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凝然
当组织中很多人都出现某种错误或不良倾向时,选择谁作为批评的靶子?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管理者都会有意或无意地选择自己平时比较欣赏的员工开刀。
如何有效地纠正员工的错误是所有优秀管理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极具个性的80后、90后员工,如果批评太过严厉,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如果批评太过含蓄,他们又很难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此不少管理者头疼不已。
实际上,任何一次有效的批评,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把握住几处关键要素。
所有理性的批评者都应该赞同这样一个前提,批评是为了改进而非发泄。那么,无论作为上级还是同事,批评他人的工作之前,首先要问自己的就是,自己批评的理由是否充足?对方的做法是否完全欠妥?如果只是简单地遵循自己的习惯、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去评判他人,那么这种批评往往会令人难以接受,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明万历五年,大学士张居正的父亲在湖广江陵去世,按规定他应当遵循三年之丧的古训停职回原籍守制。张居正照例报告丁忧,但当时皇帝只有十五岁,国家大事和御前教育仍然需要首辅大臣的襄助。于是,皇帝在和两位皇太后商量之后,决定“夺情”让张居正在职居丧。张居正出于孝思,继续提出第二次和第三次申请,却都未获批准。最后一次的批示上,皇帝还特意说明慰留张居正是出于太后的懿旨。
但是,消息传出后却引起了官员们的不满,他们不相信张居正请求离职丁忧的诚意,怀疑“夺情”一说并非出自皇室的主动,并以不守孝道为由对张居正进行了疯狂的弹劾,以至于在朝廷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如果排除政敌的有意刁难,那些单纯出于以孝治国的道德标准,就对张居正进行弹劾的官员显然并不理智,他们缺乏对明王朝当时局势的仔细考量,不假思索的批评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到了朝廷的政治运行。
因此评价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以顾全大局为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批评他人前,一定要弄清事实的真相,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关怀、爱护、诚心诚意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能捕风捉影仅凭主观感受和臆断去上纲上线。如果批评超出了事实范围,甚至转变为人身攻击,就会严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很可能将其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衍生出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组织中很多人都出现某种错误或不良倾向时,选择谁作为批评的靶子?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管理者都会有意或无意地选择自己平时比较欣赏的员工开刀,从而形成越优秀的员工被批评越多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墨子怒责耕柱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耕柱子是墨子最出色的门生,但他平时却被墨子责骂最多。耕柱子为此感到非常委屈,他不理解自己做得并不比别人差,为什么老师偏偏总挑自己的毛病。
一次,墨子又对耕柱子发火了,耕柱子忍不住问:“老师,我真的就那么差劲,以至于您每天都要训我吗?”墨子听后不动声色地问:“假设现在要去太行山,我是应该驱策良马呢,还是驱策老牛呢?”耕柱子答:“当然是驱策良马。太行山路远,唯有良马可担此大任。”墨子笑着答道:“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正是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教导匡正啊。”耕柱子这才恍然大悟,从墨子的解释中得到宽慰和激励。
从故事本身的结果来看,墨子对耕柱子的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似乎既合理又正确,但人的性格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被批评者都能像耕柱子一样说出自己的困惑,他们很有可能因为遭受了比别人更多的批评而蒙上心理阴影。纵然是耕柱子,在鼓足勇气争辩之前,也背负了很沉重的思想包袱,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疏导,很有可能向着与管理者初衷相反的方向发展。
因此,批评并非必须“对事不对人”,但“对人”时一定更要注意把握批评对象的感受,才能达到预想的激励效果。
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无关原则却有碍工作的小缺点或陋习,特地强调未免令人感到小题大做,放任不管又担心小不改则酿大错。这时尝试采取一种比较温和巧妙的批评方式效果最佳。
据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有一位女秘书,人长得非常漂亮,工作中却常因粗心而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你今天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漂亮的小姐。”这样的赞美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公文处理得像你一样漂亮。”
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了。事后朋友问起柯立芝的灵感来由,柯立芝回答:“这很简单,理发师给人刮胡子时都要先涂些肥皂水,这样顾客就不会感觉到疼痛。”
这个故事后来也被管理学界称为“肥皂水效应”,即把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以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从而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
或许有人会认为,柯立芝这个巧妙的方法如果放在当下与年轻员工的沟通中,会有些生硬,但其在近一百年前所传达的管理理念却非常值得借鉴,需要把握的只是对方最希望得到认可的点以及恰当的表达时机。
营造容易让人接受的批评氛围还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可以先谈自己的缺点和错处,这样可以给对方一个轻松的心理暗示,让他懂得你并不是要大动干戈、兴师问罪,也就不会激起他的戒备和防卫心理,而且还会让其产生同类意识。在此基础上再去批评对方,他就不会有伤害自尊的感觉,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批评的另一个误区在于没有及时地跟进。不少管理者在批评过后往往疏于对效果的检视,直至他们再次发现同样的问题,又开始或愤怒或无奈地抱怨员工将自己的批评当耳旁风。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员工没有表示强烈的反对,就说明他在心里基本上是能够接受这个批评的,即使不能完全认可,在行为上也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将这种改变继续下去需要持续的动力。
比如上文例中的女秘书,如果她并不是一个上进心极强的人,那么很有可能只认真几天,又逐渐懈怠下来。到了这时如果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激励自然收效甚微,而如果转而采取粗暴态度则又有失风度,前功尽弃。
所以一项非常值得注意的要点就是批评过后及时加以跟踪巩固。如:“今天不错,几乎没出任何差错”“你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了”等,都是促使员工继续保持的最佳动力。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语句这是非常有效的积极心理暗示。
纵然是对彻底改变尚有些抵触情绪的员工,在得到这样的肯定后也必定会更加努力,因为他发现管理者并不是高高在上只会挑毛病,而是将自己的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彼此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一次鼓励成功后,不妨遵循艾宾浩斯曲线,适当地延长下次鼓励的周期从一天、三天,到七天、半月,不断提醒员工继续坚持。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某种行为重复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如果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意识到那时改进就已成定式,自然而然。
批评是一门艺术,并没有一个万能的法则。然而,想把批评做得恰到好处却也需要下一番功夫,明确批评的目的,研究对象的心理,掌握批评的尺度,关注批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