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波
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被文中情感熏陶、渲染,也就不能对文本产生深刻的感悟和体验。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融入文本情境中,让学生用心灵体验欢乐与悲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能力,使其在“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境界中,得到心灵的洗礼与情感的升华。本文试就体验式教学进行讨论。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营造气氛来实现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文本和作者之间的情感沟通。这种氛围或情境的营造,是通过有目的的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视听场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可以拉近情感距离,激起学生的求知、体验欲望,带动学生对文本进行主动的探索,并使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提高认知。若要使学生“动情”,教师必先“动情”。
教师“动情”,就要先认真研读文本,去理解、感悟、体会其中的情感意蕴,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与文本达到有机融合。在教读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在研读文本时用了心、动了情,除了饱含情感朗读文中父亲穿过铁路买橘子的片段外,想到了自己已故的父亲,想到了和父亲生活时的点点滴滴,我通过动情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学生,很多学生泪流满面,亦是深情地写下了很多感人的文章。在这样以情动情、以情传情的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与感触非常深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从传统课堂语言模式中转换过来,避免枯燥的、程式化的语言。把这些格式化的语言转换成学生喜欢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其乐于接受,能调动求知热情,最终感染他们,用文本中的高尚思想提升他们。
如在教学《童趣》时,我采用课堂语言的“创新”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发挥想象。我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时,利用画面来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在深入探究文本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从以下的活动中任选一项,在小组内探究交流。1.现在苏州出版社要编辑现代版的《闲情记趣》,请你将童年的趣事说给大家听听。2.如果苏州沈复研究小组或者人教社编辑来采访,你想说什么?你羡慕沈复吗?你认同他的“趣”吗?你喜欢这篇课文吗?
通过用两幅画面吸引注意力,用两个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接下来的课堂上,学生积极提问,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将“讲述自己童年趣事”与“评价作者及文章”问题巧妙转换,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表述热情。在这样的热情中,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学生参与课堂的情感体验也将是深刻的。
诵读是将静静的文字转换成声音,用带有感情的声音与文本无声的文字进行碰撞和融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诵读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朗读能力,更是走进文本,走向作者的一条康庄大道。
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一点,就是要进行精美范读,用心品味,用心朗读,读出意蕴,以情动人。如教材中安排的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都是朗读示范的经典篇目,再加上经典的配乐朗诵,必将引领学生走进欣欣向荣的春,走进温和秀丽的济南城中,使学生与文本心神相通,有置身其中之感。
另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如停顿的节奏,简单的像五言诗、七言诗的停顿节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要让学生根据文章情感表现,调整语速,读出欢快,读出深沉。
让学生进入文本的角色中去换位感受,换位体验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比如我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找了几个学生读老大臣的话。学生在读的时候,虽然能读出老大臣的心虚害怕,可遗憾的是声音演绎不够真实生动。
我进行启发引导,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这使得学生体会到了更多,有女生使劲压低嗓子重读了这段话,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接下来,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抢起了文中的角色,想展示一番他们如何演绎年轻的大臣、两个骗子等人物。就这样,学生在角色转换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变自己为文中人物,深深地融入于文本之中,物我两忘,充分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文史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明晰写作背景,分析文本内容,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体验。
文本编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而这些作品不仅蕴含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而且不自觉的烙上了时代烙印。因此,让中学生跨越时空的差距,走进文本,深刻体验文本的精神世界,就必须要借助文史资料。通过资料背景,让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有更深的体验和了解。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对文中一些哲理深刻的句子理解有距离。这篇文章是一篇意蕴极其深远的文章,作者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思绪万千起伏,想到花儿的由衰及盛,豁然释怀,进而感悟到了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如果不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对于刚刚初中七年级学生来说,对关键性语句就难以把握,也很难体察作者的内心感悟及文章主旨。作者为何会焦虑、悲痛?生死迷、手足情又有何指?那是指的是什么时候?面对学生的这些困惑,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相关的文史资料来解答。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过程,很多教师却误将语文教学割裂为几大板块,其中包括阅读专题训练和写作专题训练,而且泾渭分明。我认为,实际上读写是不分家的,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写作教学,而在写作教学中也离不开阅读教学的奠基。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和文本、读者发生了心灵的碰撞,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情绪。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抓住时机,或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或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评写等方式延续阅读效果。这种方式,是一种十分恰切的做法,是对文本的升华和再创造,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强化学生体验。
比如在学习纪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时,我不做滔滔不绝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之后,进行仿写训练。学生在仿写过程中,自然体会,琢磨纪伯伦诗歌语言的感觉,以及写法上修辞的运用。再比如续写《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回到皇宫中的所作所为所想。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不管哪一种练笔方式,都是对文本的深入感受与升华。
我相信,只有让学生深刻体验文本,走进充满体验的课堂,才能使课堂释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