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上朔
(瑞安市农业技术学校,浙江 瑞安 325208)
不少专家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提到了“学生意识”,认为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然而目前尚没有具体地从教育者的“学生意识”的理念上完整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尚未真正上升到理论指导的意义层面。鉴于此,这里的教育者的“学生意识”将植根于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变革传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其建设性的理念和对策将带来还原真实的动因。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教育”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所善也。”这是对“教育”含义的传统解释。在新课改之前,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国内占主流地位的传统理念中有三个基本要素恐怕至今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其一,“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其二,“教育对象发生的是一种合目的变化”;其三,受教育者“身心发生一定的变化”。从理念上讲,这种教育本质的归宿很显然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精心设制的样板的摹本,而且尤其注重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模式化和流程化复制;这就无形中禁止了受教育者的个人思想意识行为的“另类”,必须完全按照教育者的既定程序和模式去机械地复制教育者的样式,结果受教育者最终被教化成为教育者附庸。这与当前新课改是格格不入的。
由于传统影响的惯性作用和改革的不成熟、不完善,在语文教学上又由于受传统的苏联文学教学的程序和“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当前学生仍普遍不能真正自主、自动、自由地参与课堂教学,职高学生往往尤其被动;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也是被动的,向来不注重从学生的职业发展角度钻研切实提高语文教学实效。这在职业教育中表现甚为突出。这样,师生犹如“同床异梦”,原本职业教育一点点的职业性、生动感、个性化、新鲜度也丧失殆尽,于是不得不造成中职语文课堂兴味索然、教学实效普遍低下的实际难题。
笔者认为,所谓教育者的“学生意识”是指教育者具有一种竭尽可能以最有效率的途径使受教育者最主动个性地获得最有质量的智识素质的意识。“学生意识”将带给我们彻底的变革。变革之根本在于教育应以学生即受教育者为实践活动主体,破除那种以“身心”熏陶为直接切入点、思想精神的灌输和注入,并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个体的实际知识的汲取,从文化的全面角度让受教育者得以真正可塑性的厚重实惠和主动个性的生命体验。德的培养应该是以实际个性的“身心”味悟为第一要义,而非强制性的说教。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把切实的生命和文明的真相尽力提供给受教育者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故而就无所谓“合目的变化”。思想要解放要开放,教师授业的角度应该转化为学生主体的自由汲取,无论精神和物质都不能妄加干涉;受教育者必须确切地成为教育实践的活动“主体”。这就是“学生意识”要求教育者必须明确树立并为之无条件地付出的教育之意识。
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理念最终得以实现的主要渠道,只有课堂教学体现出教育者的“学生意识”才是真正的“学生意识”,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
意识变革一:真正来上课的是学生而非教师!
长期以来,我们以为教师的天职就是给学生上课,即古人所云的“授业”,这是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好像上课只是老师的事情,读书才是学生的专利,这是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的一个误区,容易形成“注入式”、“满堂灌”重教轻学的局面。事实上,课堂上如果没有老师教,学生照样可以自学成材;但如果没学生学,老师做什么都是徒劳。所以,真正来上课的是学生而非教师,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是学生在发展主体地学而非教师在展现自我地教,是学生习成的课而非教师教授的课。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才能切实树立和实践教育者的“学生意识”。
意识变革二:学是为了再学而非不学!
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学生逐步摆脱老师的过程;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而非再教,则学是为了再学而非不学。这是改革传统课堂的根本突破口,也是教育者“学生意识”的根本基点。“以往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了,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听明白,这样的课被认为是好课,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一种惰性,他们不需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这就好像是我们老师一手“教”会了学生不必多想、不必多问、不必多学。“学生意识”不是要教师给学生讲明白,而是要引导学生想明白。教师要从学生的行为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是光考虑教师怎么教,而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和怎么再学,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课堂教学的主人来看待。
在新课程中,“学生意识”引领下的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育者的“学生意识”引领的不是简单地为教而教、为学而学,而是真正切实导向学生的活动能动地突现个性并能主体参与、主动探究。
为此,我们可以初步勾勒出教育者“学生意识”指导下的基本实践模式,这里指的模式首先是指意识模式,即以“兴趣激发—寻找定位—逆向反思—合作互动—主动淡出”五步五点为贯穿教学前中后全部过程并相互交错循环的实践模式:
1.“学生意识”模式第一步:兴趣激发。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延伸等各个环节上,作为教育者要从根本意识中考虑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内的师生投入教学的兴趣,并基于此积极思考教学启动的切入点,进而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激发推进、循序渐进。
2.“学生意识”模式第二步:寻求定位。基于认识或重塑学生的渴求与质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寻求学业(知识及其能力)的习成点、欣赏点、兴致点以及教学中三者有效的结合点,并结合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与背景在内的教学实际,从而进行教学目标与程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定位,而且让学生切实感受得到。
3.“学生意识”模式第三步:逆向反思。在任何教学环节上,都充分意识到并即刻进行同步反思,反思包括师生双方在内的教学表现的良好或不良因素及其动因,进而逆向推动教学改进与有效化的引领点,以至导向竭尽可能以最有效率的途径使受教育者最主动个性地获得最有质量的智识素质。
4.“学生意识”模式第四步:合作互动。师生的教学关系首先是合作关系,其次是互动关系,再次才是诸如指导与被指导、教育与被教育等其他关系。因而,只有在交互中建构包括教师、学生、媒体等教学元素、教学资源在内的整合点,并在师生双边活动和生生多边活动中互为促进,才是教学整体环节的运作和教学共同体的建设得以具体实践的完整意义。
5.“学生意识”模式第五步:主动淡出。当教学的核心状态推进到学生完全沉浸于对学业知识和切实生命以及文明真相的主动体验与自由汲取并独立思索时,正是受教育者得以真正可塑性的厚重实惠和个性能动地品味与领悟,也就是文本意义的生成点生成并深化或完成的时候;教师理当即刻适时主动地淡出教学领地,悄悄而自然地以学习助手或顾问的t身份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从而营造还原真实、和谐自然的教学境界。
[1]南京师大编写.《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8月第一版,该书对“教育”定义曰:“狭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狭义教育,也即学校教育。”
[2]《中学语文教与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2年第1期
[3]“教室里的变革系列报道之六”.中国教育报,2002.8.10.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