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2.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 10008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当代中国,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民族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而大学生在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维护各民族团结中,一直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力军作用,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对于我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莫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民族事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这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政治学意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民族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科学理论基础的民族理论,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也是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事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大学生是各民族中的优秀分子,是我国民族事业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接班人,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自觉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基于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进步事业中的特殊地位,他们对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学意义。
第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这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教育学意义。所谓民族观,就是人们在民族问题上所形成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属于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观的具体内涵来看,民族观涉及的具体问题有很多,它既包括各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包括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民族与国际社会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因此,民族观同时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问题,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诚如是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教育。如果要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来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大学生在新时期新阶段必须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的世界观,因为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大众化、普及化,丰富民族文化,这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民族学意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科学的民族理论,这一理论也是指导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但是,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各式各样的民族理论、民族主张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这样一来,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普及化,就成为阐释并发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导意义和指导地位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通过各种方式向大学生讲解、讲深、讲透,使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做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真学、真信、真用,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世界观和民族意识,并外化为行动上的理智、理性看待民族问题、积极促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步事业发展、竭力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内容体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理论和根本方法来分析、认识、对待和解决各种民族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体系,这就决定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必须建立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内容体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教育。民族及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和论述的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有着丰富的民族理论,如民族本质、民族历史、民族发展、民族平等等,这些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理论基础,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础理论部分。具体来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必须向大学生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本质内涵、民族的历史性、民族差别与民族问题、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民族问题解决与国家政治发展、国际范围内的民族解放,等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首先是世界观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最为基础的内容,大学生只有深刻认识这些理论的科学性,才能在思想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才能在观念中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才能在行动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及社会的稳定。
第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政策基本精神方面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体系,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属性。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国的民族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逐渐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这些理论和政策主要有:社会主义社会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社会,尊重各民族的特点以及民族之间的差异,不断促进民族之间的共同性生成;民族问题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才能处理和解决好我国的民族问题;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利益的义务;全国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少数民族的权力和利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巩固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在民族事业上的基本制度,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不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当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时,处理民族问题要与党的宗教政策结合起来,促进二者的有效结合,防止民族问题宗教化或宗教问题民族化,以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更好地解决宗教问题,以宗教为纽带更好地解决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也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还要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民族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团结局面,尤其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休戚与共、密切交往的关系,各个民族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大学生讲清楚,使大学生在教育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当前,由于社会利益多元化,尽管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各个民族在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发展成果上还存在着差别,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一致,民族之间的摩擦和矛盾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向大学生讲清楚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以马克思主义观来看待和处理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差距,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最大限度地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各民族的力量。
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 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现实中也有着充分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国际上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来袭、我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大局的需要以及我国大学生民族观现状及民族观教育现状,这些都无不构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决定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
从国际上看,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进步事业的影响,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所谓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就是在20世纪中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结束前后,在全世界掀起的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在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中,各种各样的民族思潮冲击着我国的思想即意识形态领域,其中最为明显也是最为危险的是民族分裂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这两种思潮不仅影响着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同时也对世界各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带来了危害,并为全球的安全埋下了忧患。面对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来袭,我国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引导各类民族思潮,尤其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批判、反对、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因此,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是我们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国际背景。
从国内来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实现中国梦,必须维护并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局,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社会流动性增强,地区、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也日益频繁和深入,这一方面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和睦相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民族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人民群众,尤其是大学生,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民族的进步。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将民族和睦、国家统一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才能使人们深刻领会民族团结的意义,才能使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好的环境。
从大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民族观及其教育现状也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各民族相互混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集体中,大学生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大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民族观和民族观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的作用及其程度。从当前大学生的民族观和民族观教育现状来看,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有关调查和现象观察来看,大学生对民族和民族现象并不是完全理解,有的甚至认为民族和民族问题与己无关;大学生对自身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是十分了解,更谈不上充分尊重;有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历史也不是十分了解;部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甚至处于无知状态;尤其是有些大学生甚至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认识,这些都说明当前在我国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时代课题,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来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民族观。
参考文献:
[1] 乌小花.当代世界和平进程中的民族问题[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 沈桂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党的民族政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1-19.
[4] 徐柏才.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