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凌[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632]
论陈如纶词风
⊙黄晓凌[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632]
本文对陈如纶生平以及词创作进行考证和分析,将其词按题材作四种划分:赠答词、交游词、咏怀词、咏物词,并在分类之后进行艺术特色分析:尚典丽,崇率性,曲化等。旨在通过对陈如纶其人其词的分析,以小见大地去略窥明词人的创作情况。
陈如纶 词风 典丽 率性
明代词向来有“不振”之名,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相继性和传承性,经历了宋词的高峰,明词的“不振”不可不被看作是为清词的振起做前续准备和缓冲。因而,对明词的研究,就有了不可忽视的价值,将有助于我们纵向理解和把握整个词史的发展脉络。本文旨在从这一目的出发,在《全明词》中,选取了风格特点、作词题材都较明显的词人陈如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陈如纶其人生平的考证以及其词创作的类型、风格以及艺术特色等的分析,以小见大地去略窥明词人创作的情况。
对于陈如纶的生平,《全明词》上记:“陈如纶,本姓许,字德宣,号午江,太仓人。生卒年不详,明嘉靖二十四年前后在世。嘉靖十一年进士,知侯官县,擢刑部主事,致福建布政使参议,所至以清介著称。”①查《明人传记资料索引》,载其为官,“摘奸发伏,一县神之”,故清介之名不假。又查《四库全书·集部》,在《皇甫少玄集·卷二十四》中得一文,名曰《送陈德宣尹侯官序》,此文从“治县”之难的角度,分析论证了陈如纶处理官事的方法,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其为官“清介”的特点,而且从侧面了解了其为人正直不阿、忠信坚毅的性格特征。现节录其文而证之:“予知德宣矣,顺而不滞,毅而不阿,靖而不毁,恪而不反,其素所蓄积者也。顺,则无所凌其尊;毅,则无所扰其遂;靖,则无所败其公;恪,则无所问其勤操。是以往倾之有称善治而最闽省者,其必君也。”②经考证得:陈如纶,明代确有其人,本姓许,字德宣,号午江,江苏太仓人,生卒年不详。为官清廉有美誉,为人刚正不阿且坚韧忠信。
陈如纶在诗词方面都有建树,《全明词》记载:工诗文,有《兰舟漫稿》一卷,《二余词》一卷。又查《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得:有《冰玉堂缀逸稿》《兰舟漫稿》。又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存目四》得《冰玉堂缀逸稿》二卷,《兰舟漫稿》一卷,《二余词》一卷。资料显示不仅集子相同,并且全部收入其中而传世。对于其词的创作,《全明词》共收录114首,又查《四库全书·集部》统计出其词创作也是114首,多为友人间的互赠词、外出时的郊游词以及所见所感的景物词,并且偶尔掺杂元明杂剧因素,例如在词牌名的位置使用“前调”等。纵观其114首作品,虽无新意,但可贵的是,其词多能抒发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不同于明代其他诸多词人仿效前人词作而毫无自身之感的“模仿秀”。下面就结合考证所得的陈如纶其人和其创作,对其词进行类型分析、风格鉴定以及艺术特色的归纳。
陈如纶词作分类明显,大致可分为:赠答词、交游词、咏怀词,咏物词。下面根据先后顺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释。
首先,赠答词。此类词共有39首,主要是与友人之间互赠词作所得。有三个特点,其一,多有具体友人的姓名,极少采用“寄友人”这样的含糊词。例如与友人周仰峰的赠答词,就多以《满江红·答赠周仰峰》《满江红·答仰峰》《风入松·答仰峰同南门过访》《丹凤吟·谢仰峰惠扇并词》等“实名制”的形式出现。其二,以组词的形式进行赠答。例如利用《满江红》这一词牌,先后两次对同一友人进行赠答,并且所用词牌的韵字都是一致的。其三,其中有一首祝寿词《万年欢·元旦州司祝圣寿》,虽尽是恭贺之词,但也透露出了词人自己的真情实感,委实难能可贵。
其次,交游词。此类词共有54首,主要分为四个小类,一是与友人的交游词,包括与友人的日常往来和外出访友、郊游两部分。其中与友人的日常往来多以“客至”“送客”等含糊性词语来创作,其友人无可考证。而与友人共同外出访友或郊游的词作,与前文论述的赠答词一样,多是“实名制”,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所偕同的友人以及所访的目的地。例如将《桃源忆故人·客至》与《风入松·仰峰同毛浣翁过园亭》相比较,单从词牌和词题名中就很容易看出不同之处。二是个人的郊游词。在这类词中,词人或外出踏春、探梅,或观赏雨景,或观潮看湖,全词没有他人的介入,更多的是抒发词人自身对外界景物的感触。例如《长相思·探梅》:“开一枝,谢一枝。莫怪逋翁探得迟,春光暗里移。开有期,谢有期。昨日花丛今日稀,又是惜花时。”③整首词只是词人个人探梅所感。三是送别友人词。这类词所占比例不多,但是却饱含着浓浓的友情。四是因友人雅集而创作的词,主要描写的是与友人结社咏诗等文人乐事。
再次,咏怀词。此类词共13首,数量虽不多,但有其明显的分类。一是借节日来抒发自己的各类情绪。例如《满江红·寒食》首句即说:“江城百五,正遇着、禁烟时节。”这一特定时间就统领了全词的基调,继而用“风土寒”“露花凝热”等种种意象引出自己诸多的“伤情别”等情绪,透露出浓浓的生离死别之愁绪。二是借题山水、壁舍来抒发感叹。例如《满庭芳·题东皋书屋》,全词通过对书屋内外境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徜徉书海的喜悦之情。三是“读后感”式的咏怀。例如《水龙吟·隐括前后赤壁赋》,全词不仅囊括了《赤壁赋》的主要内容,更是通过想象,表现出自身神游般的自遐。四是题中直接书写“咏怀”的。例如《长相思·有怀》,主要是抒发一种春愁,一种失落的情绪。五是凭吊中抒发感慨。例如《桃源忆故人·吊陆履正秀才》,此词不仅缅怀了陆秀才,更是通过陆秀才的去世,感叹一种人去万木凋零的世事沧桑感。
最后,咏物词。此类词共有8首,主要是通过对景物以及外界天气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8首词如下:《鹊桥仙·茶》、《风入松·晚晴》、《小重山·风雨》、《忆秦娥·落梅》(另包括其二、其三、其四)、《酹江月·落花》。
通过对114首词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陈如纶词多侧重与友人的唱和来往,通过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看出陈如纶喜欢交友,也可以通过其词考证其交友的状况,更能通过这样的创作侧重性,看出陈如纶其人真诚、坦率的风格。
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96册《集部·别集》得一文,名曰《明朝列大夫福建布政司右议午江先生陈公墓志铭》,文中评价陈如纶创作云:“工举业,文整洁典丽,尤好古文词,诗歌出语必中规矩。”④“学务实践,不事虚浮,谈说读史至忠孝节义事,辄废书慷慨,思效之。”⑤而在《二余词序》中,陈如纶自己陈述:“予兹辑予词得若干阙,固惟率其意兴所诣者耳。若夫谐歌协音、炼句锻字,夫我则不暇。”⑥由以上文字,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陈如纶作词的风格是尚典丽,中规矩,词意率性。然笔者读了陈如纶的词,却对其艺术风格有另一番理解,现陈述如下:
首先,善于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一点跟陈如纶自评的“率其意”有相似之处。在陈如纶的词作中,少了附和模仿之词,虽用语不新,却表现出了自己真挚的内心,例如前文论述到的赠答词。在明代,文人常借赠答来用于各方的应酬,吴梅先生就曾认为这样的一种现象是明词的重大弊端。然而在陈如纶的赠答词中,却少有应酬、交际之语,从他的赠答词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与友人之间你来我往的契合和交好。例如《点绛唇·答寻壑醉归》:“燕语晴,春眠过午扶头起。闲访西邻,芳草烟凝翠。共倒金樽,花气沾罗袂。归来晚,踏碎月明,吟杖风前倚。”⑦全词就好像在诉说一件与友人相乐的小事。上阕是实写,述说日上三竿才起,出门看到西面的花草景象。下阕是虚写,回忆前晚酒醉的情景,回忆中的醉酒似乎很有诗意。
其次,尚典丽,用词切实。这一点可与第一点相结合。陈如纶用字用词,多用切合自己内心想法的词,而且用字用词多典雅不虚浮。例如《阮郎归·春暮》:“问春何日不溪山,送尽韶光属等闲,频将诗句删。燕子语梁间,新绿暗,乱红残。飞絮点云鬟。莫谓全无儿女态,脉脉独凭栏。”全词不仅用字用词雅化,而且立意也是雅化诗化。
再次,陈词融入了元明戏曲的某些元素。曲化现象是明词的一大特色。虽然在前文提到的《墓志铭》中他人给陈如纶的评价很高,不仅尚典丽,还中规矩,然而这不能否认陈如纶词作中的曲化痕迹。例如上文提到的“前调”,这是元明杂剧中才有的词名,但在陈如纶的词中却常常出现。据统计,其词使用“前调”来作词牌的有21处。
总之,通过对陈如纶其人生平的考证以及对其词的分析和理解,我们不仅初略了解了陈词的风格类型和艺术特色,更是通过陈词,略微可以看出明代词人的努力,正是有明一代无数个陈如纶式的文人的努力,才有了清代词振兴的光辉局面。因而,我们不能因为明词的低迷而忽略明词。研究明词,将带领我们在词领域的研究走得更深。
①③⑦ 饶宗颐、张璋:《全明词》,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0页,第925页,第931页。
② 《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26册《集部·别集类·皇甫少玄集》卷二十四,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45页。
④⑤⑥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96册《集部·别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78页,第581页,第559页。
[1] 饶宗颐,张璋.全明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国立中央图书馆编辑.明人传记资料索引[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3] 文津阁四库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M].济南:齐鲁书社,1997.
作 者:黄晓凌,暨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