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诗歌鉴赏题复习教学之我见
张燕
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歌鉴赏评价是高考语文卷的常见题型,历年来考生答题的情况很不理想。这里,我想通过多年来教学对这类题型的分析与思考,提出一些备考建议,希望能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诵读是诗歌学习的基本切入点,是通向审美的必由之路。诵读的直接效果是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的音调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诵读的次数多了,还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大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教师可以在读法节奏、速度、轻重音、表情等上作具体指导、示范,或指定个别学生朗诵表演。比如在教学《登高》中,就颔、颈二联的朗诵,可做这样的指导: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样,学生在诵读中就已经感受到了诗中沉重的感情基调。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那是在暗示创作背景,提示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和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注释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解题的难度,实际上也就给出了学生思考的线索和答题的角度。如《望秦川》中的小注①这是诗人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回家途中写的诗。②五陵:指长安城郊西汉五个皇帝的坟墓。注释说是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本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秋风萧瑟、凄凉寥落的景象。旭日东升,登高一望,号称八百里秦川尽呈眼底,正东方的山峰起伏嵯峨,在初日的映照下,山形尤显清晰。四周环顾,远近层峦叠嶂,泾渭纵横,山河互映,都显得明亮洁净,而长安都城则随山势而逶迤曲折,尤显气势雄伟。这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而眼界广阔,山河明净,正是秋高气爽时节观景的特点,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下四句即转而着重写秋。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写秋亦全然由具体的景物来作渲染和衬托,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诗人是借具体的秋景来作渲染和衬托,抒发了诗人看到秋景想起了官场上的失意,离别长安的悲凉之情。
有了扎实的课内基础,适当的课外补充和理性知识的铺垫,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就易于落到实处,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要明确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向。从2005年江苏自主命题至今,历时八载,诗歌鉴赏题目的命制稳中有变,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说考试材料的选择,《江苏考试说明》强调: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纵观2005年至今八年高考素材,实际上考查的主要是唐诗宋词(06年例外),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有利于考生备考和高三教师组织复习,这样安排也是符合实际的,也是人性化的。第二要精选高质量的材料,适量训练。要力求用科学、严密、新颖而富有针对性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练不在多而在精,要讲究以少胜多式的高效训练,反对题海战。目前高考训练用书很多,一定要选。选的标准,一是诗好,一是题好。诗好,学生才爱读,才能激发读诗的兴趣,品出诗歌的“味道”;题好,做了才有益,才能领略诗中的底蕴,找到鉴赏的“感觉”。第三要注重当堂训练、当堂讲评。当堂训练的好处是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当堂讲评、快速反馈是最有效的讲评形式,学生印象深,记得牢,特别是到了冲刺阶段,这种“短平快”的训练形式更富实效。
张燕,教师,现居江苏赣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