计的定性建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