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推进药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2014-03-12 04:25:30张艳春戴敏李家明俞娟
药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验课双语药学

张艳春 戴敏 李家明 俞娟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合肥 230031)

我国的双语教学,是指以提高外语(主要是英语)水平为主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能够同时运用中文和英文进行专业知识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中,要求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 ~10%的双语课程。200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第12条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起步。国家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评估中,也将高校的双语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逐步推广和实行本科生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打破传统应试性英语教学的模式,培养新时期我国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衡量和体现高校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近年来我国中医药院校已经逐步展开了双语教学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医药院校的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诸多不足和困难,笔者结合所在院校开展药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医药院校药学双语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中医药院校开展药学双语教学的现状

除少数综合水平较高的中医药大学外,中医药院校的药学双语教学还处在准备和起步阶段。由于目的不明确,学生外语水平、师资力量、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差异,药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推进仍然困难重重。

1.学生接受药学双语教学的能力

实施双语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受益。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双语教学,才可以获得成效。目前大多中医药院校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基础英语词汇量有限,即使是通过四级、六级、口译等英语考试的学生,对专业词汇和语句也不熟悉,同时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学生对专业外语的适应能力较差,运用双语教学无形中就增加了药学课程的难度,教学效果难以保证[14]。

有调查结果表明,是否接受双语教学及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特点、就业需求有很大关系[5]。中医药院校中的涉外专业方向或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从自身角度就希望尽早介入中医药英语翻译及交流领域,为将来就业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相对其他专业而言有很强烈的英语学习意识,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就较强。

因此,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与学生自身的驱动力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的学生是有学习潜力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7-13]。

2.药学双语教学的教师水平

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知识结构有较高要求,除了扎实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外语水平,能用外语表达专业知识,分析专业词汇,因此师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作为进行药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既具备药学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外语能力;既能够准确用外文解释药学的有关概念、定义、技术方法等知识,又能用流利正确的外语将药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目前尽管中医药高校教师学历学位层次较高,对专业词汇双语表达有所掌握,但对系统的双语教学有一定的困难。目前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大多为英语专业教师,而他们对学科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如何发挥各自所长,顺利开展双语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能够流利、准确地运用英语讲授药学专业课的教学师资还比较短缺,这已成为影响和制约药学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

3.药学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

时至今日,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较为认同的有关中药学、中药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专业性双语教学的教材或讲义几乎没有。在双语教材的选用上多为教师自编的校内讲义,教材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高等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的“绊脚石”。这对于在中医药类院校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从根本上讲,在已开展双语教学的中医药院校中,普遍反映的一个困难就是双语教材的编写。在实施药学双语教学过程通常采用中文教材,多以渗透型和穿插型两种模式进行药学双语教学:①渗透型。即在正常的药学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将药学的一些名词术语教给学生,并适当辅以汉语解说;②穿插型。即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文补充。这样双语教学就成为在使用中文药学教材教学的基础上,用英文介绍一些专业词汇,难以形成规范完整的药学双语教材。

二、推进药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1.中医药院校推进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何让世界认知、了解中医药,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使之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的奋斗目标,因此加强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国际化的中医药人才,让中医药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更好与国际接轨,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水平,使中医药学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真正具备外语交流能力十分必要[6]。

双语教学的本质是将专业知识与英文表达结合起来,是推动语言学习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关注追踪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无论是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还是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这都促使中医药院校应加快推进双语教学的步伐。中医药事业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必须要拥有与其他学科与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媒介,掌握好外语这一工具,正确地进行中医药与其他学科间的交流与结合,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意义十分重要。

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急需的综合型人才,双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提高终身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能够自如地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以及相近学科领域的前沿与最新进展。这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6]。在中医药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2.提高学生的兴趣

开展药学双语教学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关键。鉴于通常授课的先后顺序多为先完成理论课的相关知识学习后才进行实验课,如果理论课上尽量使用简单而常见的专业英语表达结构式、基团、合成路线、构效关系等,这样学生可以由浅入深,通过反复看、反复听,熟记这些简单的专业词汇和术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专业基础英语词汇量。在对专业词汇和语句熟悉后的基础上,再逐渐加大英语讲授的比例,从而达到利用中文和外语进行学习、思维和研究的终极目的[8]。

除了理论课的双语授课外,实验课的双语授课不可忽视。实验室往往是理论的实践,实用性更强。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可以体现双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特性。通过教师在实验课上就实验的外语词汇的辅导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对实验课的实验仪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的双语讲解,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可以近距离的通过口头或肢体语言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借助实验室的实物,更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教学效果是理论课堂所无法企及的。同时选择某些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课中运用专业词汇,识记常用仪器和实验方法的英文名称,以多数英文穿插中文,中英文互译的形式记录实验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外语的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只有逐步提高学生对专业双语教学的接受度,双语教学的难度降到最低,才能加快双语教学的推进。

3.教材建设从讲义入手

中医药院校要充分考虑到自身不同于一般理工科以及西医院校的专业学科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对开设药学双语教学课程的种类进行筛选。药学专业的课程既有药学基础理论,又有药学专业课程,哪些课程适宜开展双语教学,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哪些课程适宜开展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应该侧重于那些专业术语表达的规范和统一,各类期刊杂志及网络上反映国际先进水平的外文资料也较多,对外交流与应用需求较大的课程,适宜采用双语教学。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并且要以确保专业知识的传授为前提,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本校学生自身英语水平,参考国内外资料,编译适合本校特色的药学双语教材。

教材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实施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笔者认为,直接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和统编药学教材都不适宜。不同学校或者同一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同专业对同一门课程要求又略有差异,如果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就有可能造成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跟不上,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不同专业侧重点脱离大纲的情况。

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中医药院校应根据本校学生水平,结合专业特点要求,针对性的编写药学专业课双语讲义是适合和时宜的,或者针对专业,比如药物化学、药剂学、药代动力学、药理学等,编写实验课上的双语教学讲义,这相对于专业理论双语教材的编写要容易,而且可行性和实践性更强。只有具备了完善和成熟实用的双语教材讲义作为教材的基础,最终才能解决教材的问题,很好地指导教学,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0]。

4.改进授课形式

药学双语教学应基础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教学过程中采用中英结合讲授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应当前的情况,选择部分章节结合实验课,视不同情况适量合理的引入英语,中文主要用于讲解一些基础理论,而英语主要用于讲解一些专业词汇。这样的授课方式能体现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内容的掌握,而英语只是教学语言。

针对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大多停留在单词的记忆背诵上,忽略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相应的英文表达的现象。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方法可以改善这一现状:①在授课前提前一周,提供生词表(Glossary),同时先给出预习的内容给学生预习。学生先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预先的了解,带着问题听课,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②授课时制作好授课Powerpoint。利用多媒体手段传递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及视频信息,同时结合板书,用中文大概描述其中重要内容,罗列出关键词,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授课节奏;③在节课结束时,让学生自己用英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④在课后提出思考题。根据每次授课内容设计题型简洁,给出关键词,且与课程重点明确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练习。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又使双语教学的课堂效果得以延伸和提升[1]。

5.成绩考核纳入形成性评价

成绩高低是反映教学效果好坏的一种重要指标,合理的教学考核直接影响教师教学与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如何进行双语教学的成绩评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药学双语教学的评估应采取形成性评估。开展药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更好地获取和应用本学科的知识,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考试成绩构成多元化、考试形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改变闭卷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对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估,这对用英文对某章节内容进行总结的过程写作教学形成了支持,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在客观上使学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在短期内有所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班教学的一些难题。可将学生的平时专业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和实验课成绩相结合,学生平时的考核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回答问题、讨论、作业、演讲、课程论文、小测验、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给出一定的考核成绩;而实验课考试则可采取开卷、半开卷、闭卷、笔试以及口试等考核方式[11]。

6.提高教师双语教学水平

结合有关学校的经验分析[7,11],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得到来自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一方面,希望学校通过设立专项经费计划,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开展高双语教学,不定期输送青年教师参加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学习,选派教师出国或到国内外语学校短期进修外语的方式,提高教师双语授课能力,使他们成为双语教学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聘请外籍教师,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专业素养强、学科基础牢的复合型教师,为学校的双语教学起到引领作用。定期举办双语教学的竞赛活动,既有利于展示学校双语教学的教改成果,又促进了教师之间在授课内容的熟悉程度、英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和英语口语的发音等方面的交流学习,从而加快双语教学的推进。

双语教学既是国策,更是中医药院校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举措。目前中医药类院校双语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笔者的见解虽不成熟,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双语教学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双语教学的实践中来,用实际行动为双语教学献言建策,以尽早实现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

[1]赵海磊,杨明山,胡鸿毅.中医药教育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15-216.

[2]胡金凤,王朝辉.我校中英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308-309.

[3]孔祥华,黄仁伦,叶丽聪等.高等教育中医双语教学模式科学化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2):137-138.

[4]陈娜,张军.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及对策[J].药业论坛,2009,18(2):12-13.

[5]贾德贤,王景霞,王谦.中药学双语教学方法探索及效果的比较[J].中医教育,2009,28(6):51-53.

[6]宋宁,王宪龄.中医药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5):70-71.

[7]乐毅敏,徐华,贺丹 中医双语教学经典英译实践与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1):90-91.

[8]麻秋娟,徐俊红,张娟.浅谈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23-25.

[9]丁晶,周志尊,李帅三等.药学物理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4):2066-2068.

[10]黄月中.思考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3):240-242.

[11]俞娟,何黎琴,李家明等.中医药院校开展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和研究[J].安徽医药,2012,16(12):1906-1907.

[12]李丽.中医学(对外中医方向)专业双语教学问卷调查与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718-719.

[13]杨勇,吴晓丹,白晶等.中医双语方剂学教学模式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0):906-915.

[14]曹珊,王松鹏.中医药类院校推行双语教学的不足及应对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1,29(7):66-67.

猜你喜欢
实验课双语药学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10期)2014-09-29 02:50:54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2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药学进展(2014年3期)2014-03-20 16:00:47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