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林以彬
基于生态保护理念的福州飞凤山奥体公园规划
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林以彬
该文针对福州飞凤山奥体公园所处的环境状况,依照生态保护的理念,从科学性、自然性、整体性等阐述生态规划的理念,对奥体公园水体、山体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提出规划建议和对策,为城市公园的生态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城市公园 生态保护 水环境修复 植物绿化
城市公园是指城市中的开放园林空间,是城市休闲功能的有效提供者,包含着供大众参与的、露天或半露天型、与生态相协调的项目,应具有多样的价值体系,如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修养价值、游览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与经济价值等[1-2]。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既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一项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的工程措施,它为城市提供了新鲜空气和舒适的环境。
改革开放初期,公园建设体现为一味追求提高绿地面积,只注重园林的观赏功能,不重视园林的整体布局。上世纪90年代初体现为广场热,追求公园广场面积大,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20世纪末期,我国公园设计逐步回归到理性阶段,规划设计中兼顾了生物多样性、环境生态效应、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建设了一批优秀的城市公园,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成都活水公园、中山歧江公园等。因此,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日益得到重视。
福州飞凤山奥体公园是一座集文娱休闲、运动健身、科普游憩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它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大道南侧、盘屿路西侧、洪湾南路和冠浦路的东侧。规划景区以飞凤山为依托,东面为福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并与齐安山相对;南面为大片的村庄用地,与乌龙江相望;西邻浦上台江园和浦上创新产业园区;北面为大片的工业和居住区。奥体公园规划的主要功能区有体育运动区、中心湖景观区、特色花园区、运动登山区、康体休闲区、湿地花园区等,用地总面积80多公顷。城市公园尤其是奥体公园的规划设计应从生态优先角度,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针对奥体公园所处的环境状况,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奥体公园水景、山体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提出规划设计建议和对策。
当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设各类城市公园,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城市公园的生态规划应体现公园借助大自然或半人工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的能力,其生态保护的规划理念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3-4]:
科学性是以科学的规划方法及手段为指导,运用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理论与经验,在对现状资料的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
城市公园规划不应仅停留在地表景物的自然化处理上,而应以恢复自然活力、促进自然更新为根本目标,达到既治本、又治标的自然整治效果。因此,规划应坚持真正的自然性原则,将地下水、土壤结构、土壤表层、地表水、地面植被、动物鸟类,以及人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营造各类元素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力求实现城市公园的全面自然化目标。
包括公园用地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公园与乡村、城市的景观完整性。规划应从整体出发,在用地上协调城市、乡村、河流与林地之间的关系,形成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并充分发挥公园及其水面、林地对周边的有利影响,同时减少周边环境对林地及河流产生的不利影响。
奥体公园地处福州城乡结合部,现状用地功能混杂,环境状况较差,主要环境问题有:①奥体公园选址内地块归属较复杂,有村庄、部队用地、大量的违章民房、厂房,还有大量的坟墓、庙宇,征地拆迁量很大。②飞凤山山体现状破坏比较严重,生态环境较差,林相较单一。③飞凤河及其周边河道污染比较严重,垃圾底泥淤塞,水质差。
下面针对公园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依照生态保护的基本理念,对园区水景、山体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方面提出规划设计建议和对策。
公园所处区域南接乌龙江,北望闽江,片区内河溪纵横交错,公园四周有洪塘河、飞凤河、浦上河等内河环绕。奥体公园充分结合现有河道水系进行改造,规划从乌龙江引水流通周边内河,引水首先进入稳定沉淀塘(生态角),去除大部分悬浮物质,然后进入竖向折流及侧向折流湿地,再进入表流湿地,接着排入湖体中,最后排入内河。工程通过建设人工湖、湿地,整治河道,发挥水体的景观、排涝等作用。
为防治水质污染、人工湖暴发水华,水景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水环境修复和保护措施主要有:
3.1.1引清截污。引进乌龙江清洁河水,保持湿地、人工湖、内河的水体交换。
3.1.2人工喷泉设置。结合水景设计安装表曝装置,使得水的表层和地层不断循环,从而使底层的水体具有充足的溶解氧浓度。
3.1.3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考虑结合山体截水沟、河滨带截留设计将初期雨水汇集起来,通过沉砂池及湿地进行沉淀、处理后收集作为景观、绿化补水用途,实现初期雨水的回收处理利用。同时,减少公园中的硬质铺装的面积,采用渗水、透水性较强的材料和结构用于公园的铺装,使自然雨水能够渗透到地下,使湿地周围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增加。
3.1.4生态驳岸。河流、湿地水体岸线规划设计宜使用土工格网复式生态驳岸,采用石笼护岸的做法,形成可渗透的界面,使得公园水体与地下水系相连通,能有效调节水位。土工格网的高空隙率及其上生长的植被根系为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产卵的场所。同时,其上形成的生物膜能吸收水解水中的有害物质,凹凸不平的网箱表面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促进水体净化。应避免单一的水泥浆砌河道,如水底层采用浆砌石块,隔离底层微生物与水体的联系。
飞凤山山体破坏目前比较严重,在公园山体的规划设计中,应对山体的山坡修复、表土保护以及绿化工程等进行山体的生态保护,其中以绿化工程修复为主。
3.2.1山坡的工程修复。山坡修复的关键是岩面的生态修复,采用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人工植生槽、人工植生带和喷混植生等技术。山麓部分的破坏主要采取挡土、护土、固土等一系的工程措施以及植被恢复办法,应恢复山体界面的完整性。
3.2.2表土保护。为保证后期植被恢复覆土,景观绿化区施工前,先剥离具有肥力的表土。剥离的表土运往临时堆土场堆放,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整理,并回覆表土绿化。
3.2.3林相改造和绿化。飞凤山现状植被存在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林相单调、缺乏季相变化等缺点。规划设计中应采用动态森林演替方式改造山体林相,恢复和丰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功能的多样性和景观丰富多变性。通过充分考虑原有林地的群落现状、立地条件和景观总体规划等要素,依照森林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的景观结构原理,采取“线”、“面”结合的布局结构,让现状林地在2~3年内进行林相演替中逐步形成“绿色廊道”、“层林绚秋”、“繁花竞秀”、“佳果荟萃”等各具特色的林相格局。
3.2.4采用立体绿化。采取单层植物和复层植物配置,通过乔+灌、乔+草、灌+草、乔+灌+草、乔+灌+草+水生植物等配置方式,展现公园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在树种的选择上,应考虑时空搭配。如选用不同季节的观赏花、果、叶植物,并根据树种的观赏特性和生态习性,采用慢生树与快生树相结合,落叶与常绿树相结合,使得园区景观色彩丰富、富有季节变化,做好观赏性设计。在空间布局上,山地以及特色植物园采取大片种植与点种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公园大范围景观色彩。并从局部景观来展现细节,如设置自然式的林荫路,利用乔、灌木、地被植物围合空间,配置观赏性强的植物等,方便游人游赏休憩;通过孤植、从植、群植、散植等方式进行多样、疏密有致的配置,使景观灵活多变,使疏散草地向丛林转变。
生态的观念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也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城市公园的建设应当满足公众游览、观光、休憩、健身等需要,同时应当将自然环境保护与满足公众的心理需求高效结合在一起,使得公园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并且与社会历史文化相呼应。在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遵循“生态优先”的理念,结合当地环境特点,经过科学、艺术的规划设计,营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达到以人为本,顺应自然,优化环境。
[1] 弗郎西斯科·阿森西奥切沃.世界景观设计·城市公园[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 姚睿.我国城市公园的功能演变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7):150-154.
[3] 刘朝望,石田.生态保护规划理念的实践[J].绿色科技,2010(6):122-123.
[4] 俞孔间,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