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延安精神论学习实践和责任担当

2014-03-11 03:37:19吴思才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实事求是延安

吴思才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 650223)

2014年8月,学院在延安组织了“重温革命史,接受再教育”为主题的教育专题培训班。短短七天的时间里,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激情教学等形式聆听了专家们精彩的讲课。在延安这片红色的热土上通过边看、边学、边思考,进一步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的奋斗历程,再一次重温了延安精神,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共产党人坚毅卓绝的优秀品质。笔者感悟:“学习和感悟延安精神,实践和担当延安精神”。

一、“昨天”对延安精神的认识

学习考察前,对延安的认识局限于书本、传说和影视作品等。大致分为对延安自然情况和延安抗战时期的情况了解。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 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一是感受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在去往临潼的路上,映入眼帘的并非是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坡,而是满山的绿色覆盖着陕北大地。兵马俑、中华始祖黄帝陵,母亲河——黄河和壶口瀑布,再回想起《长恨歌》对历史的倾诉,内心震撼于中华民族曾经的强大,华夏文明深厚的积淀。

二是感受到我们的团队出行,展现了学院的团结与和谐。在书记、院长的带领下,无论参观学习,还是情景教学;无论课堂听讲,还是音像教学,展现了精诚团结、和谐相处的良好风貌。大家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走出宿舍,挂上胸牌,戴上耳麦,提上小马扎和学习袋,没有距离,没有压力,专心学习,俨然一个学生模样。整个团队严格遵守出发前院长在动员会上的要求和“五个不准”,即:深受培训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赞扬。延安干部学院的领导说我们举办过全国各地无数期培训班,云南警官学院的这个班,精神风貌和素质素养是最好的;学院的老师说这个班的课堂纪律、精神状态和学习态度是最好的;学院的服务人员说这个班的学员能够主动收拾餐具、不浪费食物、爱护公共环境卫生,具有很高的素养。培训使每个学员都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为学院增光添彩。

三是感受了延安精神振奋人心。延安是革命圣地,她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国内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从1935年10月19日红衣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至1948年3月23日转为反攻止,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培育出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当一个个仰慕已久的地名化为眼前一幅幅生动的场景时,大家无不感动,心中的延安变得越来越具体。怀着崇敬的心情,大家参观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桥儿沟革命旧址、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地方,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逐日寇的光辉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在艰难的环境下,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艰辛历程和光辉业绩,感受着延安精神对心灵的强烈震撼。

二、“今天”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延安精神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过时。延安精神,应着力把握其先进性、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延安精神的先进性。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延安都是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向往的圣地。正是在延安时期,我们党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当时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依靠党的领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边区社会呈现出惊人的发展态势。应当讲,延安精神从一开始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矢志追求,代表了对体现党的先进性的努力探索。当前,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把延安精神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既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紧密结合,勤政廉政,用延安精神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延安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

——延安精神的思想性。重要的就是理解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形成的重要时期。正是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针对当时的实际,我们党通过整风运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战略。正是在延安精神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取得了全民抗战的胜利,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党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当前,我们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延安精神的科学性。体现在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上。当前,我们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就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

——延安精神的实践性。延安精神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源于实践,成于实践,用于实践。延安时期最关注农民问题,坚持对农民多予少取,目前我们将“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应该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应看到,农民还不富裕,农业还很落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应用延安精神来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坚持勤政为民,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全面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坚持求真务实,牢记“两个务必”,即:以良好的作风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延安精神的创造性。延安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随着实践的深入,延安精神既保持其基本的精神本色,又在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年业绩,每一项都是伟大创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富于创造性,使延安精神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凝聚人心、鼓舞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应着力增强“三大意识”,即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节约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坚持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延安精神,在创造性上下工夫,延安精神才能常举常新,引领我们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在今天,延安精神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是理想信念不可丢。习近平总书记说:“好干部的第一条就是信念坚定”。我们的社会现在是繁荣了,个人的财富也增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但是,很多老板或干部也倒下了。这些年的社会发展,促进了人们的观念变化,思想道德进步,但又很容易使一些人狂热地追求金钱,导致精神滑坡。所以,革命的坚定性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丢了要出事,这就是信念。

二是艰苦奋斗不能丢。这是延安精神的主要标志。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虽然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排在世界的后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部分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几分之一。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争的现象:仇官仇富,那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一些不仁土豪丢了艰苦奋斗的作风。试想,当时在延安的高级干部也搞例外,丢掉艰苦奋斗这几个字,中国革命要胜利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上课听到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丢。这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党在延安形成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后面产生了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也还在提倡以他们为榜样。

四是实事求是不能丢。这既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充分体现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现状和中国农业国家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强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这次学习对在工作中如何坚持实事求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三、“明天”对延安精神的实践

学习培训的效果,是让延安精神深深铭刻在每个人的脑海当中,铭记于心,用延安精神武装头脑,回到工作岗位中认真干好工作。自觉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八全会精神、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实践延安精神,特别是用依法治国的思想和思维指导我们的工作。

(一)坚定信念,强化宗旨意识

要深刻理解这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理顺三种关系,把培训的成果化为工作动力。

一是要摆正位置,始终牢记自己是公务员、干部,同时也是“普通人”,要按照职责,认真履职。小组讨论时书记、院长都结合自己的职责进行了思考,谈了回去以后抓些什么,怎么抓,如何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要摆正与群众的服务关系。每一位同志都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认真落实日常工作。今年招生工作中,很多家长送子女体检,却被拦在学院大门之外,这种现象往年也存在。今年,书记和院长发现后,要求立即纠正,打开大门,邀请家长进来,还要供水供座。因为这些家长也是群众,也是客人。小小一件事的改变,受到全体家长的高度称赞,这就是摆正了与群众的服务关系。

三是当好“先进者”。要正确处理好党员“普通人”和“先进者”的关系。共产党员既是普通劳动者的一份子,也是他们的先进代表。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本着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勇挑重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二)艰苦奋斗,埋头苦干

一是要脚踏实地认真干事。二是要胸怀学院大局,淡泊名利,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和工作,为单位和领导分忧,为下级解愁。三是勇挑重担,不畏艰苦,防止贪图安逸怕苦怕累,一切以工作为重,以工作为先。四是模范带头讲节俭、讲自律。

(三)加强学习,恪尽职守,创新进取

始终坚持学理论,学业务,学以立德,学以增智。以党的先进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指导工作,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钻研公安业务,刻苦研究教育学基本理论,切实提高育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把延安之行的感动感叹感悟带回去,化作努力,化作奉献,化作担当,化作思想的内在动力,为我们建设现代警察大学的进程添砖加瓦,这就达到了此次学习培训的目的。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实事求是延安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11-08 08:47:43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2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黄河之声(2021年14期)2021-10-28 03:53:08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4:54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42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实事求是”定乾坤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20
走进延安
陕西画报(2015年2期)2015-03-11 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