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扭秧歌的人》为例浅谈陕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

2014-03-12 14:20陈晓鹏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30074
大众文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扭秧歌腰鼓现代舞

陈晓鹏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30074)

以《一个扭秧歌的人》为例浅谈陕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

陈晓鹏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30074)

本文结合当下民间舞蹈艺术受西方现代舞影响所面临的创作环境的变化,以陕北秧歌中的经典作品《一个扭秧歌的人》为例,浅谈了陕北秧歌及其继承与发展。

民间艺术;创作源泉;民族精神

一、现代派舞蹈影响下的民间舞蹈创作环境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演出市场也在不断的完善,在经济大潮的刺激下,商业性演出日益频繁,导致部分编导创作出发点发生变化,由“以艺术为出发点”变成“由利益为出发点”导致时下的“商业性”作品过多,缺乏真正的艺术精品。创作不再来源于生活体验和艺术积累,更多作品是在利益因素的诱惑下诞生的。同时,随着西方现代舞的普及,以现代舞创作手法进行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风格几乎充斥了每一个编导的思想,他们认为简单的加入现代舞元素,运用现代舞的手法处理,就是创新,就是发展,而不把目光投向民族舞风格本身的艺术魅力,那么真正的民族文化精髓将逐渐模糊直到绝迹,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艺术领域的“侵略”。

二、陕北民间艺术概述

民间舞蹈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深反思的问题。回顾过去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也不乏精品出现,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就是一个经典,它为什么会成为世纪经典,为什么能让世人所记住它,因为它真切、自然、生动的都表现出陕北人民,憨、逗、大方、阳刚的性格特点,散发着黄土地的生活气息,有着浓郁的陕北特色。

陕北独特的地貌特征形成了其独具风情的黄土文化,造就了陕北人豪放与朴实、粗犷与宽厚并存的独特个性。“陕北的起源被公认为是源于农祭活动,由于陕北地区气候干燥,而农耕中最需要的就是水,祈求下雨成了他们对神的崇拜,为了答谢神的恩惠,秧歌就成了主场戏,民间舞蹈形式便世世代代的流传了下来。”1陕北可以说是歌舞齐鸣啊,秧歌扭的是奔放、有力,歌唱的是高亢悠长、雄宏气魄,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陕北有名的“安塞腰鼓”“信天游”。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悠久的传统气息,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可以说人人都会打鼓,艺人们表演时身上所缚的鼓和服饰都表现了浓浓的风土文化,女人的细腻、单纯,男人的阳刚、顶天立地的感觉浮现在我们眼前。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好比巨浪那样壮观,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谣传腰鼓在秦汉时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当时战乱年间,腰鼓就好比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它的用意就相当于抗日战争时的冲锋号,两军对阵交锋时以击鼓助威,振奋人心,取得胜利,又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并为世界瞩目。信天游千百年来以独特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其节奏自由,纯朴大方,高亢悠长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人们平时的生活物资不得不由驴或马来托运,干这行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脚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为了排除寂寞的孤独,他自然的就哼起了小曲,把它可以想象成是对远方情人的一种思念,作为一种风格个性都很强的山歌品种,“信天游”的基本特征是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它的词曲仅有上、下两句。唱词上句起兴,下句点明主题。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苍凉而宏壮的情感,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

三、体现陕北特色的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

《一个扭秧歌的人》编导张继刚正是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因此对这块黄土地有着无尽的眷恋和深切的感情。正是他拥有对“黄土文明”的厚重体验,才创作出了《一个扭秧歌的人》那样具有传统特色和民间气息的作品,而在作品中主要用“陕北秧歌”的手法与动作语汇贯穿始终。2但是在中国古往今来,秧歌不是喜庆婚嫁就是欢庆丰收,而张继刚最大的突破就是将传统的秧歌动作注入了新的成分,即运用了专业的舞蹈处理手法,并塑造了鲜明的舞蹈人物形象从而使传统的秧歌在作品中释放出了新的能量。

从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中我们可以看到,陕北地区的秧歌是那么的地道,它有着丰富的舞蹈资源,只是有待于开发、挖掘、历史的文化就像一坛承酿的酒,只要微微的了开,就会散发出一股清香,它是不可阻挡的,它是从古到今代代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它,发展它,它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陕北秧歌就是有着这样的艺术魅力,需要我们来关注它,这也是我们民族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责任、一种民族精神。

结语

“秧歌扭掉了生活的沉重,扭掉了精神的寂寞”,这就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他们表现了火辣辣的情怀。3可以说秧歌舞蹈是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北方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结晶,是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秧歌这个大众的民间艺术,也可以说是古老的艺术,它的壮大是民族道德的高尚,它是不会被外来因素所涂改的,它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的象征。这就是艺术的神圣,我们坚信秧歌还可以继续扭下去,它就像中华民族的魂,生生不息。

注释:

1.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1:74.

2.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01:247.

3.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1:72.

[1]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01.

[2]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1.

[3]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9

[4]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1.

猜你喜欢
扭秧歌腰鼓现代舞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秧歌扭起来 健身又快乐
浅谈现代舞在综合性大学舞蹈教学中的开展与普及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春雨变魔术
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
文化·延安
探究现代舞艺术的发展
——东西方现代舞艺术的融合
论现代舞基训与现代舞编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