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海燕
皖南医学院药学院 (芜湖 241000)
沈阳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郦章安、顾学裘教授曾在1980年出版的第12期《药学通报》的药学教育专栏上撰文《建立药物制剂专业的建议》,指出:设置药物制剂专业,以便围绕制剂的研究和生产,强化和增设相关的课程和内容,才有可能提高专业人才的水平。所以建立药物制剂专业,不仅是实现制剂工业现代化的急需,也可以说是专业调整和发展的需要,是势在必行的事情[1]。药物制剂专业自1981年开始招生,浙江医科大学药学院(现浙江大学药学院)胡绍渝教授在1997年第13期的《药学教育》上再次撰文《抓住机遇,增设药物制剂专业》,其从医药专经济态势与专业设置趋向、增设药物制剂专业势在必行和群策群力办好药物制剂专业三个方面对增设药物制剂专业的可行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行了论述[2]。
在2013年10月28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会议上,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文兵教授介绍,药物制剂专业自1981年开始招生以来,截止2012年全国有101所不同类型的院校开办了药物制剂专业,2012年招生人数为5833人。为把药物制剂专业办好,许多院校对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与实践[3]。如“三真一化”培养模式[4]、“三能力五模块实践教学模式”[5]、“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等[6]。这些培养模式为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及基本的科研能力提供了保障。当然,不能回避的是,在药物制剂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与思考。
当前,开设药物制剂专业的学校的类型、背景、层次和条件不尽相同,特别是由于过去条块分割严重,药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上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科相互独立、联系较少、教学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低[7]。如何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融合,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是实现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要求,本院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在注重理论知识应用、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紧紧依托学院创建的药物制剂实训工厂,围绕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的实践过程,整合实验教学中心,从根本上改变药物制剂专业人才需求、供给和培养模式。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安徽省经济建设对药学人才的需求,要培养出具有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技术改造及质量检测控制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四年按198周安排,其中教学128周(含实习20周),入学教育1周,军训1周,毕业论文(设计)及毕业考试10周,假期44周,机动14周。具体说,其由四部分组成,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和限选课组成。具体课程比例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比例分配表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171学分,其中必修课143学分,选修课2学分(包括2学分),素质拓展6学分(包括学术科技活动2学分、校园文化活动2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2学分),毕业实习20学分。素质拓展学分按《皖南医学院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新的课程体系在保持以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夯实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创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与实验的比例达到1∶0.56和1∶0.5。特别是随着《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皖教办〔2013〕8号)的实施,教学科研经费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将进一步增加开设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的数量,减少验证型实验的数量,使实验更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是药物制剂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物理化学和药剂学的联系较为紧密,在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药物制剂和药品质量控制则密不可分,通过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特别是分析化学的学习,可知药物的性质、鉴别的现象和分析的方法。因此,药物制剂的多门专业课都会涉及多门化学课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强化化学专业基础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院在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资源共建。
一是由药物分析教研室承担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的教学工作。在药物分析这门专业课中会用到哪些分析化学的知识,结合药物分析课本、现行版药典和当前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与现状,在分析化学课中哪些知识点应详讲,哪些应略讲,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是加强院内外课程间的联系。物理化学和药剂学的教学工作都由药学院教师承担,在集体备课、听课中两个教研室强化联系。如在药剂学的的表面活性剂一章会涉及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的学习,通过集体备课,物理化学课的教师指出,物理化学教学时已对相、界面、表面、界面现象、表面现象等基本概念及其本质进行了学习,药剂学教学时略讲即可。有机化学是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授课任务由公共基础学院化学教研室教师承担,为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2013年6月28日药学院与基础医学院的化学教研室结对共建。通过开展共建、共学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发展学科建设,促进深度合作,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将实践教学列为一项重要的二级指标,实践教学改革能否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在[8]。
药物制剂和药物分析是药学各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是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方法学科,其实验课程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但以往这二门课的实验课相互脱节,互不联系。为提高教学效果,药剂学教研室和药物分析教研室的教师合编了《药物制剂及其质量分析实验指导》,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基础,将药物制剂与药物分析的实验相互贯穿,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药物制剂的同时,能对所制备的制剂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质量评定。自2008年第一学期开始应用以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皖南医学院药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2005年,现为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以此为契机,2013年在安徽省振兴计划的资助下,成立了药物制剂模拟药厂,按国内制剂企业生产车间进行设计,做到工艺布局按工序先后顺序衔接合理,人流物流分开。厂内设有制剂操作、QA质保和设备维护等岗位,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统一。通过模拟药厂实习,使学生熟悉常用制剂的生产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熟悉岗位操作规程,具备制剂生产与技术保障能力;熟悉各设备标准操作程序,提高学生安全生产意识;熟悉检验规范,对获取的检测数据能进行正确的处理,对得到的结果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给出科学的结论。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创新也同样来源于实践,实验室是培养他们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最肥沃的土壤。为此,学院将开放式实验教学和科技训练相结合,倡导研究式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一是鼓励学生参加药物制剂科研兴趣小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启迪。二是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加强。教师将其课题中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部分拿出来或再引申出一些内容,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研究内容。三是鼓励课题申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扩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要求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为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药学院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课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年获得12项资助,学校已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所需经费列入“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的质量工程经费预算中,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搭建了更好的平台。
药物制剂专业总体发展不均衡,有些院校缺乏医药教育资源支撑,围绕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的实践过程还有待完善等等,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研究课题,需要依托国家和本省的支持,特别是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以即将开始的“药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为契机,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从而科学合理地设置与构建有特色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在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突出制剂特色,强化素质教育理念,深化实践教育内涵,统一实践能力和实践环节的标准,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课程体系,为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新思路。
[1]郦章安,顾学裘.建立药物制剂专业的建议[J].药学通报,1980,15(12):23-25.
[2]胡绍渝.抓住机遇,增设药物制剂专业[J].药学教育,1997,13(1):10-11.
[3]钟方丽,邱俊,王晓林,等.地方一般工科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2012,25(2):250-252.
[4]潘卫东,陈春,薛迎迎,等.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三真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J].药学教育,2013,24(4):382-384.
[5]马远涛,罗国平,赵宁,等.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药学教育,2011,27(3):49-51.
[6]吴涛.对药物制剂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43-45.
[7]陈颖,李勤耕,蒋君好.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19-20,28.
[8]刘平安,何群,郭建生,等.药物制剂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情况调查与分析[J].药学教育,2009,25(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