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辉煌的中国柑桔文化

2014-03-13 06:57刘春荣郑雪良
中国果业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柑桔

文/刘春荣 郑雪良

柑桔栽培历史悠久

据古籍《禹贡》记载,在4 000年前的夏朝,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产的柑桔已列为贡税之物。到了秦汉时代,柑桔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史记·卷六十九·列传第九·苏秦》(西汉司马迁著,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记载有“……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皆可使致汤沐之奉,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说明,当时楚国(今湖北、湖南等地)的柑桔生产被世人看重。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文物中有香橙种子,竹简上有“橘”字样。近年来在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古墓中也发现了保存较完好的柑桔种子。说明,我国柑桔栽培在西汉时期已相当普遍了。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有“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之句,描写了当时成都地区柑桔的盛况。西晋之时,各柑桔主产地已设置“橘官”(官名最早置于汉代,主贡御桔),专门管理柑桔生产、征收赋税、贡奉皇室等事项。

柑桔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柑桔贡献卓著

《周礼·考工记》记载有“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枳砧桔苗引到淮河以北栽植,不耐寒的接穗冻死了,耐寒的枳砧萌发了新梢。说明,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已掌握了柑桔嫁接技术。南宋永嘉太守韩彦直所撰《橘录》则是世界第一部柑桔学专著,共三卷,阐述了柑桔的分类、品种名称、性状及栽培技术等。

生物防治是现代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我国早在西晋时期就已有一定认识并在生产中运用。《南方草木状》(公元304年成书,嵇含著)记载有“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窠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窠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据考证,此为黄猄蚁防治柑桔树病虫害的方法。唐代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和刘恂所著《岭表录异》都有类似记载。此生物防治法至今仍为广东、福建一些地方的果农所采用。在国外,直到19世纪才有类似生物防治的记录。

我国古代桔农很早就掌握了有效的防寒避冻技术。早在汉代就开始采用营造防护林为柑桔避风抗寒。元代杨载的五言诗《橘中篇》写到:“杂树作藩屏,青红间绸缪。其中植橘柚,拥蔽枝叶稠。盛夏开白花,朱实悬高秋。”成书于北宋的《文昌杂录》记载了利用水体小气候避冻栽培柑桔。在古代披草帘、搭暖棚为柑桔防冻,美其名“为木奴着裘。”这些劳动人民创造的防冻技术至今仍在产区使用。

我国古代的柑桔分类知识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代先民就知道桔、香橙、枳是属同一类的果树。成书于南北朝时代的《异苑》中分出了“柑、橘、橙、柚”。唐书《本草拾遗》中记载了“朱柑、乳柑、黄柑、石柑、沙柑”等5种柑类和“朱橘、乳橘、塌橘、山橘、黄淡子”等5种桔类,并描述“岭南有柚大如冬瓜”。《橘录》则记载了“真柑、生枝柑、海红柑、洞庭柑、朱柑、金柑、木柑、甜柑、橙子、黄橘、塌橘、包橘、绵橘、沙橘、荔枝橘、软条穿橘、油橘、绿橘、乳橘、金橘、自然橘、早黄橘、冻橘、朱栾、香栾、香圆、枸橘”等27种柑桔及命名依据,从果实大小、果实形状、果皮色泽、剥皮难易、囊瓣数目、口感风味、种子多少、成熟早晚和树冠形态等方面来描述品种的特性,为现代柑桔分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古代柑桔贮藏保鲜技术独有特色。唐代徐炫的《五代新说》记载:“隋文帝嗜橘,蜀中摘黄柑,皆以蜡封蒂献,日久犹鲜”,说明当时人们就了解通过保护果蒂进行果实贮藏保鲜的方法。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所述“……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世界上最早对柑桔枯水现象进行描述的文字。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柑桔起源中心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00年,中国柑桔由丝绸之路从四川、陕西经古波斯、希腊传到罗马。考古发现在罗马公元1世纪爆发的火山废墟中有酸橙或甜橙的种子。葡萄牙人Ferrai的《柑桔》(1646年,欧洲最早的柑桔专著)一书记载:1520年葡萄牙人将柑桔从东方引入欧洲,而当时正值葡萄牙帝国侵略我国台湾、广东、福建沿海地带。约1565年,柑桔从欧洲引到北非、美洲和澳大利亚。美国是1565年先在佛罗里达州栽种柑桔,至1769年才引入加利福尼亚州。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南太平洋诸岛的柑桔,是从我国南部的福建、广东等地传播过去的。章文才(1904-1998)曾指出:根据高桥郁郎记载,温州蜜柑是在五百多年前日本僧人到浙江天台山进香,引种栽培在日本南部九州的鹿儿岛等地发展起来的。

《橘录》先后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将中国的先进柑桔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柑桔文化源远流长

1.财富象征

早在公元前2世纪,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写到“……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三国时期吴国丹杨太守李衡,在家乡湖南汉寿种桔千株,喻称“千头木奴”,作为家产馈赠子孙。柑桔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致富树。地处浙江西部的衢州市在改革开放以后率先将桔树从丘陵山地扩种至衢江沿岸的平地良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造就了大量的万元户,富裕起来的桔农纷纷建起了楼房,桔农把柑桔当作“摇钱树”“养老树”而备加珍惜。

2.审美对象

柑桔因枝繁叶茂、岁寒不凋、树姿优雅、花香果美等“色、香、味、景”四绝为人们所喜爱,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颂。最脍炙人口的当数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至今仍被人传诵。晋代潘岳在《橘赋》中盛赞桔树之华、桔果之美:“……嗟嘉卉之芳华,信氛氲而芬馥。既蓊茸而萎蕤,且参差而橚矗。已郁郁而冬茂,亦离离而夏熟。至如广命宾客,历览游观。三清既设,百味星烂。炫熀乎玉案,照耀于金盘。故成都美其家园,江陵重其千树……”。从中我们也了解到当时达官贵人以桔树美庭院、以桔果宴宾客之情况。唐代诗人张彤的诗句“凌霜远涉太湖深,双卷朱旗望橘林。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奉和拣贡橘》),则将柑桔的形、色、香描绘得粲然若现、令人向往。宋代欧阳修的诗句“嘉树团团俯可攀,压枝秋实渐斓斑。朱栏碧瓦清霜晓,灿灿繁星绿叶间”(《枨子》),表现了作者对深秋桔树果实累累、叶绿果红景色的喜爱。“诗仙”李白的诗句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则把江南桔乡的丰收与乡村美丽秋色描绘得美轮美奂,恰似一幅幅水彩写意画。南宋陆游的“园林垂橘柚,门巷落楸梧”[《秋来益觉顽健时——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其二)],唐代李欣的“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临别送张諲入蜀》)等均描写了柑桔美景。

柑桔更是历代知识分子借物咏志、抒发情怀的对象。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撰写的《橘颂》寄托了作者忠贞不二、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成为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不朽巨著——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唐朝诗人张九龄在《感遇十二首(其七)》中写道:“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咏物言志,表达作者为桔树的傲霜斗雪精神深深折服,描述了其有报效国家的抱负志向而不能如愿的心境。

3.典故、传说与习俗

《晏子春秋》中的“晏子使楚”故事流传久远。在古代“橘中戏”为象棋的别称。明末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在“卷一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苏州人文若虚随船出海时带了一篓洞庭红桔,以备途中解渴之用,没想到他只花一两银子买下的这一篓洞庭红桔在海外吉零国(处在斯里兰卡至缅甸之间)被当成稀世珍品抢购一空,卖了一千多两银子。浙江衢州有偷桔罚戏的乡规民俗。据传,乾隆下江南途经衢州市航埠时,见桔园中红桔累累、芳馨扑鼻,遂探手摘食,与两太监共食36枚,按乡规被罚戏36曲,离开时于红纸上书“抚州橘名赐红匾,衢橘应封七点红”十四个大字,加盖“乾隆南游”篆印,贴于村中墙上。看见御书后,乡民始知皇帝居然受罚,乃禁令之效也。此后桔乡禁令一直延续至今。

逢年过节、祭祀祖先、婚娶喜庆、走亲访友,柑桔是首选水果。因“柑”音“甘”意甜也,而“桔”近“吉”寓“吉祥如意”,所以柑桔不仅是节日家庭必备果品,也是馈赠佳品。浙江黄岩在元宵节放桔灯,而新屋上梁、新婚拜堂、春祭等喜庆都要例行“抛桔抛馒头”。浙江衢州旧时婚嫁会送新娘结有累累果实的红桔枝,祝她早生贵子,而新娘的嫁妆中有用红丝带结成一串的香抛4只,既为洞房的装饰物,又取吉祥之意。粤、闽、台等地区在新春佳节到来前,有购买四季桔摆在厅堂庭院的风俗,隐喻四季发财、大吉大利。在潮汕地区,一直有在春节带桔子给长辈拜年的传统,后来流传到新加坡。在宝岛台湾,古时除夕之夜把桔子、荔枝干置于枕畔作压岁果,春节早晨起来食用,据说这一风俗是闽南移民从家乡带过去的。

4.美食

公元前3世纪,吕不韦《吕氏春秋》谓:“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梦之柚”。可见,柑桔果实在很久以前即得到国人的认可和珍爱。唐代韦应物《答郑骑曹求橘诗》:“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将朋友求桔而爱莫能助之境刻画得惟妙惟肖,也说明当时人们很喜欢柑桔。宋代张扩《次韵徐师川谢送温柑》诗句“陋我分柑悭百颗,烦君托意赠当归”,描述了当时高官雅士以柑桔作礼物馈赠亲朋的情况。南宋诗人戴复古《送青柑与秋房》:“百果之中无此香,青青不待满林霜。明年归侍传柑宴,认取仙乡御爱黄”,不愧为咏桔佳作,其对柑桔的喜爱推崇之情跃然纸上。除了柑桔果肉本身味道鲜美以外,其果皮也是制作美食的原料。以香橙皮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香粉是高档菜肴的佐料。在浙江衢州秋冬季节,当地有一佳肴叫清炒枹壳或酱烧枹壳,就是以当地土柚(当地人称香枹,因皮厚而香得名)的白果皮作菜,有清凉解毒通便之功。当地还有一小吃叫“豆豉”,是由土柚皮、南瓜干、红薯干、糯米粉、辣椒、黄豆等经发酵做成,咸中有辣、辣中带甜,很有嚼头,味隽永。当地人在烹饪羊肉和鱼时,加入晒干的衢桔(朱红桔)皮以去腥膻、增香气,烹制的羊肉和鱼肉风味更为鲜美可口。

5.药用和养生

柑桔是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现代科学证实其具独特的保健作用和预防疾病的功能。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记述到:“橘柚,一名橘皮。味辛,温,无毒。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口臭,下气,通神明。生川谷”“枳实,味苦,寒,无毒。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在湖南郴州至今流转着汉代苏仙公用桔子帮助百姓防治瘟疫躲过劫难的故事。枳壳(酸橙Citrus aurantium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枳实(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橙Citurs sinensis的干燥幼果。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陈皮(桔Citrusreticulata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为《中国药典》(2010版)收录的中药。现代科学证明,柑桔果实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类柠檬苦素、香豆素类、香精油、膳食纤维、果胶等,还富含柠檬酸、矿物质(包括中微量元素Ca、Mg、Zn、Se等),经常食用不仅美容养颜,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而且柑桔中的黄酮类、类胡萝卜素和类柠檬苦素是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成分,已成为食品和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以桔养生的经验。如:在湖南武冈桔区,有洗柚叶浴预防感冒的风俗,在感冒初起时效果明显。在浙江温州,因瓯柑耐贮藏,又具有祛热生津、化痰止咳、清凉解毒等功效,人们对瓯柑情有独钟,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说,冬春季节瓯柑是当地家庭必备果品。在浙江常山,人们看中了胡柚的镇咳化痰、清热解毒、解酒醒脑的作用,在11月至翌年5月胡柚产出季节,每天坚持食用2~3个胡柚果实的大有人在,当今有日益增多之势。

柑桔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浙江黄岩建起了中国柑桔博物馆,占地面积25 000 m2,以柑桔和桔文化为主题,主要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柑桔用品、文物史料,承担柑桔科普教育基地任务。浙江衢州于2011年启动建设中国(衢州)柑桔博览园,占地面积近20 hm2,至2013年底建成具有“品种资源保存、先进技术示范、柑桔文化挖掘、休闲观光体验”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柑桔博览园。湖南石门在县城澧水河的南岸2 500 m长的防洪大堤上种植桔树,并配以数十方名家吟咏柑桔的碑林石刻,建成集绿化美化、防洪保安、柑桔文化于一体的“橘香路”,打响“澧水柑桔文化观光带”品牌。近几年来国内不少柑桔产区相继举办柑桔文化节,以柑桔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宣传推介柑桔品牌,树立产地形象,如湖南石门柑桔文化节、湖北秭归脐橙文化节、广东四会柑桔文化节、江西安远脐橙节、浙江常山胡柚文化节等。

猜你喜欢
柑桔
法砣19%SC 能有效防治柑桔炭疽病
全球:2020/2021年柑桔产量预计增长4%
不再靠农药 一只小螨化身柑桔守护神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花果期管理关键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美国:佛州柑桔种植者面临新威胁
摩洛哥:柑桔生产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