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红敏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对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异化分析
阚红敏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主要讲述的出生于农村的盖茨比为了追求所谓的“美国梦”不断努力跻身美国上流社会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最终梦破碎的故事。在整个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美国科技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在这种纸醉金迷生活中的自我迷失,人性的异化。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相关的“异化”理论来对影片进行分析解读。
异化;美国梦;《了不起的盖茨比》
“异化本属于哲学范畴,创始于黑格尔,继承于费尔巴哈,完成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异化”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马克思所指的异化指同阶级一同产生的,使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现象,是一种人与其产物的关系。他认为,异化就是人本身的活动造成一种独立的异己力量,如宗教、权力、资本等,并且这种力量反过来剥夺了人得自由,使人从属于它,变成它的工具。劳动活动本应该是人自由、自愿的劳动,而与劳动本质相悖,就成了劳动的异化。这种异化不是外界客体造成的,而是主体自身否定了劳动的本质,整个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2.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3.人的类本质的异化。4.人与人的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关于异化理论的提出的前提是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还只限于生产领域,并没有涉及到其他领域,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提出的异化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问题又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马尔库塞提出了“单向度的理论”,马尔库塞所处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财富和劳动产品极为丰富,异化开始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了,这也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控制的新形式”。异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主要表现为人们对高消费产品的盲目追求,精神追求和道德追求的逐渐沦丧,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紧张对立以及个人与自我的异化。卢卡奇提出了“物化”思想,所谓的物化思想我认为就是人的一切行为向物质看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交往建立在金钱、利益基础之上。列斐伏尔提出了“全面异化”理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异化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现实对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劳动和消费的异化、人的精神追求和崇高梦想的沦丧。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也存在着种种异化现象,下面展开具体的分析:
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20世纪美国“喧嚣的二十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经济进入了繁盛的物质丰富时代,整个美国社会都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繁荣富强的景象。然而这场世界大战不仅仅改变了美国旧的社会秩序,美国人的传统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风气。在突如其来的社会变化面前,个人的力量极其渺小,无法抗拒强大的历史潮流,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便会在社会中异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劳动就不再单纯的是为了劳动本身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快感,而是为了无休止的炫耀性消费,个人处在一种变相的不自由状态中无法自拔,人的理性也在逐渐消失。
“所谓的美国梦,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所谓的“人的异化主要是指人在由动物向人转化这一过程中,所获得人的属性的再度失落”。马克思异化理论中提到的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主要指的是在追求自私的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人成为相互利用的工具。影片中的主人公盖茨比,为了心中的事业和爱情不断的努力,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尽管知道自己跟黛茜之间的差距但是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事业爱情的双丰收。为了跻身于上流社会,他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他在黛西所住的豪宅对面修建了一栋别墅,经常在家中举行高档酒会,邀请上流人士欢聚到他家,载歌载舞,然而盖茨比并不高兴,他所做的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吸引黛西的注意,在他的心中黛茜象征着美国上流社会一切美好的东西,象征着他的梦想、他的希望,代表着他“美国梦”的核心。他用能否得到黛茜做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他本质上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异化,这个上流社会的盖茨比并不是盖茨比本身,主体自我丧失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牺牲品。盖茨比的梦想破灭了,他将自己置于和社会的对立地位,在整个过程中盖茨比的自我价值在慢慢消失,慢慢地从属于财富的不道德追求,梦本来是美好的,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动力,然而盖茨比的美国梦就这样逐渐异化了,并且将人性异化的过程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也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在那个年代为了追求财富所导致的堕落腐败现象。
在整个电影中黛茜的一生可以说唯物质金钱至上,最终成为了金钱地位的奴隶。黛茜的声音被尼克描绘为“充满了金钱”甚至是一曲“永恒的歌”,似乎是财富叮当的声音。她也是被社会现实异化的典型牺牲品。作为初长成的美丽少女黛茜心中怀着对于纯真爱情的无限憧憬与向往,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年轻的军官的盖茨比。尽管在当时盖茨比还是一个穷小子,与黛茜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黛茜对于盖茨比的爱情是真心的,她对于他即将参军离去而深感不舍,但是并没有与他分手,而是坚守着信念等他回来,此时的黛茜一直追求着自己的自我内心。但是在盖茨比一战期间,由于家族的压力、以及自己内心很长时间以来的孤独,最终黛茜嫁给了家财万贯的汤姆,也从此选择了金钱与地位,也走上了一条人性异化的不归路。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中提到人与人所创造的物之间的异化,是说人发明制造各种工具和物品是为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但是人与物的关系却发生了颠倒跟异化,物统治了人,人成了物的工具。
电影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不管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也都发生了异化。马克思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主要是指从社会交往来看,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异化,他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从人那里的异化。”“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人的异化,一般说来,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冷漠、欺骗、虚伪。一切以利益为目的。在影片中,盖茨比会经常在家里举行豪华派对,来自上流社会的各界人士都聚集到他家的舞会上,我们看到派对上所有的人其实跟盖茨比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关系,而盖茨比举办这个派对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跟大家交朋友之类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吸引居住在对面的黛茜的注意。所以,最后再盖茨比的葬礼上,往日成群结对去参加他家豪华派对的客人们,却没有一个人来参加,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友情之间的异化,看似朋友实际冷淡,毫不关己。
除此之外,片子中仅仅表现的两段亲情也让观众感到了异化的悲哀。尼克在盖茨比死后通知他的父亲,而当这位老人来到自己儿子的居所时,竟然对自己儿子所拥有的一切以及之前的生活
毫不知情。他对于儿子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盖茨比的少年时期。在以人们追求物欲享乐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亲情、友情以及爱情都发生了异化。
[1]赵永琴.异化理论视域下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25.
[2]栗帅.论人性的异化与救赎[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2.
[3]黄海瑛.对《 了不起的盖茨比》 的异化解读[J].科技信息,2011.33.
[4]李志.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 “人”[J]. 哲学研究,2007 (1).
[5]朱红梅.论《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中的女性形象——黛西[J].考试周刊, 2009 (30X).
[6]李红梅.从消费社会学看《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的异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7]唐靖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2.
阚红敏,1991,女,籍贯: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学历: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电视编导),研究方向:纪录片,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