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刘玲李荣杨明剑
1.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科技政策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3.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办公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新疆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的实践与对策研究
刘婧1刘玲2李荣2杨明剑3
1.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科技政策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3.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办公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本文从背景意义、实证分析、实践评述等方面阐述了新疆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工作的重大效益和社会影响,提出了推进此项工作在培养模式、提高区内培训能力、扩大内地高校在疆招生规模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高校毕业生;培养计划;援疆省市;社会效益;社会影响;重要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当前的社会稳定。而新疆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更有其特殊的背景和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凸显民生问题,常委会议及时研究决策
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之后,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深入南北疆农村、社区调研中,农牧民反映最多、最为强烈的事,就是请书记帮帮他们的孩子,让孩子早点就业。民生、民心牵动着张书记的心。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10年,新疆全区尚有4万多名高校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同时每年新增6.5万名~7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成为影响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010年5月29日,自治区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对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自治区政府要抓紧调研,摸清底数,提出明确可行方案,争取在两年内基本解决这个问题”。同年7月底,张春贤书记提出要充分利用对口援疆渠道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内地培养。按照这一要求,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韩勇同志亲自组织人员,深入12个受援地州、40多个受援县市,历时4个多月时间,就未就业大学生培养的岗位开发、编制落实、培养方式、经费保障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听取援疆省市,地州、县市、乡镇领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等意见,在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向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提交了利用新一轮对口援疆渠道,组织实施《自治区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的调研报告。2010年12月21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专题会议,听取培养计划调研情况汇报,常委们经过认真研究讨论,认为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关系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抓紧解决、安排、落实。
(二)党委出台文件组织实施,彰显特殊重要意义
为解决我区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011年1月9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关于组织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的意见》(新党办发﹝2011﹞1号文件),同意组织实施“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培养计划),提出选送2.2万人,分两批赴援疆省市接受培养,重点解决2002年至2009年以来沉淀的未就业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兼顾少部分应届本科毕业生。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新疆实际,着眼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这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大多是历年沉淀,竞争力相对较弱,同时又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社会群体。组织实施“培养计划”,就是要充分利用援疆渠道将众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送到内地省市培养,让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使他们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进民族感情,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融合,切实为新疆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培养一批能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和骨干人才。
(一)培养情况分析
“培养计划”实施以来,新疆累计选送23354名高校毕业生到19个对口援疆省市188所院校培养。从学员情况看,少数民族居多,人数为1.95万名,占84.6%;女性多于男性,占63.3%;年龄介于23岁至36岁之间;95%的学员来自农村及城镇普通居民家庭。
表1 援疆省市接收学员情况
从援疆省市接收学员情况看,江苏省接收学员和培养院校数量最多,招收学员4770人,约占总人数的22.6%,培养院校45所;其次是浙江,招收学员2254人,约占总人数的10.7%,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湖南、深圳6地超过千人,其余省市培养人数在几十到几百之间,平均每所院校人数约为120人。
(二)培养学员就业情况分析
从培养学员就业情况看,2.3万名学员培训前全部签订了工作岗位,通过安置实现了就业。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乡镇及以下的各类事业单位,在这些单位就业的学员合计21061人,占选送学员的91%,在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就业的学员较少,合计2112人,仅占9.11%。
在乡镇及以下的各类事业单位岗位中,在乡镇农业站所岗位涉农、水、畜、牧等事业单位)就业的人员最多,有7258人,占31.32%;乡镇中小学特岗教师岗位为第二,有4575人,占19.74%;街道(社区)岗位为第三,有3248人,占14.02%;其余岗位占到10%及以下。
(一)实践经验概述
1.统筹谋划,高位推进
“培养计划”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自治区成立了以韩
勇副书记为组长、艾尔肯•吐尼亚孜副主席为副组长的自治区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从15个厅局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大学生培养工作办公室,下设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全面负责此项工作。2011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关于组织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的意见》新党发[2011]1号,对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及目标、组织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详细地部署。同时,自治区大学生培养办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及时研究出台《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新培字[2011]1号,从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时间、考试考核管理、经费保障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研究制定了《自治区未就业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教学管理工作建议意见》新培办字[2011]4号。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政策的保障。
2.国家和援疆省市鼎立支持
“培养计划”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各援疆省市党委的大力支持和真情援助。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从国家层面对培养工作予以指导,铁道部为培养学员假期往返乘车购票开辟“绿色通道”,为学员顺利出行提供帮助。各援疆省市均成立了新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专门机构,一把手亲自抓,负责协调安排培养院校及教学、落实经费等。各培养院校也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门机构,对涉及新疆学员的大小事情都特事特办。中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各援疆省市党委的大力支持为推动“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动力。
3.多种方式确定岗位,以岗定训,按岗选人
“培养计划”利用多种方式来开发、确定学员的就业岗位:一是面向乡镇、街道(社区)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发就业岗位;二是采取以需定岗、以岗定训、以岗定人,择优选拔培养对象;三是事业单位岗位编制实行整体调控、局部调整的办法,乡镇、街道(社区)事业单位有空编的用空编解决,没有空编的用自然减员的方式解决,对确实需要增编的乡镇、社区卫生院、新农保、农村警务室及乡镇中小学特岗、双语幼儿教师岗位,由自治区调剂解决;四是动员号召驻疆国有大中型企业及上市公司带头拿出岗位,定向招录新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这些措施和办法保证了每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赴援疆省市培养之前,就知道自己在什么单位、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增强了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看到了就业的希望。
4.注重实践,严格管理
“培养计划”根据学员的特点和岗位的需求设置课程。针对这批学员60%以上为母语非汉语且大学所学专业多为民族语言、文化艺术、法律等特点,课程设置上用半年时间强化汉语言学习,用一年时间学习专业技能;用半年时间让学员到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岗位进行跟岗实习。另外,援疆省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员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参观考察活动,让学员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援疆省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使学员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进团结。
为加强对学员的管理,自治区从各地选调了18名地厅级干部赴援疆省市挂职担任总领队,加强与援疆省市的沟通协调;从各县市选调了工作能力强、有管理经验、懂双语815名干部赴援疆省市培养院校担任领队、辅导员,配合院校加强学员管理和服务。自治区大学生培养办又及时制定印发了《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随队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和《培养学员手册》。各领队还会同培养院校在学员中建立党团组织,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学员的各项管理工作。
5.探索方法,摸索经验,积极推进
实施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在全国尚属首次,没有模板和现成的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各种办法,消除学员的顾虑,给予学员学习上更多的关怀和便利。
一是在启动初期,自治区采取先行试点办法,组织256名和田地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率先赴北京6所院校,一个多月的尝试,总结了经验,探索了办法。同年,自治区召开了“培养工作启动暨首批学员欢送大会”,逐渐消除各地群众疑虑,自治区还组织8个党政代表团赴援疆省市培养院校看望学员,进而加深了新疆老百姓对此项工作的认同和支持。二是各援疆省市在各培养院校全部新建、改建、装修完善了“清真餐厅”,并从各县市选调了476名少数民族炊事员到培养院校服务,从饮食文化等方面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习惯,消除了学员们在饮食上的顾虑。三是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所需费用由自治区、对口援疆省市及受援县市共同承担。这项措施为学员的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好评。四是为确保培养效果,根据有关要求,母语非汉语的培养学员在培养结束前,应达到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MHK)三级及以上水平。而针对60%的学员都需要通过MHK考试的情况,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决定于2013年暑假和2014年寒假,在新疆各地、州专门为培养学员各增加一次MHK考试,增加了学员参加MHK考试的机会。五是为做好培养期满考试考核合格学员的上岗安置工作,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编办、自治区人社厅和自治区财政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自治区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学员培养期满上岗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党组﹝2012﹞30号),从上岗安置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责分工、工作要求等三个方面,对培养学员培养期满后上岗安置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及工作程序步骤。
(二)存在问题
1.培训教学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一是对学员管理压力大。由于培养学员中少数民族占多数,而部分援疆省市在掌握少数民族习俗等方面经验不足,加之一些恐怖暴力事件的影响,使援疆省市在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压力较大。有的培养院校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对学员采取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使学员减少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培养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二是教学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由于学员人数多、素质参差不齐,在年龄、毕业时间、汉语能力、学习动力等方面差异较大,大规模培养难以因材施教,课程安排上难以做到统筹兼顾、也难以把握教学的进度和深度,降低了培训效果。
2.培养模式需要调整和完善:预先落实带编制的岗位是培养计划取得成效的关键,但目前基层编制已逐步饱和,这种模式受现有编制岗位的限制,不具备以后持续较大规模培训培养的条件。
3.企业岗位招聘学员培养工作困难较大:新疆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及边远贫困地区由于二、三产业不发达,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足。目前入驻新疆的中央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不属于密集型用工企业,加之大部分企业的用工权由总部控制,招录名额有限,条件、标准又相对较高,总体上落实的岗位数仍然较少。受就业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学员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积极性不高,多数学员和家长都希望能到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就业。
4.基层人才缺口大,但培训能力不足:目前我区基层人才需求矛盾较突出,教育、卫生、农技等专业所需人才缺口大,大部分地方中青年技术人员断层,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的任务很重,而以现有的培训规模和能力,远远不能基层对人才的需求。
(一)民生工程,影响深远
组织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实际,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民族团结工程;是自治区抓住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加深区内外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的一项重大创举,其深远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远远超出了就业本身。截至2012年5月底,全区共选送2.3万余名学员接受培养,超额完成原计划2.2万人的选送任务。2012年6月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听取了此项工作的汇报后,指出:“任务完成的很出色,也极其不易,这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
(二)促进就业,凝聚民心
自治区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的实施,不仅解决了2.3万个家庭特别是基层困难家庭孩子就业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每个人的社会关系一生至少影响周围20至30人,这2.3万名学员将至少折射影响到五、六十万人,因此“培养计划”已成为新疆各族群众中反响最为强烈的一项民心工程。如喀什市买买提•色依提一家4个孩子都在深圳接受培训,全家人那种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培养计划”启动至今,
广大未就业毕业生及其家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从心底里感谢党中央,感谢各援疆省市和培养院校,感谢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
(三)感受文化,增强“四个认同”
“培养计划”的实施,使学员走出了封闭的生活区域,在学习汉语言、专业技能、政策理论的同时,通过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代化大企业大集团的参观学习,演讲比赛、植树造林、运动会等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包粽子、观看赛龙舟、茶艺、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学员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了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自豪感、荣誉感。同时,学员通过“感恩之心”、“心连心”、“我爱祖国我奉献”等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党的好政策,与内地人民的情谊,至今累计有70余万名各族群众参加,反响非常热烈,有效地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通过文章方式,用所见所闻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文化的热爱,向各族群众宣传援疆省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先进文化理念,开拓创新意识和理念。
(四)深化交流,消除隔阂
“培养工作”实现了新疆与内地各族青年学生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交流交往交融,展现出了广大新疆学员渴望成才、遵守纪律、刻苦学习、积极上进的良好精神风貌,深化了新疆与内地各民族团结互助、心连心的深厚感情。“培养工作”开展以来,新疆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祖国大爱,深切感受到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深切感受到内地人民的情谊;同时也使新疆老百姓对内地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拉近了新疆与内地各族群众的心灵的距离,消除了种种疑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效应,在全疆上下凝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
“培养工作”搭建了新疆与内地交往联系的纽带,三年来已有1200多名培养院校教师到新疆各地考察访问,他们通过对667个培养学员家庭的走访,加强了新疆民情的了解和做好培养工作的决心和信心。800多名学员家长走访了援疆省市及培养院校,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在培养院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内地人民的情谊。
(五)培养人才,壮大基层力量
壮大基层人才队伍,培养放心的接班人,是长远大计。“培养计划”的实施,解决了基层人才紧缺、留不住人才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由于基层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工资待遇相对偏低,加之社会稳定等因素,基层要留住人才很不容易,选择本地学员送内地培养,解决了留不住的问题。培养院校在按计划组织好专业培训的同时,针对绝大多数学员返疆后将到基层一线服务的实际,优化课程设置,开设了公文写作、公文处理、计算机操作和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演讲与口才等一系列与将来工作岗位紧密相关的课程,有的院校还组织学员参加抗震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模拟演练。为巩固培训效果,各援疆省市精心安排岗位实习,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这批从援疆省市培养归来的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缓解新疆基层人才队伍不稳定等矛盾,壮大了基层组织,为基层工作注入了活力。
(六)引导就业,增强企业责任意识
“培养计划”中企业岗位招聘学员采取定单式培训,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员特点,送到企业指定的院校、按照企业确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培训,实现就业。6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共接纳培养学员2112人,目前,已有2095名学员培养期满上岗,并签订了为期三至五年的劳动合同,从相关培养省市院校和用人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些学员思想观念和技能都有很大提升,这种培训模式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转变了多数学员和家长都希望能到事业单位就业的观念。通过培训,成功的引导各族大学生积极到企业就业,特别是驻疆的央企和国企通过培养计划的实施,增强了为地方党委政府减轻就业压力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1.建立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
经过三年的培养工作实践和宣传,逐步改变了援疆省市有关部门和培养院校的看法和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建立了沟通联系机制。师资队伍的建立、教学生活设施的配备、教育管理经验的积累,要建立起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培养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把此项重要民心工程做好、做扎实、持续做下去。
2.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模式
一是完善教学培养模式。在院校资源相对集中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参照“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模式,建立5个左右的“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基地”,专业适当集中、时间灵活掌握。二是确立培养范围。培养对象面向农村双语特岗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村干部等;三是创新培养内容。(1)强化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尤其是口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达到MHK三级乙等水平;(2)加强岗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升培训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3)加强岗位实习锻炼,提高培训学员的实践和应用能力;(4)学习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知识,参观考察现代企业、现代城镇、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开阔眼界,增进民族感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加快建设新疆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3.提高新疆区内培训能力
协调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各援疆省市进一步支持新疆各类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教育发展,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在疆设立援疆省市高校分院或独立院校,使各地州都能够至少有1所办学条件较好、专业学科设置和师资力量能够满足当地需要的综合性培训机构,较大幅度地提升当地人才培养培训能力。
4.扩大内地高校在新疆的招生规模
协调内地高校更多地招收新疆学生,特别是选定部分部属高校和援疆省市高校,以新疆急需紧缺和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为主,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服务的方式,大幅扩大在疆招生规模,使新疆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好地纳入内地高校教学体系,更好地与内地师生交往融合。
5.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学生留内地就业
落实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部署和精神,推广部分援疆省市面向新疆籍大学生定向招录公务员、选调生的做法,建议协调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各援疆省市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定向招录(聘)新疆籍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具体政策措施,在面向新疆籍大学生定向招录公务员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照顾,力争每个援疆省市和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每年都能够招录(聘)一定数量的新疆籍大学生,带动更多的各族群众走出新疆、融入内地。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新疆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支援省市培养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E].人社部发[2011]100号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关于组织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的意见》[E].新党办发[2011]1号
[3]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实施方案》[E].新培字[2011]1号
[4]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未就业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教学管理工作建议意见》[E].新培办字[2011]4号
[5]陈晓军.政府主导作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重大意义,中国就业网,http://www.chinajob.gov.cn/EmploymentServices/content,2012-6-26
[6]刘相林.关于新疆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工作情况报告[R].
刘婧,女,(1980年7月),籍贯河南,本科,在读研究生,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一直从事科技管理研究服务工作。
刘玲,女,(1978年7月),籍贯甘肃,硕士研究生,新疆科技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李荣,女,(1966年11月),籍贯陕西,研究生,新疆科技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一直从事软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工作。
杨明剑,男,(1972年11月),籍贯河北,高工,自治区大学生培养办公室,宣传组组长,主要负责宣传报道及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