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娟
(甘肃省金塔县中学,甘肃 酒泉 735300)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是不分家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自古文史相通,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广泛丰富,古今中外都有,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把这些历史知识充分的加以利用,则会对提高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应通过生动的文本、鲜活的历史等精神食粮,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语文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是我们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利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13课《张衡传》,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文章以时间作为叙事线索,描述了张衡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介绍了张衡“善属文”,创作《二京赋》;“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机巧”,发明候风地动仪;“善政事”,被称为“政理”。结合历史知识,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要比欧洲早1700多年,学生对张衡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佩服他:才高于世,却无骄尚之情;从容淡定,不慕虚荣;不畏强权,收拿奸党。张衡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心向往之,这对于学生要成为怎样的人是一种无声的召唤;同时,正是像张衡这样的优秀人才,使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成为新时期的创造性人才都是大有裨益的。
文学作品的诞生总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是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恢复文本的原始意义来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萧红作品《呼兰河传》的节选部分《小团圆媳妇之死》时,就需要了解萧红和作品本身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她的一生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而生活在今天的高中生,离“过去”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的感受与萧红创作的时代如同隔世。对于萧红作品的这些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就没有直接和间接的情感体验,当然体会不到作品的原始意义,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适时地要求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宗法社会)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小城的封闭、落后),再让学生去读课文时,就会对作品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对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本)的阅读教学,联系文化背景,创设情境氛围,恢复原始意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历史史实,可以很好地走进作文,成为文章有力的证据,从而使学生作文(特别是议论文)充实而又有说服力。
由于很多原因,高中阶段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议论文写作缺乏论据,论证无力。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思考了很久,而运用历史知识来写议论文不失为一种好策略。
譬如,学习王安石的文章《《游褒禅山记》,他对于“志”与“力”的论述,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教学时,立足文本,合理拓展,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志当存高远;尽志无悔;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凡事要深思慎取;立志、蓄力、借物是做事成功的三要素;善假于物,但不依赖于物等。同时,让学生回忆高中历史关于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他的事迹还可以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富国强兵的责任;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等。运用历史知识来写议论文,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历史知识,而且丰富了写作素材,“事实”(历史知识)胜于雄辩,增强了议论文的说服力。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语文的素材很多便是历史素材,文史学习的互补性决定了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大量的历史知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将它都交给历史老师去做,语文老师应该积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加强自己的历史素养,就会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切实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