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帝诗赋存佚考

2014-03-12 08:34陈如碧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32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
名作欣赏 2014年5期
关键词:乐府方略校本

⊙陈如碧[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 510632;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广东 东莞 523106]

梁元帝诗赋存佚考

⊙陈如碧[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 510632;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广东 东莞 523106]

梁元帝萧绎一生著述颇丰,其诗歌存佚情况,一直众说纷纭,此亦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金楼子·著书篇》、《梁书·元帝纪》、《南史·梁本纪下》、《隋书·经籍志》、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名家集·梁元帝集》、清陈元龙编《历代赋汇》、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清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诸种文献的考订,可以初步认定:萧绎存诗122首,其中乐府20首,徒诗102首,佚诗10首;存赋8篇,佚赋1篇。

梁元帝 诗赋 存佚

梁元帝萧绎一生著述颇丰。《金楼子·著书篇》《梁书·元帝纪》《南史·梁本纪下》《隋书·经籍志》对其著作书名多有记载,唯文集只列卷数,诗歌和赋的具体篇目没有详及,现据相关文献列举著录,情况于下:

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卷第七录诗7首、卷第九录诗11首;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录赋7篇、录诗83首;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录乐府25首;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名家集·梁元帝集》录乐府21首、诗96首、赋9篇、骚1篇;清陈元龙编《历代赋汇》录赋8篇;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录赋8篇;清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录乐府21首、诗102首。

考察上述诸家收录情况,可知:

一、梁元帝赋存佚考

严可均辑本录赋8篇,严氏于《春赋》后作案语:“张溥本有《秋兴赋》《临秋赋》,今据《艺文类聚》编入《简文帝集》。”①检《艺文类聚》及张溥辑本,同严氏案语,宜从严氏。《艺文类聚》录赋7篇,与严可均辑本比较,《拟秋风摇落》篇只引《秋风摇落》首四语,②且篇名不同。不录《春赋》,其余篇目与严可均辑本相同。张溥辑本录赋9篇,多出《秋兴赋》《临秋赋》,将《秋风摇落》归入骚类。《历代赋汇》录赋8篇,不取《荡妇秋思赋》《秋风摇落》,多出《秋兴赋》《临秋赋》。故从严可均辑本,萧绎存赋8篇。另《,琵琶赋》疑佚。据《南史·梁宗室下》载:“范虽无学术,而以筹略自命。爱奇古,招集文才,率意题章,亦时有奇致。尝得旧琵琶,题云‘齐竟陵世子’。范嗟人往物存,揽笔为咏,以示湘东王,王吟咏其辞,作《琵琶赋》和之。”③今不见萧绎《琵琶赋》,盖佚。故萧绎佚赋1篇。

二、萧绎乐府存佚考

《乐府诗集》录乐府25首,其中将《从军行》《金乐歌》归入乐府。笔者按:《从军行》于《艺文类聚》、逯钦立辑校本中均作《和王僧辩从军诗》;张溥辑本作《从军诗》,一作《王僧辩从军》。《艺文类聚》佚首二句,张本、逯本均录入诗。另,《金乐歌》于《艺文类聚》、张溥辑本及逯钦立辑校本中均作《歌曲名诗》,亦均录入诗,宜从张本、逯本。《乐府诗集》录《乌栖曲》六首。笔者按:逯钦立辑本于《乌栖曲四首》题下注:“《诗纪》云:乐府又有‘幄中清酒’‘浓黛轻红’二首,亦作元帝。《玉台》云:萧子显诗也。”④检《玉台新咏》,此二诗为萧子显诗,宜从《玉台新咏》。

《乐府诗集》余下的21首与张溥辑本、逯钦立辑校本中的乐府皆同。萧绎存21首乐府似无疑问,然检逯钦立辑校本,逯氏将《半路溪》同时录入萧纲、萧绎名下,于萧纲诗后作注:“《乐府诗集》七十四作梁元帝,《诗纪》六十七。逯按:此歌应依《乐府》编入《元帝集》。”⑤又,逯氏于萧绎诗题后作注:“《诗纪》云,《玉台》作简文帝。”检《玉台新咏》归简文帝名下。⑥《玉台新咏》约编于梁朝末期,且萧纲与萧绎有文集并行于世,而常出入东宫的徐陵,受简文帝之令编《玉台》应不会把萧绎的诗歌误入梁太子萧纲的文集中。此诗疑经后人误抄而录入梁元帝名下,不知逯氏断语所据为何。

故笔者以为萧绎实存乐府20首。乐府所佚情况无从考。

三、萧绎徒诗存佚考

1.存诗考

由以上文献可知,张溥辑本、逯钦立辑校本录诗较全。与逯钦立辑校本比较,张溥辑本少录5首,兹列举于下:《长安路诗》《怀旧诗》《自江州还入石头诗》《风人辞》《奉敕为诗》。逯钦立辑校本所录《秋辞》诗实为严可均辑本所录《秋风摇落》赋及张溥辑本所录《秋风摇落》骚,今据严可均辑校本,将《秋风摇落》归入赋中。又,张溥辑本于目次中无《别诗二首》,然检张溥辑本各卷诗,实将《别诗二首》附于《春别应令四首》诗后,故《春别应令四首》实有六首,且卷中明确标有“其五”“其六”字样。而目次标为《春别应令六首》与卷中诗题《春别应令四首》相悖。其余诗歌,张本与逯本相同。检张溥辑本《梁武帝集》、逯钦立辑校本《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武帝萧衍》,均将《送始安王方略入关》诗归于梁武帝名下,笔者以为皆误,此诗应为梁元帝作。逯钦立辑校本于《送始安王方略入关》诗题后作注:“《南史》曰‘:梁武帝结好于魏,遣始安王方略入关,送之,作诗曰……”⑦检《南史·始安王方略传》,记载“:始安王方略,元帝第十子,贞惠世子母弟也。……侯景乱,元帝结好于魏,方略年数岁便遣入关。元帝亲送近畿,执手欷,既而旋驾忆之,赋诗曰:‘如何吾幼子,胜衣已别离。十日无由宴,千里送远垂。’至长安即得还,赠遗甚厚。”⑧结好于魏当为梁元帝,逯氏误载。而所赋之诗即《送始安王方略入关》。又,太清二年(548)秋八月戊戌“侯景举兵反”,⑨大宝三年(552)“三月,王僧辩等平侯景,传其首于江陵”。⑩此诗当作于太清二年(548)秋八月至大宝三年(552)三月侯景之乱间。另,《梁书·武帝下》⑪《南史·梁本纪中》⑫均载:太清三年(549)“五月丙辰,高祖崩于净居殿,时年八十六”。若萧衍作此诗,此诗当作于太清二年(548)秋八月至太清三年(549)五月间。考此间萧衍行迹,是不可能作此诗的。所以录入萧衍名下实为误收,今从《南史》本传,将《送始安王方略入关》归入萧绎名下。另,据《南史·梁本纪下》载:大宝元年(550)正月,帝“使少子方晷质于魏,魏不受质而结为兄弟”。⑬少子,即最小的儿子,“世祖元皇帝十子,五人可考:方等、方诸、方矩、敬帝讳方智、方略”。而据《南史·始安王方略传》,方略乃元帝第十子,故少子即方略,疑方略误写为方晷。故《送始安王方略入关》极有可能作于大宝元年(550)正月。另,据《梁书·元帝纪》承圣元年(552)冬十一月己卯,“立皇子方智为晋安郡王,方略为始安郡王”,⑭此时侯景之乱平,皇子受封,而此诗作于大宝元年(550)正月,疑《送始安王方略入关》之“始安王”为后人所加。

检张溥辑本《梁昭明集》、逯钦立辑校本《梁诗卷十四·梁昭明太子萧统》均将《春日宴晋熙王诗》录入萧统名下。逯又作主按语:“诗言国难云云,当作于侯景乱梁以后,是时昭明已死,不得有诗。考梁元帝称制江陵,封简文帝子大圜为晋熙王(事见《周书·大圜传》),则此乃元帝之作。是时正值国难,诸王争位,故诗云云。”⑮而曹道衡先生、沈玉成先生则认为:“此诗当为侯景乱后事,非萧统作甚明。然未可定为元帝作也。然元帝有集,则其诗不当误为昭明太子之作。颇疑此诗乃元帝愍怀太子方矩作。《梁书·愍怀太子传》:‘承圣元年十一月丙子,立为皇太子,及西魏师陷荆州,太子与世祖同为魏人所害。’盖当时皆题‘皇太子’,故误为昭明太子。实则简文帝为太子时诗,亦时有题作昭明者。《类聚》盖由此致误耶?”⑯曹先生、沈先生的分析颇合理,笔者权从曹、沈之说。

逯钦立辑校本录诗102首,逯氏归于萧衍名下的《送始安王方略入关》应为萧绎作品,《秋辞》归入赋,一出一入,由此,基本上可确认萧绎存诗102首。

2.佚诗考

中大通三年(531)萧绎作诗赠别庾承先,此诗今佚。据《梁书·庾承先传》载:“中大通三年,庐山刘慧斐至荆州,(庾)承先与之有旧,往从之。荆陕学徒,因请承先讲《老子》。湘东王亲命驾临听,论议终日,深相赏接。留连月余日,乃还山。王亲祖道,并赠篇什,隐者美之。”⑦萧绎所赠篇什,今不存,疑佚。

萧绎曾作诗追思张缵,今佚。据《梁书·张缵传》载:“缵有识鉴,自见元帝,便推诚委结。及元帝即位,追思之,尝为诗,其《序》曰:‘简宪之为人也,不事王侯,负才任气,见余则申旦达夕,不能已已。怀夫人之德,何日忘?”⑧

逯钦立辑校本录有萧绎《咏秋夜诗》和《寒闺诗》,张溥辑本将此二诗录在《杂咏二首》名下,作《秋夜》《寒闺》诗。又,检刘缓有《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即《秋夜》《寒闺》《冬宵》诗,⑨两诗题均有“杂咏”字样。然检众辑本均不见萧绎《冬宵》原诗,张氏、逯氏亦不辑录,疑此诗亡佚。

检刘孝绰存《奉和湘东王应令诗二首》,即《春宵》《冬晓》诗;⑳刘孝威存《奉和湘东王应令诗二首》,即《春宵》《冬晓》;①萧纲存《和湘东王三韵诗二首》,即《春宵》《冬晓》;②庾肩吾存《奉和湘东王应令诗二首》,即《春宵》《冬晓》。③萧绎不存《春宵》《冬晓》原诗,疑此二诗亡佚。

萧绎去丹阳、尹荆州之际,应有诗与萧琛、徐勉相和。检逯钦立辑校本,萧琛存《和元帝诗》,并于诗题后注:“《诗纪》注云:去丹阳尹,尹荆州。”④徐勉存《和元帝诗》,并于诗题后注:“去丹阳,尹荆州。”⑤据《梁书·武帝纪》载:普通七年“冬十月辛未,以丹阳尹湘东王绎为荆州刺史”⑥。萧琛、徐勉两人的和诗当作于普通七年(526)冬十月,萧绎由丹阳尹迁荆州刺史别离之际。两首《和元帝诗》极赞年尚十九岁的萧绎的英德、文思,鼓励他匡时经世,精思治纲。而萧绎不存原诗,恐亡佚。萧纲存《和湘东王首夏诗》,⑦今不见萧绎原诗,疑亡佚。另萧纲存《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⑧今不见萧绎原诗,疑亡佚。刘孝绰存《和湘东王理讼诗》,⑨今不见萧绎原诗,疑亡佚。武陵王萧纪存《和湘东王夜梦应令诗》,㉚今不见萧绎原诗,疑亡佚。

由上可知,萧绎至少佚诗10首。

①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035页。

② 欧阳询辑纂,王绍楹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6页。

③⑧⑫⑬ 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96页,第1347页,第222页,第235页。

④⑤⑦⑮⑨⑳①②③④⑤⑦⑧⑨㉚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36页,第1916页,第1538页,第1794页,第1848页,第1842页,第1881页,第1963页,第2000页,第1803页,第1812页,第1946页,第1938页,第1830页,第1899页。

⑥ 徐陵辑,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8页。

⑨⑩⑪⑭⑦⑧⑥ 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4页,第125页,第95页,第132页,第753页,第503页,第70页。

⑯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81页。

作 者:陈如碧,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乐府方略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乐府、乐府诗、新乐府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
以词为乐府:贺铸“寓声乐府”及其他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乐府—清平调之二
“滑块”模型题解题方略
例析交流问题的求解方略
两个方略做斗争(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