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思考

2014-03-13 12:00汪洪澜
宁夏社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阅读者大学语文人文

汪洪澜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界一直提倡、讨论并实践着人文素质教育。迄今为止,有关这个问题,学界已然达成共识: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意志、价值取向等多种要素综合而成的个体的内在品质,其核心内容是对个体和人类的尊严、命运、生存意义和价值以及人性的关怀,这便是所谓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科学教育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两条腿,任何一条腿发育不良,都会导致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

然而,一直以来,受“科技至上”和“社会本位”等观念的影响,在工具理性的统领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严重失衡,无论是教育科研投资,还是教学实践,科学教育所占的比例都遥遥领先于人文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知识,忽视了学生人格和心灵的成长,极有可能造就出一批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社会成员。他们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相去甚远。[1]因此,一位工科大学的校长说,我们能培养“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农艺师,统计师,……但是,如果不大力加强人文教育,我们就培养不出“大师”。[2]

在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各个大学纷纷展开了这方面的教育实践,并且普遍采用了两种手段来推行人文素质教育:一是大量增设人文类课程,一是举办各种人文讲座和文艺活动。比如,开设文学、文化、历史、哲学、音乐、戏剧等人文类通识选修课,并规定学生必须在各类选修课中修满一定的学分,或者组织人文知识竞赛、辩论赛、艺术节等文艺活动。在素质教育刚刚风生水起之时,这样的做法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整个大学校园似乎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然而,时间久了,我们发现这两种措施虽然搞得如火如荼,也起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却忽略了人文教育的灵魂——人文精神——的培育,所以容易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很难发挥持续性作用。比如,许多高校的人文通识课程虽然门类较多,但随意性大,开什么课、教什么内容,均取决于教师个人,学校并未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出发来进行统筹规划。而一所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设置混乱、不以知识结构为原则,那只能说明这样的人文教育仍未将焦点放在人和人性上,它欠缺真正的人文精神注入。再比如,举办文艺活动确实是一项活跃校园文化、陶冶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但从教育的立场上来看,这只不过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若将其当作主菜,那人文教育难免会沦为表面热闹、内里贫乏的噱头。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防止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化,如何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和能力,同时也具备真正的人文精神。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优势

只要教育内容和方式得当,任何一门人文学科都可以成为培养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不同门类的人文学科所指向的目标是一致的,其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实现目标的角度和方式方法不同。而遍览国内高校,由于众所周知的教育体制原因,公共英语和“两课”所占课时较多,成了公共必修课的主力。公共英语课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远远大于人文性,其实际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并通过规定的各种考试;至于“两课”,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其教学内容必然受到严格的限制。不可否认,就目前来看,这两类人文课程与真正的人文精神培养还有一定的距离。相比之下,大学语文所受意识形态束缚较小,也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内容上涵盖面极广且易于打动人心,因此有绝对优势来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进步。具体而言,大学语文教育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的优势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丰富人生经验,拓展精神世界。大学语文主要教授的是文学,文学即人学,文学所描写的一切对象——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都紧扣一个中心,那便是人,是人的生活、命运以及人性。有人说,文学可以让人“遐想、砺志、憧憬和寻找生活勇气,人生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几乎都可以在文学里得到满足”[3]。通过文学作品,阅读者可以观照自我之外的他人和世界,可以体验到自己没有经历的人和事,从而更加深刻宽广地理解自我、他人以及整个世界,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加深厚丰盈。

2.增强感受力。语文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而是以感性的方式激发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使阅读者对他人的情感与思想、喜悦与忧伤、困惑与挣扎产生感同身受的认识,从而增强阅读者的情感感受力和理解力、提高阅读者的情商。在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的时代,人心中本真的东西容易被遮蔽,人容易丧失心灵感受能力和同情心,从而变得越来越僵化,难以体会到生活的温暖和爱。而文学教育恰恰是对抗这种不和谐环境的一股正能量,可以唤醒蛰伏在人心深处的真善美,使人有能力欣赏人间的美好且有能力为世界创造美好;它也可以将人从教条的、功利的价值观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真正透过自己的心灵审视世界的人而不是对各种问题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物化”人。

3.激发想象力。形象性是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文学表情达意、传递思想的方式便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与其他门类的文艺创作相比,文学的形象性更为间接,因为文学呈现给阅读者的首先是语言符号而不是具体形象,阅读者只有通过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在自己的意识中形成形象。此外,从文学作品的生成角度来讲,优秀作品内涵丰富,阅读者只有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分析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深刻意蕴。由此可见,文学教育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它能促使学生主动锻炼自己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有欣赏力、创造力,——文学如此,科学亦不例外。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讲,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4]对学生而言,知识固然应该是多多益善,但倘若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再多的知识也只不过是死知识罢了。要想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内化”为个体的能力和素质,想象力乃是一个必经之路。打个比方来说,想象力就像是一座座桥梁,连接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因此,当学生在埋头攻读专业知识的时候,我们实在应该注意让其时刻保有活跃的想象力,这样才有可能使其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潜力。

除了以上几点,大学语文教育对人文素质培养所起的积极作用还有很多,鉴于篇幅有限,这里便不再赘述。总之,我们认为,判断一门学科是否能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看这门学科是否在教学生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作独立的、有尊严的人对待,是否能使学生认识到价值的多元性和世界的开放性以及是否能使学生懂得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世界。而从性质和内容来看,大学语文毫无疑问具有这样的潜能。然而,尽管大学语文能够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却备受冷落,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境地。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教育大环境和大学语文自身的问题。

从教育大环境来看,强调适应社会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大行其道,能够对社会产生直接推动作用的应用型专业遂成为主流。而人文学科属意于价值理性的潜移默化,其对社会的推动难以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自然就会受到主流的挤压,承担基础人文教育的大学语文被边缘化更是不在话下。

从大学语文自身来看,对学科性质和目标认识不明确、定位有偏差,是使大学语文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长久以来,从小学到中学,中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强调的是读和写,是工具性训练。到了大学阶段,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期待依然以提高表达能力为主。尽管近年来在素质教育大潮的推动下,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凸显人文性必然会涉及哲学、历史、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领域,这似乎让许多执着于学科属性的人感觉本学科地位受到了冒犯,他们寻章摘句地辨析“语”、“文”二字,试图证明大学语文是一门与其他领域有明确界限的学科。殊不知,大学语文教育最根本的属性便是综合性和基础性,倘若将它与其他学科硬生生分割开来,那就很容易堵塞其延展空间。

一门学科定位不明确的话,其教学内容和效果肯定达不到理想状态。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通常延续了中学语文的知识属性,其内容和形式也和中学语文有不少重复。而学生本来就已经对多年的工具性语文训练和应试教育很反感了,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还是这一套,难免会对大学语文产生抗拒情绪,于是便将其戏称为“高四语文”。由此可见,虽然在推广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大学语文占有毋庸置疑的绝对优势,但若想让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当务之急的一项任务便是加强大学语文的“大学之道”,使其适应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期待,为大学生提供合理而充分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养料。

三、如何提升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素质培养功能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对传统大学语文教育实施必要的调整和修订显然已成为一项严峻而紧迫的任务。任何一项改革之伊始,明确理念与目标应该是当务之急的第一步。大学语文亦不例外。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既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与能力,同时也具备真正的人文精神。而要想让大学语文发挥其应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首先需要做的是设法提高大学语文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便会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可以说,只要学习者对大学语文有学习的兴趣,这些知识必然会对他的精神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教育者而言,要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即“有趣”和“有用”。

从“有趣”角度来看,面对业已接受了十多年工具性语文训练的学生,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不宜再灌输太多僵硬的语言文学知识,而是应该突出文学的形象性和情感体验,加强文学的感染力,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许多教师提出多加利用多媒体技术,认为在讲解课文时让学生欣赏相关的图片、音乐和影视作品是一个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和增进理解的办法。不过,我们认为,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固然有不少好处,但过多使用则有喧宾夺主之嫌,是一种治标不治本、难以持续发展的做法。正如前文所述,与其他门类的文艺作品相比,文学的形象性较为间接,而这种形象间接性的特质恰恰是文学的魅力所在——阅读者就像一个探险家,他必须运用想象、体悟、分析等各种能力来一步步揭开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享受到阅读和思考的乐趣。而用影像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很容易使学生止步于视觉和听觉的表层感官刺激,从而无暇深入体会并思考作品的深刻内涵。

“有用”是针对一种普遍看法——文学是虚构的、不现实的、没什么实际功用的——而言。诚然,与偏重工具性知识的学科相比,大学语文教育的确很难实现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或技术价值。可是,从学科性质来看,大学语文是一门侧重人文教化的基础学科,它有一定的知识体系,但对它而言,更为珍贵的乃是价值属性。而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心灵世界恰恰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养成的,很少有一蹴而就的例子。不过,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大学语文教育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做到所谓的“实用”。例如,作为基础教育,大学语文通常被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而这正是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时期。此时,学生刚刚脱离家庭的呵护,踏入了一个全新环境,面临着人生第一个重大转折点。语文教育完全可以从这一关键时刻入手,将文学与社会、人生及人性打通,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人生困惑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帮助学生理解人性、认识社会、把握人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当然,只凭一种学问绝对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生所有的价值与意义问题,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教育促使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思考和求索,并为学生提供某些可能的解决办法和精神出路。大学语文虽然给不了学生公式、模块、计算方法等可直接用来谋生的东西,但从长远来看,对其未来的人生质量还是“有用”的。这便是大学语文的“实用”价值。

为了能使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变得“有趣”和“有用”,我们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尤其要突出的是内容的多样性和经典性。

教学内容多样性指的是文体多样性和选文世界性。传统大学语文多讲散文和中国古典诗词,小说和西方诗歌则相对欠缺。而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凭借它的大容量——生动的形象和情节,可感的生活环境,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生活图景——成为大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因此,将更多的小说内容引入语文教育,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至于诗歌,它的情感性和个性化最强烈,有一种直接撞击心灵、瞬间激发情感的力量,可以说是“文学中的文学”。尤其是西方诗歌,其抒情性比中国古典诗词更直接热烈,所以也更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世界性”指的是增加外国文学的比重。我们认为,“比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既能拓宽人的视野,亦可使人变得开放宽容。任何一个民族,如果自我封闭,拒绝了解异质文化,那绝对是夜郎自大、作茧自缚,只有放开胸怀,不抱偏见地接纳异质文化,本民族文化才能保持永久的活力。对于个人来说亦如此。一个人若不能打开眼界、不能理解差异的存在、不善于在比较中总结,那他便会越来越远离人群、难以同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因此,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适当增加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比重,并且,在讨论文学作品时,应当引导学生用比较的眼光来对待中外文学作品。例如,将中西诗歌的源头——《诗经》与《荷马史诗》——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探寻其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异同。这样做不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其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还可以使其在中外对比的框架中学会比较思维,并进而养成宽容、平等、自由的人格。

“经典性”指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应该成为主讲内容。我们认为:“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5]读书就要读好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现实中也不乏对经典的负面看法。许多人认为经典作品固然是好东西,但毕竟离当代生活远了些,理解起来难免会有隔阂。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不少语文教材为了突出时代性,收录了当代流行歌曲等内容。而我们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普适性人生经验,这些经验对人类而言是最基本的、恒常不变的东西,对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会有所启迪。在教育过程中,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尤其重要,因为知识无限而课时有限,我们无法将所有的新生事物一一教给学生,所以只有想办法用最基本的东西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认识和思考能力,这样才能为其精神世界打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基础,使其在日后的人生中不至于被形形色色的人间万象所迷惑而失去方向。既然如此,那么,只要不老生常谈,只要能挖掘出经典作品中那些最基本的人性内涵,只要能将经典作品与现实生活以及学生的心理成长状态联系起来,经典必然会常读常新,焕发出永恒的光辉。

[1]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10).

[2]张楚廷.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3]陈思和.文本细读的原则和方法[J].文学教育,2005(9).

[4]爱因斯坦.论科学[EB/OL].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49569/.

[5]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

猜你喜欢
阅读者大学语文人文
阅读者的春天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阅读者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