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画面美赏析策略探微

2014-03-12 05:13张桂华
语文天地 2014年11期
关键词:酒家牧童体味

张桂华

宋代词人苏轼在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近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提出了格律诗创作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中有画”的“画”和“绘画美”中的“画”就是画面,也就是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古诗词的画面有的恬淡自然,有的华美壮丽,有的安谧幽静,有的雄伟壮阔,怎样把诗词的画面美体会出来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些体会意境美的做法,现列举如下。

一、绘画体味法

绘画体味法就是在读熟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把诗描写的景物画出来,通过图画体现诗的意境美。此法适合于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如果让他们在诵读理解诗意的过程中把诗词描写的景物画出来,这样体味诗的意境美就容易多了。

例如: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歌大意: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多么美好,雨中的山峦苍茫也很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不管淡妆浓妆总是如此多娇。

画面解析:从题目看,诗人用一首诗描绘了两幅画面,即“西湖初晴图”和“西湖后雨图”,“西湖初晴图”是“淡妆”,“西湖后雨图”是“浓抹”,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做到了恰到好处,如西施般婀娜妖娆。

绘图品味画面美:在充分朗读背诵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西湖初晴图”和“西湖后雨图”画出来,画完之后先自主将两幅图进行比较,体会诗作的画面美,再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在绘图展示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想象力特别强,“西湖初晴图”有同学是这样画的:天幕拉开,白云片片,湖中荷花盛开,荷叶田田,一片碧绿,湖水荡漾,波光粼粼,湖边大堤杨柳依依,远处群山苍翠,画面清新迷人。“西湖后雨图”更是超乎了课前的预想,“小荷青翠,雨滴点点,一艘小船停在湖边,三两行人撑着花伞驻足赏景,远处群山连绵,笼罩在雨雾之中,给人以虚无缥缈之感”,绘画鲜艳优美,令人陶醉。

二、文体转换体味法

“文体转换体味法”指的是在诵读理解古诗词的基上进行再创造,即把诗改成词,把词改成诗,把古体诗词改成现代诗,或把古体诗词改成文笔优美的散文。这种做法适宜于中学生。

例如: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画面解析:这首诗写的是清明时节,春雨绵绵,诗人赶路在外,心中伤感悲愁,于是想借酒释解,便问路寻找酒家,恰好遇一牧童。牧童热心告诉:远处杏花似锦,酒旗飘飘的村落就是。诗的前两句,画面凄迷感伤,后两句,画面鲜明生动。

将唐诗改为元曲的小令:原诗主体变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把改后的诗与原诗比较发现,“纷纷”由修饰限制“雨”变为了修饰限制行人,突出了路上行人之多,进而让“欲断魂”这种悲愁的画面更加厚重。“有”由修饰限制“酒家”,变为了修饰限制“牧童”,“有牧童用甜美声音,热心指点酒家的所在”,增添了诗作画面的暖色。通过文体转换,让读者近一步体味到了诗作的画面美,获得了情感熏陶。

三、概括评价法

概括评价法指的是在诵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分析景物描写进而概括出诗词的画面特点。

例如:(2012 山东卷)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问题: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问题提示: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总之,诗词是浓缩的艺术,是思想情感的精华。诗词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情感意境的影响。在熟读成诵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画面概括,或把诗词画成画,或改写成优美散文,这些都是深入体味诗词意境的有效方法。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感受能力定会大大提升。

猜你喜欢
酒家牧童体味
牧童学画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宋·王安石《咏竹》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班级特色 体味数学,收获精彩
牧童
戏问花门酒家翁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寂寞的牧童
装钱的褡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