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杰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作实词的“起”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表示趋向补语,一种表示结果补语。
“起1”作为趋向补语,往往紧跟在一个单音节动词后面,作这个动作行为的补充成分,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就语法意义而言,具有由下而上、由无到有、由此及彼三方面的意义。
1.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随动作由下而上,相当于普通话的“上”或者“起来”。
(1)要抬起(起来)这块石头不容易哦。②
(2)下田摸鱼要把裤儿卷起(起来)。
(3)八路军喊敌人举起手投降。
在这种用法中,还可以在动词和“起1”之间插入“得/不”,构成可能性趋向补语,表示人或事物能否随动作发生由下而上的位置变化。肯定式、否定式和疑问式都可以用。
(4)这块石头你抬得起不?
抬得/不起。
(5)这桶水好重(非常重)哦,提都提不起。
(6)手表落到缸子头去了,应该捞得起来哦?
2.表示事物随动作从无到有的出现,动作为主动发出,一般在宾语后面加“来”进行呼应。
(7)他们好不容易生起了一堆火(来)。
(8)今晚上的聚会特别高兴,最后大家都唱起歌来。
(9)虽然他们两个心头都多看不起对方,但一见面还是做起多亲热的样子(来)。
3.表示某一动作涉及到其他某人或某物,但这一用法中的动词有较大的局限性,限于“说、想、提、聊、记、问”等,例如:
(10)他经常都问起你。
(11)经她一提醒,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
(12)提起王二这个人,大家都摆脑壳。
宜宾话“起1”的用法和普通话的“起”比较接近,除部分特殊方言词语和方言语法的差别,以上例句基本都能直接替换成普通话(例(9)除外,普通话没有“做起”的说法)。
“起2”作为结果补语,大多数情况下跟在单音词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由动作导致的结果。根据意义侧重的不同,又可分为如下几类:
1.表示动作达到了目的,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完”或者“好”,后常常带上动态助词“了”。
(13)饭煮起(好)了,快点来吃。
(14)电视机修起(好)了,喊我去拿。
(15)题做起(完)了,可以出去耍了。
(16)老师要求的书买起(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宜宾话中“起2”并不能完全取代“好”“完”使用。我们表达“画画完了”可以说成“画画起了”,“房子修完了”可以说成“房子修起了”,但在另外一些句子中,“起”却不能替代“完”。比如:“饭吃完了”不能说成“饭吃起了”,“笔卖完了”不能说成“笔卖起了”,“水喝完了”也不能说成“水喝起了”。通过两类句子的比较,“起2”在表达“完”的意思的时候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与句子的意思相关。当表达一种事物从无到有的时候(画从无到有,房子从无到有),可以用“起2”代替“完”;而当表达事物从有到无时(饭从有到无)则基本不用“起2”来表示“完”的意义。
2.“起2”在存现句中接在动词后面表示事物的出现,多为被动式,强调存现的结果,一般“V起2”后要带“了”。
(17)脚上遭划起了一条口子。(结果是脚上有一条口子)
(18)额头上遭蚊子咬起了一个包。(结果是头上有一个包)
(19)衣服上沾起了灰。(结果是衣服上有灰)
(20)沙发上睡起了一只猫儿。(结果是沙发上有一只猫)
需要注意的是,例(20)中的“起”和“沙发上睡起一只猫儿”的“起”容易混淆,在此作一说明。“睡起了一只猫儿”侧重强调“沙发上有一只猫”这个结果,其中“起”的用法是“起2”;而“睡起一只猫儿”是躺着一只猫,“起”是表示动作持续的体助词“起3”,这种用法将在后面谈到。
3.表示被挑选的对象达到了标准,动词限于“看、选、评、考、挑选、评选、选拔”等。
(21)他选起班长了。
(22)她看起和她相亲的那个了。
(23)这篇论文评起了优秀论文。
4.“起2”还可用于“V+得/不+起2”的可能式中,“起2”充当可能性结果补语,表示是否具有某种能力或承受力,肯定式、否定式和疑问式都可以用。
(24)这杆秤秤得起一百斤。
(25)你经得起组织的考验不?
经得起。
(26)不要再装了,装多了口袋承不起。
“起”的虚词用法主要有三种,作时态助词,连接述补结构以及起垫音作用。“起”在这三种用法中没有实在的意义,更多的是功能意义。
“起3”作为时态助词,跟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可以表示动作的开始、进行、持续、完成和行为状态的延续。
1.“起3”作为起始体的体助词,可以表示动作的开始,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动词后居多),前面常有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和“从”连用。
(27)轮子(排的队)是从这儿排起的,你不要插队哈。
(28)退休金从今年子(今年)领起。
(29)从屋头走起到学校要好久(多少时间)?
(30)他一喝酒脸就红起。
此外,如果“V起3”后面还紧跟着另外的动作,构成连动式,那么“V起3”后一般要带宾语,并且常常和“一”“来”合并使用,构成“一+V起3+N(+来)+就+V”的句型。
(31)他一打起牌(来)就舍不得走。
(32)他一看起武侠小说(来)就丢不脱手(舍不得放下),熬夜都要看完。
2.“起3”可用作进行体的体助词,跟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含有正在做这件事不能做其他事的意思,语法意义相当于普通话的“着”,并且通常与方言语气助词“在”“得”复合成“起在”“起得”,语气比“起”更为强烈,与普通话中的“着呢”意思、作用接近,基本可以互换,但在宜宾方言中,“起得”的使用频率要高一些。这一用法主要有两种形式:
a.动(不带宾语)+起得(在)
(33)你的伞就在他手头拿起得(在),你还到处找。
(34)菜就在锅头热起得(在),你拿出来吃就是。
(35)我听起得(在),你说嘛。(电话中)
b.动(带宾语)+起+宾语+得(在)
(36)我正吃起饭得(在),你等哈儿来找我嘛。
(37)他上起课得(在),不要跟他打电话了。
(38)外头下起雨得(在),等哈儿走嘛。
以上两种句型中,“得”和“在”都位于句末,这也正好证明宜宾方言中的“在”和“得”可以作为语气助词使用,不具有实际意义。
3.“起3”还可作为持续体的体助词,紧跟在具有持续性特点的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行为状态的持续意义,可以把它看作一种持续标记[1],语法意义相当于普通话的“着”。其句法形式有六种:
a.动词+起3(+宾语)
(39)几个人在凳子上坐起。
(40)没得活路(事情)做,他只有在屋头耍起。
(41)你咋个在这儿趴起哦?
在这种句法形式中,一般不使用双音节动词。述宾式动词可以带“起3”,但必须插在述语和宾语之间。而非述宾式双音节动词带“起3”的很少。
(42)生起病都坚持上班,真的好难得哦。
(43)八路军喊敌人举起手投降。
(44)冰雪灾害整得好多人都回不到家,在车站耽搁起。
在这里,例(43)和例(3)形式相同,意义却有差别。例(3)中的“起1”表示手往上举,可以换作“起……来”,即“举起手来投降”;而例(43)中的“起3”表示动作持续的状态,可以用“着”替换,即“举着手投降”。
b.动词+起3+个+宾语
(45)他一天到黑皱起个眉头,不晓得哪个得罪他了。
(46)他净是扯起个喉咙唱歌,难听得要死。
(47)老汉(爸爸)最喜欢翘起个二郎脚看电视了。
(48)他埋起个脑壳走路,当然要遭撞倒哦。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这种句型中“起3”后面所加的名词宾语,基本上都是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并且常常在名词前面加“个”字,起协调音节的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
c.动词1+起3+动词2
一般在连谓句或兼语句中出现。连谓句中,侧重说明后一个动作发生时的伴随状况;而在兼语句中,则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
(49)妈妈说站起回答老师的问题才礼貌。
(50)把这些木头竖起搁。
(51)妈妈接(不停地)催起我做作业。
(52)这个娃儿点都不听话,硬是惹起大人冒火。
例(49)-例(52)中,例(49)、(50)为连谓句,例(51)、(52)为兼语句。
d.动词+起3+动词+起3
用在核心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这可以看成是“动词+起3”的重叠,重叠后不能再带宾语,其后一般要附上语气词“哩”,而且一般不独立使用。
(53)她想起想起哩哭。
(54)肚子扯起扯起哩痛。
另外,还可以引入关联词“就”,与后面的动词形成连贯关系,表示在进行某一动作行为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后一结果。末尾都有语气词“了”与之呼应。
(55)说起说起哩她就哭了。
(56)看起看起哩电脑就没得电了。
e.形容词+起3
形容词+起3表示存在某种性状。
(57)这间屋就等它空起。
(58)东西到处散起,咋个收拾嘛。
f.形容词+起3+动词
这种形式表示动作的方式或状态,一般作状语对动词进行修饰。
(59)他嘿起(使劲)跑,生怕上课迟到了。
(60)你莫看到好吃的就莽起(尽可能多的)吃嘛,胃子遭不住。
此外,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宜宾方言中,存在一个和“起3”意义、用法相似的功能词“倒[t53]”,也是跟在持续性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或行为状态的持续意义。
(61)没的活路(事情)做,只好在屋头耍倒。
(62)好生(认真)听倒,不要开小差。
(63)老师罚她靠倒墙边站。
(64)他们说倒说倒就吵起来了。
“倒”和“起3”可以连用,构成特殊的结构“倒起”,表示动作或行为状态的持续,其意义、用法和表示“着”意义的“起3”“倒”基本相同,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换,但分布不完全一致,有只能用“倒起”来表示“着”的情况,也有只能用“起”的情况。“起”“倒”“倒起”可以互换。
(65)你们先吃起嘛,我马上就过来。/你们先吃倒嘛,我马上就过来。/你们先吃倒起嘛,我马上就过来。
(66)他喜欢睡起看书。/他喜欢睡倒看书。/他喜欢睡倒起看书。
“起”和“倒起”不能互换,只能用“起”的情况,出现在“起”表达除持续义之外的其他意义时。
(67)衣服补起(好)了。/*衣服补倒起了。③
(68)把书送起(连接述补)过去。/*把书送倒起过去。
“起”和“倒起”不能互换,只能用“倒”或“倒起”,这时“倒起”的意义主要由“倒”赋予,“起”起协调音节的作用,删去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69)钥匙找倒起了,让我把门打开。/钥匙找倒了,让我把门打开。
(70)你先在这儿等倒起,我去帮你问哈老板。/你先在这儿等倒,我去帮你问哈老板。
(71)他遭吓倒起了。/他遭吓倒了。
4.“起3”还可以作为完成体的体助词,用来表示动作的完成,一般和“了”联合使用。这时的“起3”和表示结果补语的“起2”意义、用法相同,因而在此不再赘述。
宜宾方言中,“起”还可以作为助词置于述语和补语之间,起连接和加强语气的作用,“起4”都可以省略,并不影响句子的意义。
1.连接趋向补语。宜宾话中双音节趋向动词都可作补语,述补之间都可以加“起4”加强语气,常用的双音节趋向动词如下来、下去、起来、起去、进去、回去、上来等。
(72)把那幅画取起下来。
(73)你浪聪明,一定要读起下去。
(74)把熟了的饺子捞(起)起来。
(75)把这些东西抬起回去,要的不?
当后面的双音节趋向动词是“起来”或“起去”时,连接述补的“起4”和作趋向补语的“起1”归并到一起[2],最终呈现为一个“起”字。
2.连接结果补语“走”和“跑”,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者动作继续进行;表动作继续进行时,有可能性补语形式;[3]如:
(76)他把车子开起跑了。
(77)老师把那个箱子搬起走了。
(78)他聪明得很,考上高中肯定学得起走。
(79)你不要歇气撒,接倒做起走哦。
“起”还有个比较特殊的用法,它用在动词、副词或介词后面,并不表示趋向、结果、时态和语气,只是补足一个音节,起垫音作用,去掉后不影响句子的整体意义。它是“起”的意义进一步虚化后产生的一种用法。
(80)你咋个搞起的?流了弄多血!
(81)你要哪起(干什么)嘛?我不怕你。
(82)娃娃咋个起了?惊叫唤的哭。
(83)我还有点事,就弄个起嘛。
在宜宾方言中,作趋向补语的“起1”和作结果补语的“起2”都是实词,具有实在的意义。而作为时态助词的“起3”、连接述补的“起4”以及起垫音作用的“起5”,其用法已经虚化和语法化,其语法化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普通话“起”的用法对比,不难发现,宜宾话中“起”的用法更加丰富,主要用作实词,还未经虚化,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仍需继续研究。
注释:
①“起”的读音因地域、说话者、用法的不同有所差异。在宜宾部分地区,“起”分为[tih42](音近“气”)和[ti42](音近“济”)两种读音,而笔者所在的宜宾市南溪区,“起”更公认的读音为[tih42],故本文统一采用[tih42]的读音。
②文中例句为作者自造句。
③标“*”的句子为错误的表达。
参考文献:
[1]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类型[J].语言研究,2004(1):111-119.
[2] 喻遂生.重庆方言的“倒”和“起”[J].方言,1990(3):215-222.
[3] 张一舟,张清源,邓英树.成都方言语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