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运输毒品犯罪反侦查行为的防控措施

2014-03-11 03:37:19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犯罪分子毒品民警

杨 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运输毒品是犯罪行为人通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或者人身藏匿夹带的方式,将毒品从一个地点带离运往另一个地点,使毒品发生过位移的行为。运输毒品犯罪必须使毒品发生运送,运送是让毒品进行流通和蔓延的基本方式。

运输毒品犯罪的主体在刑法中明确为参与运输毒品行为的年满16周岁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该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以及威胁到不特定社会群体的身体健康。*李永升.关于运输毒品罪若干问题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一、运输毒品犯罪的反侦查行为

随着司法领域对运输毒品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出现不应当再将运输毒品与制造、贩卖、走私毒品作为并列罪名在刑法中体现的观点,因为单纯的运输毒品行为是为毒品下游犯罪提供服务性质的行为,这彰显出社会发展与法治的进步,但我国刑法明确在量刑上对四种行为概括标准为无论数量多少,均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样严厉的入罪标准正是由于运输毒品行为不仅是制造、贩卖、走私毒品的附属行为,更是促使毒品流通、扩散于社会的重要环节,四种行为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

由于运输毒品作为毒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巨额利益的诱惑,犯罪行为人甘愿为一己私利冲破法律规定。为了逃避侦查机关的侦查措施,避免最终受到法律追究,因此犯罪行为人会故意针对侦查机关的各种侦查手段采取相应的对抗活动,这些有预谋的对抗活动即为下文所述运输毒品的反侦查行为。

二、运输毒品犯罪反侦查行为的特点

(一)家族式犯罪呈规模化

运输毒品往往是通过跨省市、跨地区来实现毒品的流通,整个流程路线长,地域广,一般无法靠单人完成,为了不被公安机关查缉部门在各个流通阶段发现运输毒品犯罪,成功实现毒品长线运输,犯罪分子更加趋向于利用团伙或者是集团形式来进行毒品的运输。早年毒品运输以少数民族或者同一宗教信仰为纠合方式,而近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式贩运毒品模式逐渐增多,仅2012年在互联网上公布的家族式贩运毒品案例就达21起,这些团伙以家族内部人员聚集在一起,有的甚至动用到家族当中不满10岁的儿童,有的最终被查获时被连带的就是三十多人的大家族,家族式贩运毒品往往反侦查意识强,狡猾多变,行踪诡秘,最重要的是不易从内部瓦解,给整个侦查打击工作造成障碍。

(二)利用法律漏洞

1.利用特殊人群运毒居高不下

利用这些特殊群体运毒,首先,作为运输工具,这类人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赚取运费,根本不知道幕后主使,讯问价值不高,其次是在目前法律规定范围内对特殊群体只能采取监视居住、遣返原籍的措施,循环往复,效果不佳。

2.化整为零、蚂蚁搬家

在整个运输途中,风险与侥幸并存,为了保证马仔的安全,提高运输成功的概率,运送毒品马仔每次一般只携带几克毒品,以避免触碰法律在运输毒品罪名上做出数量限制的底线。又或者采用“人货分离”,将毒品藏匿于前面的货车,马仔就在后面紧跟着,负责盯梢货物是否成功到达指定地点,保全马仔的安全,避免受到法律的追究,最终不能有效打击运输毒品犯罪的犯罪行为人。

(三)犯罪手段更加隐蔽

这一特点首先表现在运毒路线上,运毒人员多为绕过关卡躲避查缉而以徒步或者马驮的形式走人迹罕至的山间小路。其次在联络方式上不断变更暗语,并且藏匿毒品的手段多种多样,甚至可以说只要是能装东西的地方,毒贩就可能发掘出来藏匿毒品。

借助人体体内藏毒不仅在于隐藏性强、难于发现、检测率低,于是成为当前贩毒分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现今也不止再限于利用箱、包、家电藏匿毒品,让人意想不到的还能利用活物运输,例如云南在2014年5月就查获一起通过将毒品包裹后塞入牛肛门后赶牛入境的案件。

(四)利用现代公共服务行业通道

2005年以来利用邮路、快递寄送的方式运输毒品非常普遍,首先通过邮政行业邮寄毒品的案件不仅在增长势头上急剧上升, 并且近年向大宗化趋势发展。 同时相对没有足够严格检查与验视程序的快递行业,成为运毒犯罪分子的首选方式;在联络方面使用先进的移动电话,甚至会盗用合法用户的手机号码进行联系,然后不断盗窃新号,在联系对方时,运输毒品犯罪分子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会选择同时使用多部移动电话,多个号码混用,再者利用私家车运输也是一个流行趋势,车辆可以利用假身份证从租赁公司租来,利用车辆充分的部件空间经过改装后藏毒,遇有查获危险就弃车而逃,对毒品的侦查是一个挑战。

三、侦查机关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侦查机关与犯罪分子双方都在时刻关注着彼此的一举一动,此方有了新动向,彼方必定顺势做出改变。因此侦查机关有必要就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侦查破案的能力和水平来针对上述这些的反侦查行为的趋势变化,将犯罪分子的伪装伎俩拆穿。

(一)加大公开查缉力度

毒品公开查缉作为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最基础性的措施,在发现及查获运输毒品犯罪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沿途盘查需具备善于观察的能力,当采取人货同行方式进行运输毒品的犯罪分子在遇到民警盘查时,紧张心理从内向外表现出来,常见为手足颤抖、不敢与盘查民警对视、不时吞咽口水、动作僵硬、说话含混不清、回答询问语无伦次、身上所携带物品与其所说乘车目的不符等异常状态,或是其行李当中会有诸如牙线、安全套、润滑剂、果汁、香料等足够引起缉毒民警警觉的物品。一线缉毒民警通过不断地摸索能过熟练地从众多盘查对象中迅速发现重点嫌疑对象,进行进一步仔细检查。

2.提高安全意识是现今查缉民警自身所必需的素质,因此对查缉民警的安全教育需加强。更新查缉民警的执法观念、培养自我安全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平时训练中就将安全行为和安全守则贯穿其中,让查缉民警时刻保持警惕性,增强敌情意识。开展一些专题的讲座和专门的训练工作,对犯罪分子的微表情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培养民警的观察能力。与此同时,为满足安全查缉的要求,从个人所配备武器、查缉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上都应严格按照查缉规范的要求配备。

3.在公开查缉中重视警犬的应用

首先警犬中的缉毒犬承担着对各种场所、各类装载物的缉毒任务, 能有效弥补人工和仪器搜查的不足,其次扑咬功能则最能够体现警犬的威慑力,当遇到运毒嫌疑人弃毒逃跑或武装反抗等情况,训练有素的警犬扑咬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毛庆福.警犬技术在缉毒工作中的应用. 第十三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当然,狡猾的运毒分子会使用味道特殊的香料来混淆毒品气味,因此,当侦查人员发现待测物品味道过浓可能会导致缉毒犬嗅觉失灵时,建议不采取再使用缉毒犬来查缉毒品,且最好一个检查点根据合理的缉毒犬配备规则配备相应数量的犬,能够达到相互交替,以保证犬的正常休息,最终能以最佳的工作效率投入毒品查缉工作中。

(二)精心设计控制下交付

跨境、跨省运输毒品的犯罪,禁毒部门采用控制下交付手段确保在不流失毒品的前提下顺线追查到毒品接收下家,以将整条贩毒网络一网打尽,为防止犯罪分子反控制下交付,我们再实施此项措施时,应当保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严格保密,力争使运输毒品分子在不知毒品被发现的情况下,仍按原有的运毒计划行事。第二为了确保毒品能够顺利到达交付地点,必须保证沿途公安机关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不惊动到运毒分子的整个毒品运输过程。第三要防止运毒分子多次改变行进路线,绕远路、兜圈子,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主动权被运毒分子掌握,因此作为禁毒一线的民警要充分创造机会,计划一套严密的方案,将整个局面形成已经在警方严密控制的基础上,让运毒犯罪分子产生错觉,进而失去警觉,仍然继续进行运毒活动。

(三)增加各地禁毒部门的沟通协作

当下以专题会作为沟通途径是主要方式,而在参与这些会议时,禁毒民警通常会比较谨慎,细节问题很难体现出来。所以可以考虑采取茶话会、培训会等多种方式,通过直截了当的主题讨论,使各地之间能够充分了解到不断更新的运输毒品犯罪分子采取的反侦查手段,是极其有必要的。

运输毒品的整条线路不仅限于本地本省,通常伴随着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因此缉毒部门需要长途作战,赴异地侦查、异地抓捕犯罪嫌疑人。因此从整个宏观的角度来说,公安机关只有将团结互助、顾全大局作为禁毒部门在共同协作办理运输毒品案件时必须遵守的基础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实现事半功倍的预期目标。有效地打击运输毒品犯罪,各省之间各市级禁毒部门之间,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单位,都应该互相支持与协助,打破原有的地域顾虑,应在本职工作做好的基础上,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共同作战,无形中形成战斗合力。

(四)加强运输毒品情报的共享

运输毒品犯罪所具有的隐蔽性决定了情报在查缉运输毒品犯罪中的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禁毒侦查部门与毒品犯罪分子的较量,就是情报的较量。

因此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情报信息互通是极其有必要的,各部门之间应当以大局为重,对毒品侦查工作树立起团结一致的思想,打破本位主义,整合各部门之间与毒品犯罪相关的资源信息。例如邮政部门可以利用对涉毒快件、邮包上有关寄收件人的丰富数据信息,从源头上给予公安禁毒部门数据情报;而边防检查站以及海关缉私部门也在对毒品公开查缉的工作中,能够查获大量运输毒品案件,从这些案件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边防与海关所获取的情报中,具有能够向境外展开延伸条件的,对境外毒情形势进行掌握,并与公安禁毒部门互通,最终目的是将表面零散琐碎的信息整合,顺线进行深挖,对整个毒品犯罪团伙进行掌握,最终对整个集团进行强有力的打击,摧毁整个犯罪集团。

综上所述,在获得的数据、信息、情报面前,各部门都应当首先对这些情报进行进一步研判,科学判断、有效整合的过程,最终得到的信息应当是准确的,能够为进一步的运输毒品侦查工作指明重点、提供查缉方向。对信息情报的研判可以通过对近期当地毒情形势、毒品犯罪规律做出总结,结合调查走访、秘密跟踪、技术侦查等手段,在验证情报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信息的研判与调查,因此,专门设立情报机构在各部门内部进行具体工作的操作是极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犯罪分子毒品民警
销毁毒品
环球时报(2022-12-19)2022-12-19 17:16:30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8期)2020-10-29 07:33:21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9期)2020-10-15 02:35:07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7期)2020-08-04 10:19:01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6期)2020-07-14 16:10:40
火烧毒品
南方周末(2019-06-27)2019-06-27 19:47:54
拜访朋友
与谁接头?
快乐语文(2018年35期)2018-11-29 21:04:26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现代交际(2017年18期)2017-09-11 09: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