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郊野公园的城市生态修复

2014-03-11 16:20王震国
上海城市管理 2014年1期

导读:传统城市如何破解人口、土地、产业、生态四者之间的失衡困局,近日召开的“上海郊野公园建设理论研讨会”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在控制人口总量、守住土地红线、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通过建设郊野公园、调整郊区单元规划,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适应性优化和城市生态的可持续修复。

关键词:郊野公园;城市生态;多元模式;可持续修复

传统城市如何破解人口、土地、产业、生态四者之间的失衡困局,2013年12月25日召开的“上海郊野公园建设理论研讨会”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在控制人口总量、守住土地红线、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通过建设郊野公园、调整郊区单元规划,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适应性优化和城市生态的可持续修复。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上海城市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协办。来自上海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学界的30余位领导、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出席会议。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张绍樑到会致辞,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史家明作了主题为上海建设郊野公园和郊野单元规划的战略与政策导向的主旨报告,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国土分院高级规划师吴双发表了主题为上海21个郊野公园的总体布局与实施方略的学术演讲,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陶康华作了主题为上海郊野公园建设的理论和生态学意义的学术演讲,上海市青浦区西岑郊野公园董事长沈金华作了主题为郊野公园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保障的学术演讲,上海青浦大千生态农庄董事长黄海伯作了主题为现代都市农庄的高科技生态养殖与观赏型农业种植的学术演讲,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王震国作了主题为郊野公园与城市生态可持续修复的学术总结。

会上,专家学者从四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证探究,不仅解读了上海建设郊野公园的理论和生态学意义,明确了上海建设郊野公园的总体战略、基本模式、目标节点,阐述了上海郊野公园建设的实施方案、试点情况、难点焦点、破解方略,以及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新一轮城镇化的示范作用,还介绍了上海郊野公园建设试点的进展态势、经济潜质、农业范式作用,畅想了郊野公园的多元模式,及其对开发高科技生态养殖与观赏型农业种植的广阔前景。

根据《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上海明确了“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大生态目标和“两环、九廊、十区”的总体生态格局,规划生态用地达3500平方公里。据此,郊区将建设21座郊野公园,总用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其中已明确先行试点的有5座,包括青浦区的青西郊野公园、松江区的松南郊野公园、闵行区的浦江郊野公园、崇明县的长兴郊野公园和嘉定区的嘉北郊野公园。

会议认为,郊野公园不仅美化自然景观、承载游憩娱乐、保护生态环境,也有着节约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互补、转移农业劳力、实现产住一体的功能。从理想的角度说,通过建设郊野公园,至少可以产生以下四方面的效应:一是集约利用土地,即:土地由过去的零散割据、分散耕作,变为整合集约、现代化和机械化耕作。二是社区化居住,即:传统意义上散居的农户进入农民新村,实现类似城镇的社区化生活。三是改变产业结构,即:由传统单一的农田耕作,转为开办集约化农庄、建设立体化生态湿地、经营规范化农家乐旅社。四是多渠道分流就业,即:传统的农民到农庄和湿地农场充当农业工人,进农家乐旅社从事游乐服务;部分有条件、有技能的农民,还可直接进入所在地的集镇生活就业。

会议指出,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将遵循三大原则,包括地理生态的适合、人文生态的自愿和资源生态的许可。因此,在郊野公园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注重适应自然、以人为本,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注重保留原生态的自然要素,通过湿地景观、农田景观、林田景观等凸显郊区特有的田、林、水网等自然特征,反映出郊野公园有别于城市公园的“自然、生态、野趣”的特点;二是重点配套农林生产、水源保护、森林防火等必要设施,充分利用现有苗圃等林地资源,保留具有地区文化特征的林地格局,通过森林结构调整优化,丰富植物种类,逐步培育自然的森林群落,降低人工维护成本。此外,在郊野公园规划中,对集中体现地域特色的村庄应该进行充分保护,配套必要的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尽可能建立“市区联合、以区为主”的保障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有序推进的原则,推动郊野公园规划建设,避免出现“建得起、养不起”的情况,确保郊野公园建设可持续。同时,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郊野公园这一类公共设施的市场化服务购买,让市场在城市公共服务中也能起到决定作用。

会议相信,上海的郊野公园不仅能成为城市大生态的重要元素、城市原生态的重要样本、城市防灾抑尘抗风的重要屏障,更能成为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加速农村城镇化、修复城市大生态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责任编辑:张 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