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产业发展的镇江市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研究

2014-03-11 07:49冷耀明孔月华高长华
职业·中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适应产业发展专业建设

冷耀明 孔月华 高长华

摘 要:专业建设是技工院校建设的基础,是技工院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的具体体现。专业建设是否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技工院校 产业发展 适应 专业建设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导致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使整个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水平提出了崭新的要求。2010年7月,镇江市政府发布了《镇江市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强调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等其他新兴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必将需要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因此,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镇江各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1.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已初显爆发式增长的良好势头,总量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领先增长,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越发扩大,需求层次越发提高。从经济贡献来看,新兴产业支撑有力,镇江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逐年增长,固定资产投入逐年增加;从产业发展来看,五大产业同步提速;从盈利能力来看,新兴产业领先增长。

2.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一方面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人才队伍缺口巨大。上年度全市新兴产业企业人才资源状况的调查显示,新兴产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乏。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先导性、倍增性、辐射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它是一个地区人才集聚的高地。从镇江市新兴产业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看,新兴产业企业人才数量明显不足。

二、技工院校专业建设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状况分析

技工院校这两年面临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国家各项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资源整合优势凸显。在“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方针指导下,技工院校各项综合实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许多多问题,其中专业建设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专业设置不合理,传统专业多,新专业少

目前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设置缺乏理论指导,存在陈旧性、随机性和盲目性。二是学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有些学校为了迎合学生和家长心理,开设热门、低成本专业,追求专业设置全面性,最终导致开设专业雷同,形成学校间不良竞争,造成毕业生就业难。有些新开专业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往往招不到学生或只招几个学生,开设成本很高。三是专业设置不能与行业、企业界紧密联系,对社会潜在的人才需求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

同时,全市五家技工院校开设的新型专业较少,年培养人数和专业建设远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不大

技工院校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业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虽然近年一直在倡导行为导向、项目驱动法等一体化教学方法,但由于种种困难,真正实施效果好的却很少。很多方面是浅层次合作多,深度合作少。

3.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不够紧密

市五所学校很多专业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甚至教学内容都是多年一贯制,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与当今市场需求格格不入,学的内容用不到,用的内容却没有学到,造成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小,很多专业就业难,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又没有。

4.师资水平不高,理论教师多,一体化教师少

新兴产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都非常高的复合型专业教师,而目前技工院校自身师资严重不足,且结构欠合理,学历、技能达标率不高,而经培训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带领学生实训的一体化教师则更少,兼职教师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缺乏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从企业聘请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事实证明,以上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影响到技工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保证技工院校的顺利发展。

三、加强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

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尚不到位,因此,各技工院校要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1.统筹规划,设置新兴产业专业

专业设置重复使教学资源平均分散配置,不利于特色骨干专业的形成和专业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是当前镇江市技工学校、职业学校间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建议政府牵头人社、教育、国资委等部门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地方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间重复设置的专业进行归类合并,做强做大各学校的主打专业,开辟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为镇江长远发展集聚人才。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主动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紧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探索建立以“工学结合”为主导,产教结合、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深入推进校企无缝对接。建议政府部门介入,为相关新兴产业企业与技工院校的合作牵线搭桥,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1)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契机,大力开拓“工学结合”的市场。学校各专业教学应紧紧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将企业文化、企业工艺产品性能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制订教学计划。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将企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传授给学生,同时将企业用人的标准和要求告知学生,使学生学到技能的同时,充分了解企业,为自己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其次,学校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跟班带领学生实习,学习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了解加工企业产品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有利于师生共同提高。镇江技师学院从2008年开始和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订单培养和冠名办班。2011年,光电技术应用专业与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实行冠名招生。

(2)实施“教学工厂”的培养模式。学校应积极鼓励各专业进行工学结合,让教室走进工厂,把课堂搬进车间,使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技能训练。实现身份转换,让学生变员工,在课堂学习是学生,在车间生产是员工,即“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学校光伏应用专业这两年就实施了“教学工厂”的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课程体系中突出技能训练。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调研市场,制订教学计划。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实训课以项目教学为主,以核心技能训练为特色进行教学,一体化教学、实训教学比例达60%以上。同时积极开发精品课程。

(2)建立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相融合的课程设置体系。学校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突出职业素养、团队合作、沟通、企业岗位要求、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每个学习领域从理论介绍、行为训练、情景模拟三部分着手,主要突出行为训练,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相融合的课程设置

体系。

(3)教学内容紧贴地方经济。学校应积极调研市场,围绕课程体系建设狠抓课程内容开发,将生产领域中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方法融入到课程之中,摒弃落后繁琐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在专业课程内容上,教学内容应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特色,结合企业产品开发与生产要求,将有关专业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知识、技能要求的无缝对接,突出为行业、企业、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

4.教学模式改革

(1)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断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应进行改革,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职业教育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全面推行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理论—实践—理论”过程中,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校应采用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授课,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广泛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岗位教学等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水平,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能力水平

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力量,学校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师资培养规划,以加强教师能力提升为目标,强化内涵建设,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教师“传、帮、带”工作机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品牌教师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定期选派教师下厂实践、外出培训、出国深造等。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与行业企业合作,聘用企业高技术高技能专家参与教学,制订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形成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稳定人才的工作机制,共同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学团队,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者单位:镇江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适应产业发展专业建设
科技期刊转型期编辑的适应与发展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