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蓉
(集美大学 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知识的传输而是内心的唤醒,必须学会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爱的种子。师范生的培养就是为国家输送合格优秀的教育者,作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自2003年起,集美大学共举办了10届诗词朗诵大赛,参赛选手遍及各个学院、各个专业,但真正好的选手恰恰是源于热爱朗诵,与专业无关,这不由得令人思索一个问题:经典的诵读传承和师范技能培养如何做到双赢?本文就此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谁可以否认经典对人生的影响?但我们似乎遗忘了许多。1995年,赵朴初、冰心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联合呼吁重视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经典诵读自此又被广泛提及并开始了漫长的复兴之路,历经近二十年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以《大学语文》公共课程为例,入编《大学语文》的篇目都是经典篇目。笔者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多年,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待本课程的态度不一,理工科学生对人文课程的热爱要优于文科生,他们普遍认为这些知识是对专业知识的有益补充。而如财经、法学等文科专业的学生,更专注于自身的专业,他们总认为自己已经学得够多了。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1]传承经典,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日益物质化的当今社会,确实变得尤为重要。让我们的周围出现更多的“关注天空的人”,则是现代大学遵循的重要理念,可现状却不容乐观。
传统文化经典的缺失在现今表现得很明显,人文色彩已经褪去了它的光芒。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认知度和认同感上。
首先是认知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第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随着电子化社会的到来,学生都成为“低头族”,看手机中的各种内容,如新闻、八卦、连续剧、微信、社交、游戏等,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则是不知不知还是不知。笔者曾以对国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感想为问题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是欢呼多了几个假日,而不是重视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传统。至于过节需要怎样的做法更是无所谓,对节日的渊源意义所在更是漠视。相反,一些洋节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感恩节等等,倒是被他们另眼相看,推崇备至。我院对外汉语专业,开设了戏曲类的课程,本来是很好的辅助学生学习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在日后从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可是学生普遍不喜欢学。对比发现,第二语言为汉语的学生反而对中国文化有执着的热爱,本国的学生尤其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竟认为民歌、戏曲毫无生机,咿咿呀呀难以容忍,他们更欣赏没有保质期的流行音乐。足见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认知度不足,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性认知不足。
其次是认同感。古人尊崇立德、立言、立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现今的学生并不认同这些。笔者在《大学·礼记》的授课中,就对古人强调的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的真善美的看法,曾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大学生求安稳、求经济收入的思想已不鲜见。近期对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持担忧状态的舆论导向即是这样的反映。的确,现在的学生喜欢强调自我意识,标新立异。心理承受力薄弱,不能接受挫折,这样的群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相去甚远。现代社会又特别需要团队协作精神,这无疑给我们传承经典提出了挑战。
传承经典,有利于我们把蕴含其中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明辨义利的优秀思想赋予学生。当然也包括尊师重教的修养,自强不息的信念,博采众长的品质,乐于助人的精神等。
教育的历程历来都充满探索,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比如英语,我们可以用全民皆兵来形容,几乎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现在已经发展到幼儿园也开设英语课。但是更多的学生却是学了一口哑巴英语,看和写的能力都很强,但不会说。叶圣陶、夏丏尊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已注意到诵读方法的独特作用。现当代的很多教师也意识到诵读的独特魅力,比如张志公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倡导诵读的方法[2],20世纪80年代陈必祥倡导“涵咏”等教学方法[3]。而如今我们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借助多媒体的功能,完成知识的传授,忽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技能训练的可行性。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两种基本技能,那就是语言表达的技能、教学组织的技能。师范生的基本技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实现的,笔者揣度的是诵读与这两种技能的相互作用。一次诵读的实现应该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诵读的技巧,也就是如何把经典“读”出来,二是诵读的流程,就是筛选作品、控制时间方式、进行效果评判。前者是内在的显现,后者是外在的显现。而这两方面,恰恰对应了师范生两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成为有效提升的训练途径。
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教师不仅需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需要表达语言所需的交际技巧。人们习惯性地把教师看成语言的最佳诠释者,于是认定练好普通话就可以解决诵读的问题。口头语言是最为广泛的人类交流方式,也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工具,但是片面地认为师范生提升语言表达技能只要练好普通话就可以,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因为在优秀的诵读者掌握的技巧中,既有对口语也就是语音面貌的要求,同时也会通过身体动作、表情、姿势等进行信息表达,用肢体语言完成非常默契的信息交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更充分地诠释要表达的内容。当然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也有助于诵读的深度。很多著名的演说家不仅有好的诵读演讲的文章传世,也会有标志性的手势。所以在诵读中掌握技巧可以使表达更上一层楼。
对字词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是诵读的内涵,也是技巧得以表现所在,师范生应科学地提升语言表达技能。一般而言,在诵读中会比较注重读音,却易忽略如何调动内部情感、如何把握好文章基调等。其实这两个方面是并重的。语音标准、语调凸显情感,是好的诵读标准,也是语言表达能力高下的标准。那如何进行训练呢?
白居易认为“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策林》第六十九条)。读者该如何把握作者写出的文章呢?一篇经典美文是需要反复揣摩的,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文章的内容,但也仅限于了解,年龄和阅历的不同,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有所区别,在别样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技巧的把握、断句和停顿就完全不同。张颂先生提出“词语感受律”[4],词语感受是有声语言表达的关键,词语的刺激必须拓展、深化为词语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从而使这刺激达到有序化和强化。经典作品比如诗歌很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字精练传神。据传,诗人王安石在写作《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时费了很多的心思。王安石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又改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都不是很满意。最后从“春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这句诗中领悟到“绿”字的妙处,才决定改用“绿”字。在诵读中,对这些字词的加重处理有益于表达。
除了字词的把握外,对情感的理解也能提高诵读的水平。在集美大学的诗词朗诵大赛上,选手的语言表达就显得有其形而无其韵。当学生出场时觉得很有创意,很符合朗诵的背景,比如有的学生着汉服、握纸扇,颇具古人风范,可是朗诵时却谬之千里,没有可以感受的空间。这是很多学生在诵读中对技巧理解的一个误区,他们觉得读古代作品就是要字音拖长、摇头晃脑、一副深沉低吟样即可。我们在看到这些古典作品时,不能望文生义,见字出声。比如有的同学一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字眼时,习惯性地处理成热情奔放语势。其实不然,要理解作者当时的情境,才能把握文章的内涵,处理吟诵的基调。
语言表达对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师范生在学习中更应注意。学校近几年引进的博士生中就有科研水平异常突出但却存在表达不畅的状况。学生们常调侃不知老师讲的是哪国语,其实是指老师普通话带有自己家乡方言的腔调,而不是觉得老师的专业水平不行。近年来学校开始招收各省份的学生,学校又处于闽南语地带,种种因素都要求强化普通话的教学,这也是教师职业要求的第一技能。经典的诵读既可以摆脱口语训练时枯燥的简单重复练习,又可以通过诵读达到经典的传承,完成传承和提升。经验证明,如果赋以大量的诵读训练,采取不求甚解的做法,可以促进孩童和文化素养不高的家长共同成长。长期以来盛行的“坦诚交流、不定一尊”的学风,就使许多教师从中受益,自己的水平也有所提高,至少是重温了很多的经典,也达到了字词理解和字音修正的效果。
教师授课组织技能的关键在以下几方面,如课前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组织材料的先后顺序,课堂中如何讲解得深入浅出、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巩固成果。它囊括了如何组织语言讲授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包括是否选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也含有对教学片段问题的引入、课堂整体的设计和课后作业的批改和教学成果的巩固提高。掌握备课技能对做好课堂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厘清重点难点,不能主次分明,那么学生可以学习的是什么就值得质疑了。为师范生专门开设的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但理论的学习应该落实到实践的应用,因此技能训练也就由此而出。但正如前面所阐述,枯燥的重复训练不容易达到相应的效果。参加诗词朗诵的学生就深有体会,一次完整的诵读流程就类似一次教学组织的过程。它包括怎样厘清经典的内容、采用什么方法诵读,诵读时间的长短和诵读取得的成效评价。现在很多人在诵读的时候还会加入背景音乐,这些内容使诵读的流程圆满,而能合理安排则体现了师范生组织的技能。
在集美大学已举办的历届诗歌朗诵赛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诵读的作品遴选有问题,学生不知道什么样的作品适合诵读。毕竟出名的作品诵读不容易出彩,这也给经典的定义出了难题,需要我们对作品有认知,就如我们授课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经典的诵读可以时时进行,在时间上有充分的保障,这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也很类似。学生一个学期的教学法课程可供他们进行试讲的次数差不多就是1次。笔者在听学生试讲中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节课45分钟,课堂上要么根本不读,要么读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朗读的时间大多被讲析、问答占用。学生会急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诵读在时间要求上很宽松,可不受限制地进行。一篇美文要知道哪些需要重音,哪些轻声带过,这和教学分难重点很相似。
学生可以从经典诵读想要达到的效果中受益,比赛可以评出名次高低,而平时的训练评价就容易被忽视。在诵读的流程中一定要有评价机制,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好,读得好”“可以再有感情点”。教学中,教师评价也很重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的选择也可多样化,可以自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为师范生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口语考试的形式,这就有别于朗读的声音性无法成为试卷上的考查内容,这样的考核方式就可以借鉴。教学组织的作业环节,在经典诵读中更有一席之地,任何的作品要成为优秀的诵读作品,必须花大力气去完成。在学校举办的诗词诵读比赛中,很多学生的失分就在于不能脱稿,背诵过不了关,这和教学中一直看讲稿以及作业完不成相似。以前读私塾的孩子起初并不了解文字的意义,只是读,但长大后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底蕴。而现在的学生背诵的实在是太少了,他们只是满足于个别字词诗句的应用,尤其是在大学里,并没有强调,导致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连中学已熟背的都还给老师了,诵读的提倡但愿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
集美大学师范生现在的就业去向集中在小学,这就要求调整师范生的培养方向,以适应小学课堂教学。小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尤其是1~3年级的小学生,更需要的是习惯的养成。他们需要的是如何能尽快地适应学校的求学生活,这和师范生所学的技能密切相关。一个好的老师,能学会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小学的课堂上,笔者见到了老师教学生拼音时使用Flash制作动画,并配以规范标准的发音。现在的小学生是跟随电脑、电视、iPad长大的一代,如果我们培养出的老师什么也不懂的话,那么,小学生惯有的崇拜老师的心理就减弱了,对于刚毕业的师范生而言,要尽快转变身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因此在学校的学习中就强化这一方面的训练,必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典诵读,不光是好听,还要求好看。历数集美大学的诵读比赛,渐入佳境就在于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诵读的水平,还催生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比如,使用PPT的制作强化氛围、挑选合适的背景音乐、懂得适当的剪裁。
早在十几年前,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教育部就明文规定有条件的师范院校要开办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并把信息技术的培训当成学生的必修课。时至今日,笔者发现,学生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排版过于拥挤、色彩太过芜杂、内容主次不分、投影效果不佳、使用动画技能单一等等。这些多缘于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而经典诵读,使学生能了解色彩、服装、音乐内涵和诵读材料之间的联系,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环节。比如,参赛的学生必须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复制文件、进行文字处理;同时能很好地完成课件的制作和展示;懂得查找相关的资料背景;可以链接数码相机、展示台、麦克风等,唯其如此才能在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况且,参加一次这样的节目,还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毕竟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还包括比赛过程当中的同学的鼓励和支持等。
总之,感受经典需要多种感官参与,听觉虽然不及视觉清晰直观,却更有利于涵泳体味。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所以读和听都是很好的选择。在经典必背的古诗词中,不少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诵读中,与悦耳动听的音乐联系起来,也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春晓》《游子吟》已被谱成曲,耳熟能详,陶醉在悠扬的旋律中,闭上眼睛也能进入诗歌的情境。这些熏陶感染应该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诵读不仅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且指导学生的思维向语言更深处漫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更因为可以揣摩语言文字表达的方法,设计语言传递出的节奏和韵味,引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提高整体的组织教学水平。“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方能有深度,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结晶,对经典的传承是大学教育应尽的责任,师范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传承经典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姚国华.一个民族需要关注天空的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8-07(5).
[2]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23-124.
[3] 陈必祥.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3.
[4]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