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鹏
摘 要:中职院校的学生思想问题已成为社会上的一大敏感话题。班主任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学生及家长齐抓共管,是做好学生思想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进头脑、进教室、进宿舍、进家庭”的“四进”方法使教师时刻关注学生,保持和家长的沟通,从而实现学校、家庭的齐抓共管,及早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关键词:学生思想管理 “四进” 班主任
现在,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院校,面临着高校扩招、招生日益困难、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等种种困难。学生年龄一般在14~18岁之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即生理性成熟超前,而社会性成熟滞后。而且随着农村在外务工人员的增多,这部分学生中还会有很多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普遍在学校不受到教师的重视,缺乏学习动机,同时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与他人交流,而有的学生又往往是精力过剩,一旦冲动就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他们来到中职院校之后,往往缺乏升学动机,普遍存在“终于不用学习了”“家长终于不用管了”“我们终于可以好好玩了”的思想。在这样一类学生组成的班集体里,学生的思想管理成为了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我们如果不消除学生的思想误区,就很难纠正其在行为上的缺点。
而要针对这类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管理,既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有合适的方法,为此笔者总结了“进头脑、进家庭、进宿舍、进课堂”的“四进”方法,为班主任老师搭建一个了解学生思想,改变学生行为习惯的平台。
一、“进头脑”
教师要与所在班级的学生进行经常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问卷调查、单独谈话的形式,也可以是利用班会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的形式。通过师生频繁的、平等的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学生也可以了解教师的想法,这样通过师生双方的互相了解,培养他们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教师真正地走进学生的思想,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误区,从而通过交谈、安抚等多种方式转变学生的思想。同时通过交流也有助于班主任发现有能力的同学,让他们协助老师管理,成为老师的助手。
二、“进教室”
学生往往对班主任存在特殊的敬畏感,这样他们可能会出现班主任在与不在的截然相反的两种表现。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不仅仅要把握住课堂上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还要注意其他任课老师课堂上学生的动态,及时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想变化和行为习惯。“进教室”即教师可以不定期地和任课老师交流、听课以及观察学生们的上课表现,及时发现学生们各科目学习的状况和课堂动态,为班主任有针对性的教育及转变学生思想提供第一手的资料。班主任结合“进头脑”了解学生们的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班主任还可以观察措施的有效性,以便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三、“进宿舍”
学校的教学不仅仅是课堂的教学,也包括生活的教学。为了让同学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要经常去宿舍参观。首先是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督促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通过宿舍参观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不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从而及时解决,及时教育。同时班主任通过参观宿舍和深入宿舍生活,让同学们体会到班主任不仅仅是课堂上关注着我们,在生活上也关爱着我们,这样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贴近,更透明。
四、“进家庭”
学校教育仅仅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起着很大的作用。班主任老师要与学生家长建立一条稳定的联系通道,经常与之联系,这样教师不仅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对学生放心,也可以使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双方交流有助于家长了解班主任的想法,方便班主任对于学生思想的管理,有利于家长和教师群策群力,保持学生良好的思想状态。
“四进”使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建立了一条双向的“高速公路”。班主任老师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从而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做到“早发现”“早介入”,以便及时建立家长、教师、学生“共努力”“同解决”的解决方案。这样使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工作,从出现问题后的被动解决,转变为发现苗头后的提前介入、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
总之,“四进”工作使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形成了一条纽带,为班主任处理班级和学生事物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它使班主任能够融入班级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班级之外。它提高了班主任的威信,消除了班主任与同学间的隔膜,是班主任做好班级思想稳定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