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的时态助词“了”和“着”
——兼及分析近代汉语时态助词的演变

2014-03-12 19:57尹思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三塔古代汉语助词

○ 尹思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助词的产生,缘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特点,所以用来表达动作的情貌状态,或者某种语气,或者构成完整的结构。而时态助词的主要作用,在于点明某一动作行为的状态,是进行态还是完成态。古代汉语没有时态助词,要表达动作的状态往往使用“将”、“正”、“已”等副词,而到了近代汉语,则出现了专门表达行为状态的助词:“着”表示动作的正在进行,“了”、“却”、“过”等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而“了”、“着”作为两大最主要的时态助词沿用至今。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钱曾在《述古堂书目》(抄本)中曾把它列入“宋人词话”。而近代汉语中的时态助词“了”、“着”,在晚唐到宋初之际就基本上确立了它们作为助词的用法。处于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演变之交的《西湖三塔记》,其时态助词的用法也大致反映了这一发展过程。下面试就该篇中的时态助词“了”、“着”作简要分析。

一、时态助词“了”

“了”字在古代汉语中是动词,意为“完成”、“了结”,一般用作谓语。到了后来,词义逐渐虚化,由表示动作的结束、完成虚化成仅辅助表达动作、状态的完成态,成为用于动词后的完成态助词。曹广顺对于完成态助词的确立说道:“汉语完成态助词的产生应该是在唐代,现代汉语完成态助词了的产生和确立,则在中晚唐到宋之际。”[1]

在《西湖三塔记》中,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还没有完成转变,仍然保留着作为动词的“了”字用法的少数现象。文中共出现2处:

(1) 说犹未了,只见一人来禀覆。

(2) 老妈道:“我儿且莫出门便了。”

以上两例中的“了”,仍然保留了古代汉语中“了”字的词性和意义,均表示“完成”。这是由于古代汉语在向近代汉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词性和意义的变化是一个由实到虚逐渐演变的过程。

而到了宋代,作为时态助词的“了”大量出现,这一现象在《西湖三塔记》中也非常突出。据统计,时态助词“了”字在《西湖三塔记》中共计出现47处,其中44处表示完成态,另外3处表示行为的持续,用法如“着”。

(一)表示动作的完成态

(1) 奚宜赞得了妈妈言语,独自一个拿了弩儿。

(2) 找和婆婆出来闲走,不见了婆婆,迷了路。

(3) 鬼使解了索,却把铁笼罩了。

(4) 过了半月余,宣赞道:“告娘娘,宣赞有老母在家,恐怕忧念,去了还来。”娘娘听了,柳眉倒竖,星眼圆睁。

以上这些“了”均是作为时态助词,用于动词的后面,表示某一动作、行为已经完成,表“完成貌”。

(二) 表示动作的持续态

近代汉语作为时态助词的形成时期,有时候会产生表示完成态和表示进行态的助词的混用现象,王力先生也指出“了”和“着”有分工不清、可互相替代等早期现象。[2]在《西湖三塔记》中,原本表示完成态的“了”出现了表示行为持续的用法,意义同“着”字。这种用法共计出现3处,分别如下:

(1) 说罢,宣赞闭了眼,卯奴背了。宣赞耳畔只闻风雨之声。

此句中后一个“了”,联系下文可知“背”这个动作正在进行,该句意为“卯奴背着(宣赞)”,所以这个“了”是表示动作持续状态的助词,与“着”同义。

(2) 便揭起铁笼道:“可闭目,抱了我。”宣赞再抱了卯奴,耳边听得风雨之声。

该句中的两个“了”均表示动作“抱”的正在进行,相当于“着”,句意分别为“抱着我”、“宣赞再次抱着卯奴”,也属于“了”替代了“着”的特殊用法,反映了近代汉语早期时态助词“了”和“着”相互交融、分工不清的现象。

二、时态助词“着”

“着”在古代汉语中一般写作“著”,表示“附着”、“穿戴”等义,是一个动词,一般充当谓语。而到了南北朝以后,“著”字开始虚化,前面另有动词出现,“著”不再单独充当谓语。到了北宋时,已经出现表示行为动作正在进行的“着”了。

在《西湖三塔记》中,与“了”字相似,仍然出现了作为动词的“着”和作为时态助词的“着”同时存在的情况。其中,作为动词的“着”在文中出现4次,举例如下:

(1) 只见里面一个着白的妇人。

(2) 去地上打一变,变成个着皂衣的婆婆。

(3) 婆婆直引宣赞到殿前,只见殿上走下着白衣底妇人来。

(4) 二人道:“又作怪!这个后生着鬼!你家在那里住?”

前三个例子的“着”,都有“穿戴”之义,表示一种动作;第四句中的“着”,意为“附着”,也表示动作,因而以上的“着”都是动词。

随着词义的逐步虚化,“著”字逐渐摆脱“附着”、“穿戴”之义,到了唐代,出现了“动词+著+宾语”的结构,而宋代则出现真正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着”。作为一部具有鲜明的近代汉语语法特点的作品,《西湖三塔记》中的“着”更多的是作为时态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表“进行态”。文中共出现9处,举例如下:

(1) 行过断桥四圣观前,只见一伙人围着,闹哄哄。

(2) 宣赞见门前一顶四人轿,抬着一个婆婆。

(3) 宣赞看着婆婆身穿皂衣。卯奴却在帘儿下看着婆婆。

(4) 奚宣赞随着轿子,直至四圣观侧首一座小门楼。

(5) 婆婆引着奚宣赞到里面,只见里面一个着白的妇人,出来迎着宣赞。

这几处的“着”均表示动作(如“围”、“抬”、“看”、“随”等)的持续,辅助表示这一动作正在进行,是持续态的时态助词,完全不同于古代汉语中用作动词的“着”字用法。

“了”和“着”作为两大最重要的时态助词,产生于近代汉语并沿用至今。在《西湖三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了”主要是作为表示动作完成态的助词,并兼有表示正在进行态的、与“着”同义的用法;“着”字主要作为表示动作进行的时态助词。同时,由于近代汉语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演变过渡时期,“了”和“着”又同时兼有时态助词和动词两种用法,但以时态助词的用法为主,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近代汉语中“了”和“着”的词义逐步虚化,由表示动作到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进行状态,由动词转变为时态助词这一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语文出版社,1995.

[2]王力.汉语语法史[M].商务印书馆,1989.

[3]魏达纯.近代汉语简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三塔古代汉语助词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三线合一、三塔悬索桥两设计方案静风稳定性对比研究
吃货康熙定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