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大舞台”

2014-03-13 01:54吴明华
决策 2014年6期
关键词:合肥人才

本刊记者 吴明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周逸峰,早在2006年就研发出一项治疗弱视的新疗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7年来始终不能走出实验室变成产品。

2013年,借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平台,不到半年时间,周逸峰便顺利打通“最后一公里”,创办了合肥科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不仅造福很多患者,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

在中科大先研院,与科飞视觉公司一同孵化创新的企业还有40多家。2012年10月,由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与中科大四方合作共建的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此后短短一年内,省市投入11.74亿元巨资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

“中科大先研院不是学校,不是企业孵化器,不是科研院所,也不是政府事业单位,但兼具它们的部分功能,改变以往政产学研‘各拉各车’的局面。”中科大先研院有关负责人说。

中科大先研院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平台?合肥为何倾力打造这样一个科技创新的“舞台”?

“黄金机遇期”

“科教资源不转化,那就如同捧着金饭碗要饭。”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对合肥而言,科教资源是最大的优势,但是如果科教资源不能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资源再多也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那就如同“捧着金饭碗要饭”。

“合肥的科教优势很强,但是为什么没有中关村?为什么没有产生像台湾新竹科学园那样的孵化平台呢?”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朱胜利分析认为,其中关键的因素,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是普遍性的难题;另一方面,过去合肥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没有产业平台,科教优势就很难转化。

在朱胜利看来,如今,合肥市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一五”以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6%,占GDP的25.4%,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先进水平。2014年1—4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3.2%,高于全市工业增速10个百分点。良好的产业结构,为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肥创新资源丰富,特别是集聚了一大批国家大的科学工程和大院大所,这些是承接高端人才的平台。而且,合肥区位适中,城市成长比较快,生活成本却比较低、环境好,使得合肥的综合优势明显,比较优势凸现。

“创新的核心取决于人才,怎么对人才有吸引力,这是关键。而吸引力取决于有没有好的产业,有没有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有没有成长空间,等等,这些条件合肥都已具备。”朱胜利告诉《决策》。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何抓住“黄金机遇期”,把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关键就是找到一条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的路。

我国是食用油的消费大国。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以及各种调和油等,它们因种类不同,营养价值不同导致价格差异较大,致使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为牟取暴利而违法掺假。在高价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廉价油或非食用油,如在芝麻油中掺入大豆油、玉米油等[1]。食用油的掺假行为不但影响其卫生品质和营养成分,并且破坏了市场体制,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与生命。因此,为了保护合法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加强对食用植物油的鉴别和掺伪检测。

“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型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社会,必须进行协同创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看来,跨越“死亡之谷”,最好的办法是构建一个桥梁、通道和创新链条,让技术和人才可以无障碍传送。

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合肥市首先想到的就是中科大资源。合肥与中科大,一个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创新发展需求强烈;一个是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科技研究领域成果丰厚。二者相得益彰,一拍即合。

2011年12月,首届合肥市与中国科大市校联席会上,提出“大城名校”战略,双方第一次设想市校共建“科教创新园”。2012年4月,市校联合向上级汇报规划,得到安徽省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安徽省省长和中科院院长,共同担纲先研院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中科大先研院的建设,饱含各方寻求创新发展的决心,其魄力之大,令外界惊讶。尤其是对合肥来说,意义更不一般。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处处长李煜认为:“合肥在对自身历史现状和比较优势的深刻认识中,在对自身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及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清醒认识到,因循守旧、亦步亦趋没有出路,唯有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字当头,敢走新路,敢破难题,才能实现后发赶超。”

“引爆点”

在合肥市看来,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是着眼于合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希望其成为合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引爆点”。但先研院究竟能否聚集起“引爆能量”?

中科大先研院是“无编制、无预算、无级别”的“三无单位”。这里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孵化器,也不是产业园,而是介于企业、大学和产业园之间的“混合体”。而先研院正是希望用这种“混合体”,来打破政产学研互不相通的现状,以一种全新的机制体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目前,安徽省已将先进技术研究院列入三大自主创新平台之一,并纳入“十二五”重大专项建设,省市先后投入十多亿元,在项目申报、科研经费、人才引进、产业引导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中科院开放下属的百余家科研单位创新资源,提供科研项目对接机会;中科大调动海内外校友资源,吸收先进科技项目落户。

而中科大先研院则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与学术界、产业界错位发展,重点在微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共性应用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孵化。

对于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制,中科大先研院成立孵化中心和投资公司,提供研究孵化、生产办公场地、金融、管理等支持,把各项研究成果引入先研院孵化中心,进行产业化培育,加快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人才培养功能,是中科大先研院区别于国内大多数“研究院”的显著特征。2013年9月,先研院迎来首批400多名研究生入驻,包括微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方向。2014年9月,先研院计划招收第二批670名研究生。

“这里的人才培养,采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和创业辅导员制,培养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等高层次专门应用型人才。”中科大先研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卓越工程师英才班”,形成“专业孵化+创业投资+创业导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一流的软硬件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目前,先研院已聘任多位创业导师,都是所属行业龙头企业的领军人物,代表国内外同行业的科技最高水平。这里的学生参与企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研究,作为配套体制,学生们取得发明专利,为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等,都有可能为学生学业成果评价“加分”。

将来,这些人才或进入企业,或将自己掌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对防止合肥人才外流,建设“人才特区”,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先研院是集聚人才的载体。对此,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处处长凌宏彬认为,合肥通过强化载体建设,不断提升对人才的集聚力、承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提升人才结构的匹配度上,做得比较好。

“这里与其他研究院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源头活水,将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人才、技术,并将研究成果向前再走一步,起到从‘死亡之谷’惊险一跳撑杆的作用。这里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又是介于政府高新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机构,可谓‘集大成者’。”中科大先研院有关负责人说。

创新集群“动车时代”

在四方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尚处于工程建设期的中科大先研院,就产生了强大的资源吸附效应。

一年多来,先研院先后与中科院20多家研究所,以及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荷兰壳牌、中石油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建了28家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已经或正在洽谈引进的信息、材料、工程等领域的科研领军人物和研发骨干约40余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近10人。同时,孵化成立了48家科技创新企业,吸引注册资金2亿多元。

先研院已经建设的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是支撑先研院发展的“创新丛林”。和“丛林”对应的则是“大树”,也就是正在建设的一批国家级、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

这些平台是先研院技术创新的“压舱石”,它既具有人才、技术等软性资源的“吸附效应”,又是先进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管控中心、量子通信南北干线运管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金融服务创新平台、微电子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等。

既“建森林”,也“种大树”,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支撑;既新陈代谢、又持续创新。

根据预计,到2020年,先研院将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行业标准,力争组建5个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2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开展研发项目不少于500项,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000件。

届时,先研院将形成人才、技术、产业、金融服务等一体化的产业孵化模式,孵化企业超过500家。

在外界看来,中科大先研院这样的“大舞台”,其意义不仅在于先研院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形成“创新芯片”,还在于能通过“创新芯片”的撬动和引领,形成一批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轴线”,继而催生、带动“创新集群”。

中科大先研院毗邻的,是融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合肥创新平台“一中心、三基地”。周边聚集了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安徽量通等一批“科大系”高新技术企业,和腾讯、思科等知名企业,创新主体高度集聚、创新资源高度聚合。

先研院一方面推动了创新资源的进一步汇聚;另一方面,通过主体带动,促进了区内创新单元之间的相互协作,加速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扩大与完善。

目前,合肥由东到西,已经形成了一条“创新轴线”。继中科大先研院之后,先后成立了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诸多创新平台。

这也标志着合肥、乃至安徽的自主创新,开始由过去单个创新单元引领的“火车时代”,向创新集群驱动的“动车时代”转变。

猜你喜欢
合肥人才
合肥的春节
人才云
合肥的春节
合肥蜀山区夜景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