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果业现代化道路
——关于我国南方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调查与思考

2014-02-28 08:18李治飞
中国果业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果业水果现代化

文/本刊记者 李治飞 张 放

创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果业现代化道路
——关于我国南方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调查与思考

文/本刊记者 李治飞 张 放

【导读】 我国人多地少、自然禀赋不佳,果业既有提供就业岗位的职责,又有创造经济效益的功能,如何能在生态文明的前提下实现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一大难题。基于国情,寻找到中国特色的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们的梦想。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四化’同步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性战略方针,是我们思考、探索中国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必须牢记于心的坐标。从人口户籍及其关联的福利角度来讲,中国仍然是一个乡村国家,农业人口的有效、稳定分流是一个长期过程。可以预想,在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农业人口的有效就业,应该是“四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不佳、基础条件较差、总体科技水平不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尽管我国农业产值仅占GDP的十分之一左右,农业(特别是效益相对高些的水果业)仍然承担着吸纳农业人口的重要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产业间的交叉、融合成为时代特征。对所有关心中国果业现代化的人而言,认清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寻找到中国特色的果业现代化道路是责任,也是梦想。

一、我国南方果业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规模经济是水果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几年,有关水果季节性或区域性滞销甚至卖难的报道时常成为媒体的热点。但在南方规模化水果产区发现,不管是龙头企业、专业户还是家庭农场,并没有对销售问题有太多的担心。他们说,每年临近收获季节,都有本地或外地的大小经销商前来收购,不用操心卖不掉,只是赚多赚少、赔不赔的问题。分析认为,这些产区的水果种植都上了规模,就一个品类而言,少的一个县有一二十万亩,多的可达四五十万亩,渡过初创期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销链条,各环节都汇聚了资本和人力,各做各的事,各赚各的钱。按经济学来解释,水果种植区域形成规模后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即某区域水果种植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利于产加销等各环节的自然对接和成长,也自然出现产业链条的延伸、专业化分工和“行业剥离”,其间的任何经济实体都受惠于规模效应。国家推行的“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活动则强化了这一效应。在我国小农格局短期内难有本质变化的条件下,政府或有关组织机构发挥组织功能,在区域层次上推动水果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以及各地域之间协调规划、差异化发展,是改善农村经济面貌的有力手段和远见举措。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的积极推动是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向诱导因子,赣南柑桔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一例。谈到规模经济,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想到扩大个别经济实体的规模,这只是内部规模经济。“龙头企业”对某地水果产业发展的真正价值,是其初期的示范效应有助于推动区域产业规模成长和形成,反过来,龙头企业也从区域规模经济中受惠。但是,龙头企业发展以后如无有效调控机制,可能通过渠道垄断、价格抑制等手段对产业链低端(种植环节)的效益增长和产业发展构成抑制和约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商品生产经营发生了后现代转变,逐渐步入知识(符号)经济(当前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思维”可视为表征)时代,上述现代工业场景下形成的“规模经济”概念可能需要再认识。

效益提升和作业轻简化是吸引知识青壮年重返果业的关键

传统小农经济条件下,既没有多少余粮做商品粮,也没有其他商品化生产项目,绝大多数家庭无余钱;在农村农业之外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收入门路时,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自发选择了离土离乡外出打工,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然而,四川某县仅靠十多年前发展起来并在近年步入良性发展和高效产出的茶产业,便逐步改变了当地农村面貌。当地气候条件优越,茶叶生产季长和产出量大,伴随该县茶产业的发展和商品化,每667 m2茶园收入可达万元以上,差的也有七八千元,因此农户生产热情极高,凡是能够种茶的山、田、地均被开发出来。茶叶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茶季节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小孩都在茶园里忙活。三口之家有四五亩土地,仅茶叶收入就可达四五万,加上附带的养殖业每年一两万收入,家庭年收入可达五六万。收入水平比背井离乡在外打工更高,加上自己做主,有尊严,有自由,大多数青壮年回流到农村;即使是家里没有足够的土地种茶,从事茶叶加工、运输、生产资料经营或者生活服务类经营也有较好的收入,正所谓“一业兴则百业兴”。特别是积累一定资本后,开始追求作业机械化和轻简化,农业劳动强度降低,甚至成为有技术含量的体面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日益增强。由此认为:一个乡村的主导产业如果具有相当的效益,就能吸引青壮年回乡就业。这个认识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广西灵川县潭下镇因为宽皮柑桔(沙糖桔和南丰蜜桔)产业蓬勃发展,给果农带来丰厚的收入,也吸引原来外出的青壮年大多回乡加入柑桔产业发展行列。广西桂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创办),除老板一家人外,其他主要员工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年龄22~26岁,他们之所以愿意委身于农业企业,从事香蕉种植与生产,是看到当地香蕉产业很好的效益,想在公司里边工作边学习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化运作技巧,为以后自己从事香蕉产业提供帮助,或者为回乡发展观光葡萄业提供经验。他们有知识,也年轻,但并不排斥农业这一行业。他们认为未来投身商品化农业最大的困难还是资本问题。因此,“谁来种田”的质问,如果指的是以后没有人种田,则是个伪命题;如果说的是选择由谁来种田,则还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吸引和帮助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回乡务农创业,才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资本保障是商品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许多柑桔基地的调查无一例外地证明,果园生产环节均以较小规模的专业户 (家庭农场)做得最好,最有竞争力;但在香蕉种植基地存在相反情况,具有一定规模的蕉园和公司往往管理得更好。在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调查发现,能够自己打深井、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及冷藏库的种植大户和公司,在业界最有竞争力。分析原因,香蕉生产需要大肥大水,当地干旱频繁,水资源紧张,一般农户的农地没有灌溉条件,香蕉产量和品质都无法保证。只有具备调控肥水条件的农场,才能保证香蕉品质,并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调控香蕉熟期,通过冷库进一步调整香蕉供货期。有水肥一体化系统果园所产香蕉每公斤售价可高出一般农户2元左右,在抵消了雇工成本和投资成本后,利润空间仍很大,并且市场风险更低。一口深井加上自动化水肥一体滴灌系统的投资(几十万元),配套的最佳种植规模是1 000亩(6.67 hm2),即使改为500亩(3.33 hm2),除去固定投资,每667 m2每年需投入3 000元,就是150万元,一般农户无力承担。由于香蕉生产的特殊性和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香蕉生产最佳利润点的投资规模升高,一定范围内的资本量成了影响种植效益的最大因子。在全球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的情况下,良好的配套基础设施的作用凸显;同时,随着农资逐年涨价以及人工工资的提高,商品果业的生产成本加大。因此,与十几年前相比,从事商品果业生产的资本门槛大幅提高,投资能力成了瓶颈因素。这也是导致农村年轻一代难以自己在乡创业、不得不外出打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业链相对完善的生产经营单元应是界定家庭农场的重要指标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和经营,并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应具有三个特征。第一,组织上由同一个家庭成员组成,而没有其他家庭的成员参加。第二,既从事农业产品生产,又进行产品的经营,产销兼顾。第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采访中,受访者普遍把专业户当作家庭农场,这与现实层面尚未大规模形成家庭农场有关。专业户普遍表现为生产经营项目的专一化,产品单一,没有经营活动,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没有充分发挥家庭经营的真正优势。在江西省会昌县调查时发现,有一农户已经建成一个家庭农场,不但种植了70亩(4.67 hm2)脐橙,还在果园旁建有年出栏肥猪上千头的养殖场,种养互补,将传统小农生产智慧自然嫁接到商品农业生产上,既解决了养殖业粪便处理问题,又解决了果园有机肥源问题,还节省了相关成本;操持家务的成员合理安排时间,即可顺利完成养殖日常管理,并不需要增加雇工,经济规模总量显著,效益明显。这种模式一般公司难以模仿,公司非家庭人工管理方式,使其模仿成本过大。特别是,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及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将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整合于家庭内部,即“农”“商”合一,逐渐成为可能,也是市场竞争优势。在电商平台上 “自产自销”“产地直销”等为卖点,便是佐证之一。由此认为,应当把产品(经营)相对多元化作为界定家庭农场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乡村生态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是我国果业竞争力的重要成分

“人多地少”和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条件不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我们硬是要循着资源丰富国家的策略,走资源密集型、规模化发展道路,则会产生严重的负外部性。即,一方面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背道而行,异化为 “掠夺行业”,严重破坏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环境。有关研究报告表明,农业造成的面源污染形势已经相当严竣。另一方面则会造成严重的食品不安全和消费信任危机,近几年相关案例频发也促成了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成立。显然,这种“老路”将使我国农业在资源层面和商业信用层面的可持续能力耗尽,在全球化竞争中必然会落败。基于国情条件,我国农业在整体层面上不宜视为“GDP农业”,而应定位为“福利行业”,应当做到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耕地、水资源和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且高效率(产品数量与资源消耗量之比)地生产安全的农产品。同时,我国农业特别是果业生产以“小农”为主的格局具有长期性,保护“小农”利益和促进 “小农”增收仍旧是长久的政治任务。需要警醒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市场化孕育,特别近十几年过剩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主导下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裹挟下,“小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而是商品化、工业化、专业化的小农,逐渐丢失了传统小农生产的环境友好性。“小农问题”不再仅仅是如何让分散的千家万户面对大市场的问题,也有如何让分散的千家万户自觉维护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的问题。在生态资源普遍被破坏、食品安全风险陡增的背景下,良好的乡村生态资源不再是不起眼的元素,而是果业竞争力的重要成分。步入物品丰裕时代后,商品生产与消费必然会发生文化转向,各地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可转化为果业竞争力。根据我国分散化、多元化水果生产实际,将某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技艺整合起来,突出我国具备的人力资源和传统文化优势,突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突出创意创新和不可复制性,讲究质量效益而非数量效益,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年热播且广受好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此有精辟的诠释)。这既能使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很好的落实,也能使相对小规模(一村、一组甚至一户)精细化生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

构建产加销利益平衡的机制是我国水果产业健康发展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参照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只有果农、经销商、加工企业和市场营销者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分工合作、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唇齿相依,方可促进各环节的产业经济组织关心、支持产业链条其他环节的发展,使得各利益主体共谋产业发展,共同维护产业集团利益,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我国水果产业内部,果农、经销商、加工企业和市场营销者是相互对立的利益群体,各自只求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难形成推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长期以来,我国水果种植环节过度分散,力量弱小,数量庞大、“原子化”存在,难以形成联盟,分散的千家万户无法适应大市场,不得不将收获的希望寄托在产出上,导致总体规模过剩;同时,又不得不受制于流通资本和加工资本,长期承受不合理的产业利润分配,导致种植环节经济效益低下,难以为继,生产管理积极性丧失,水果产业的根基被动摇。在这种状况下,若想要实现整体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那么寻求产加销各环节利益平衡、互利合作机制或者产加销主体间融合(整合)路径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二、中国特色的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果业现代化流行观点的再认识

在关于现代果业的诸多论争中,大多未把果业与大田农业区分开,并把大田农业的现代化道路——“从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转变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作为果业现代化的道路。市场化、商品化程度颇高的果业在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应该走得更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是由于:(1)我国耕地有限,良田好地都用于粮棉油生产,水果大多只能“上山下滩”,特别是南方地区更是如此,不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加上适用小型机械设备研发、制造落后,仅部分产区近年在建园初期使用了较大型的机械,机械化程度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极有限。(2)水果附加值相对较高,而我国二三产业发展尚不足以消化农业人口进行非农就业,大量留土农村人口把水果生产当做重要、主要甚至唯一的经济门路,排斥了部分机械动力。(3)水果相对于大田作物,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有用武之地。有关研究认为,正是“小农”们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中自觉地将生产重点转向园艺等相对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才使得自身的经济能力和劳动力价值得到充分实现(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4)相当长时期内农村人口大规模彻底净流出的可能性不高,即使是完全放开土地管制,自由交易土地,能够形成上千亩、上万亩的大农场主的可能性不高,平均单个主体果园规模扩张有限,大型机械的购置、使用、维护成本过高,特别是南方大多数地方也根本不可能实现大型机械化作业。在调查中也发现,绝大多数规模化(上千亩乃至几万亩)水果生产基地的生产管理方式仍然是化整为零,将种植管理分包给承包户。因此,与自然禀赋优异、适于大型机械化的国家相比,我国水果生产现代化进程中大型机械化的地位(贡献)有限,劳动生产率增幅有限,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当作为我国果业现代化的次要评价指标。随着国家城镇化进一步推进,虽然农业人口的净流出增加,但简单计算,若原有水果生产者退出一半,那么除去原来过度开发的劣势果园,余下水果生产者规模扩大可能不到一倍,一般专业户生产规模不过从四五十亩增加到七八十亩。因此,水果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提高有限,即对个体而言,我国果业现代化进程中规模化、集约化的贡献有限。

破解当前我国果业现代化困境的关键

对一般农户而言,大田作物尚有相当程度的自给自足性,尚未市场化;但果业发展的动因就是通过市场交换增加收入,是高度商品化的,在政府层面上既无保护价收购又无临时收贮制度,是较纯粹的市场经济。按理,果业队伍很容易在自由市场竞争中产生分化,优胜劣汰,强者越强,逐渐向规模(垄断)经营发展,并伴随资本的扩张而自发现代化。现实的中国果业为什么没有这一过程?有一种解释是,受国家土地制度限制,没有私有化的土地,就没有土地的集中,也就没有现代化的果业。但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实践层面已经不是问题。土地制度造成土地碎片化、经营过度分散化,只是增加了规模化进程的时间。分析认为,我国果业最初的各经营个体起点相同,都是“小果农”,加上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慢,数以亿计的个体不得不同时将果业作为主要的或难以舍弃的经济门路,使果业呈现为完全竞争甚至过度竞争状态,商品化果业反而落入传统农业的“内卷化”陷阱,整体产能(供给)过剩。同时,在传统的以果品经纪人、果品批发商及果品批发市场为网络的果品营销格局,将分散小果农的经济活动阻限在果业的低端——种植环节,受制于流通资本和加工资本,没法获得合理利润份额,效益低下,消费市场选择效应不能在种植环节中体现,无法实现优胜劣汰,这阻碍了现有果业生产个体的有效分化,进而延宕了果业现代化进程。现阶段果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市场在果业基础环节(种植业)发挥有效作用,优胜劣汰,加速种植者的分化,提高“种植能人”积累资本的能力和速度,从而自觉形成有效联盟,协调生产,避免生产环节的过度竞争、无序竞争和供给明显过剩。

要使种植环节有灵敏的市场效应,需要在种植者与果品消费市场之间建立高度关联的传导机制,让消费选择的经济效应可直接体现为种植效益。这是十多年前学界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初衷之一,但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仍然被流通资本压制在种植环节,初衷没有变为现实。因此,重塑果品营销格局,让果品利润分配主动权从流通(加工)资本手中回转到种植者,是推进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水果产业季节性、区域性“卖难”突出,果贱伤农现象此起彼伏,众多生产者和经营者陷入不能稳收、增收的困境,产业持续发展堪忧。规范的生产管理、畅通的销售渠道、公平的竞争环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合理的产业利润分配,是水果业持续高效发展不可或缺的五大要件。要促成这些要件的实现,首先要在产业链各环节培育出实力均衡、队伍稳定的经营主体,各司其职,公平协作,互利互惠。重塑果品营销格局,是壮大产业链低端经营主体的关键。

中国特色的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在国民经济及有效城镇化不断进步的条件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鲜果及其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消费的品质化和文化性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顺应此要求者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即,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选择依据的变化,最终会导致果业的变革,加快其现代化进程。换言之,我国果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不在于产业内部(资本),而是外部消费需求的变化,我国果业现代化过程并非资本扩张主导型,而是消费扩张主导型。这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符合我国果业资本的话语权不高、难以主导消费的实情。由此进一步推测,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使我国果业产能(供给)相对过剩的压力得到缓解,另一方面为我国果业追求质量效益提出了要求和创造了条件,可以绕过土地资源丰富国家采用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工业化大批量廉价生产产品的现代竞争策略(道路),选择技术密集、创意(文化)密集路径的意识会逐渐明朗,从而形成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主、个性化生产产品的后现代竞争策略。

以往众多学者在探讨分析我国果业现代化道路时,把果业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并且是以其他国家在特定历史下的现代化过程为依据,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变化了的时世条件。生态破坏、环境危机、食品安全风险成为敏感的公共话题,个别果品质量安全问题甚至非安全问题可以轻易地引发信任危机,给某地某个果品行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现象,揭示了我国果业原来追求产能、资源密集型的现代化道路走到了尽头,需要选择新的道路。特别是,传播媒介的革新,比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改变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将地球变为“村”的同时,也改变了商品营销模式,缩小了小资本个体与大资本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差距,成为调解(破解)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矛盾的新武器;同时,还会改变以往先生产产品再寻找消费者的生产方式,真正实现先选定消费者再生产产品的生产方式 (比如近几年营销极其成功的“小米”手机所采取的方式),是不可忽视的先进生产力,进一步为重构我国果业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水果产业发展的后现代竞争策略既不是简单地以土地生产率为主,也不是简单地以劳动生产率为主,而是以凸显劳动者能动性 (创造性)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和地位,提高劳动者收益水平为主,是一种内涵式发展的现代化路径,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可叫做中国特色的果业现代化道路。即:面对社会消费文化转向以及对产品安全、质量的高要求,将某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技艺整合起来,将果业与商业、文化产业、休闲产业、服务业有效融合,并充分利用新传播技术,重塑果品营销格局,开辟出技术密集、文化(创意)密集、劳动密集型水果产业发展道路,在生态文明的前提下,既能创造出数量可观的有效就业岗位,又能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从而实现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果业现代化对经营主体的特殊要求

一是利用互联网络平台搭建营销渠道、创建身份化品牌的素质。近些年,以电商为代表的网络营销,简化了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快速成长,有成为商品流通主要模式的趋势。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也是大势所趋。这也为小规模果农特别是专业户摆脱流通资本的钳制,获得合理利润份额创造了条件。学会利用互联网络平台成为小生产者的必修课。此外,大多数普通小生产者一般不可能靠制造“轰动效应”吸引大量随机客户(客户池)来维持销量,为了保持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应当模拟农业时代熟人社会的互动模式 (细心观察电商平台上消费者的评价,不难发现“人情味”的价值),创建身份化品牌,让产品与生产者身份合一,生产者本身即为“品牌”,产品“人格化”,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再是单纯的商品关系,相互间忠诚和信任,通过有黏度的交往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竞争优势,与纯粹商品化大企业抗衡。

二是整合文化生产与果品生产,提升果品附加值的能力。物质丰裕条件,消费的文化转向已经导致了生产的文化转向,特别是非必需品更加明显。果业不再只是单纯、机械地提供可食用果品(物品)的行业,而是以果品、果园、村落以及范围更高一级的乡村为载体,将文化生产、水果生产、观光休闲等融合在一起的多维度、多功能的复合产业。比如:日本农民用水稻作“画”,将水稻生产变成稻田艺术;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此背景下,将果品生产与文化创意结合起来,是果品生产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三是较强的合作化和组织化意识和能力。除了身份化品牌外,创造性利用地域特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强化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地域特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某地域的共同资产,具有公共品属性,其维护、利用和发展均需要本地人自觉地参与合作,这要求个体成员具备较强的合作化和组织化意识和能力。

否则,即便有“地理标志产品”等资源,其“正能量”也难以得到真正发挥。此外,水果市场竞争激烈,分散小批量生产者要获得市场发言权,扩大销售增值潜力,也需要组织起来。通过组织化合作生产经营,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新技术转化应用率,提高生产效率,能够提高与政府等其他主体的对话地位,能够在产业链延伸获取更高利润方面有所突破。

☆采访调查及报告撰写得到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管理处王戈、龙熹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邓烈等领导与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参与调查成员还包括董朝菊、肖 田、王新娟、饶述军、吴涛。 ◆

猜你喜欢
果业水果现代化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山西:果业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有序开展
水果篇之Cherry
新疆天昆百果果业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坚持走新常态下中国果业发展道路
水果畅想曲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