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健 白 娜 朱昱霖 (云南艺术学院 650500)
刍论中国诗与画的关系
——从诗说起
宋 健 白 娜 朱昱霖 (云南艺术学院 650500)
中国诗与中国画具有典型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两者在艺术上是相通的,但也具有差异性。本文从诗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诗画在形式上的融合和表现力上的差异。
诗;画;差异
在中国艺术史上,诗歌与绘画均占有重要的地位。诗与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画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据记载,诗起源于上古社会人们的劳动,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用协调动作达到振奋精神的效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歌)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而绘画也是产生在上古社会人们的生活之中。原始人把一些崇拜的物象画在岩石上,用抽象的线条表现在陶器和金属器之上,随着物质生活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才产生了现在人们所说的艺术的绘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意境美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对于意象的描述也就是语言的表达。对诗歌中的意象的理解和意境的品味,是通过想像加以完成的,根据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有如身临其境。所谓“诗中有画”就是诗歌突破了语言的界限,而充分发挥出了它启示作用,做到思维与语言的互动。袁行霈评论说:“王维善于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摄取最鲜明的一段和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加以突出的表现,描写景物时,既不堆砌词藻,也不作琐细的形容,总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余地,供自己去联想、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1王维的《鸟鸣涧》写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人物,桂花,寂静,月亮,山鸟依次出现在画面之中。可想像到,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在桂花树下散步,桂花落满了地,夜日挂在当空,白白地月光惊动了山鸟,山鸟在山涧鸣叫着飞向远处。这是多美的一幅夜景,符合了中国古典的审美意识,人、物、自然在这里和谐统一。
而把诗作为画的题材进行创作,应该说是“诗中有画”在实际中的表现。东晋顾恺之所画《洛神赋卷》描绘的是曹植的诗赋《洛神赋》,顾恺之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雪诗画》记有段善赞画郑谷雪诗诗意的故事。而后在《林泉高致》中也记有郭熙“尝所诵道古人清篇秀句,有发于佳思,而可画者”的话,《宣和画谱》卷十一郭熙条目下着录有他的“诗意山水图”。以上描述的是“诗中有画”,而“画中有诗”这一命题则主要是通过题画诗来表现的。王渔洋在《蚕尾集》说到:“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拙劣不工……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始创之功伟矣。”2说始创于杜子美,在此之前已有人写题画诗,是否就像王渔洋所说的拙劣不工呢,值得商榷。但是说因为有了杜子美的题画诗,题画诗作为诗的一种类型显露出来,应该说是中肯的。题画诗之所以出现,乃是诗人在画中引发出了诗的感情,因而便把画来作为诗的题材、对象,此乃“画中见诗”。但此时的题画诗并未出现在画面之上,这点可从目前所见的唐时的绘画作品就能够看的出。
诗人以语言为媒介,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心中之所要抒发的转化为诗歌,这就是“情”。画家将所看的转化为笔下的景物,是对真实景物的一个模仿,这就是“形”。“情”与“形”的区别,就是动态和静态的区别,实际上也就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区别。宋人邵雍在《诗画吟》中讲到:“画笔善于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3绘画作为二维的空间艺术,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只能表现一刹那的物态和景象,即表现瞬间,表现定格,这是由其基本属性所决定的。而诗不一样,诗所描述的是流动的状态,如诗人所想,想到什麽都可以,语言可以自由的表达所有事物,没有所谓时间上的限制,这也是由其基本属性决定的。
苏轼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主张诗画能够相互渗透的命题后,当时也有人指出,诗中的画并不一定能够画得出来。如宋僧参寥说:“‘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窗帘看弈棋。’此句可画,但恐画不就儿!”后来明清两代也有人发表这样的看法。明代的董其昌言:“‘水作罗浮磬,山鸣于阗钟。’此太白诗,何必右丞诗中画也?画中欲收钟磬不可得!”程正揆转述为:“‘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华亭爱诵此语,曰:‘说得出,画不就。’予曰:‘画也画得就,只不像诗。’华亭大笑。”4像“香”“冷”“鸣钟作磬”这一类的嗅觉、触觉、听觉里的事物,都是很难再画面上表现的。诗的意境毕竟是由语言表现出来的,可以有很深的程度,带来强烈的震撼以及浓重的情感。而绘画则带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很难像语言那样自由表达。
诗与画都是艺术上、美学上很大的两个范畴,三言两语是不能说清楚的。但可明确的是,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只能联系,不能相代。各自可以把对方尽量吸收到自己的艺术中来。诗与画的结合,才能创造出中国美学概念中的完美的“意境”美。
注释:
1.参见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7.
2.参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413.
3.参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417.
4. 5.参见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01-303.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3]伍蠡甫(主编).山水与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张强.中国山水画学[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