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旅游休闲之城的几点思考

2014-03-11 01:11赵启亮
延边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珲春旅游业旅游

赵启亮

(中共珲春市委党校, 吉林 珲春 133300)

珲春位于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是东北亚地区的“金三角”。珲春是中国通往东北亚的窗口,通过珲春实现中、朝、俄、韩、日五国水路相通,是中国通过水路到达俄罗斯、朝鲜、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把珲春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建设国际休闲之城,可以把珲春建设成为宜居的旅游生态城市。

1 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旅游产业一跃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也随之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 年,中国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居世界第 41 位,2007年跃居世界第四位。201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约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我国旅游产业将保持年均 10.4%的增长速度,到 2011 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 2005 年的 4.18%达到 4.77%;到 2020 年,全球旅游者将达15亿人次,而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计划接待1.45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为3350万人次,创汇75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2.7万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

休闲度假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趋势。20 世纪初至中期,欧洲旅游度假区大规模兴建,形成了加勒比沿岸、地中海沿岸、夏威夷、澳大利亚、东南亚国家的海滨旅游度假区; 20 世纪末,度假旅游成为欧美各类旅游产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产品。1994 年,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英国占 59%,德国占 75%,法国占 57%,西班牙占 55%。法国度假旅游者占全国人口的 58%,英国的这一比例则高达 70%多,而美国的度假旅游者则占出境旅游的 60%以上。

在我国,度假休闲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经济的持续增长强化了我国居民的旅游支付能力;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激发了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国家旅游局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城市居民旅游人数为19.33亿人次,农村居民旅游人数为10.24亿人次。过夜游客为13.03亿人次,一日游游客为16.54亿人次。经旅行社组团出游人数为9246万人次,散客人数为28.64亿人次。外地旅游人数为7.7亿人次,本地旅游人数为21.87亿人次。按出游目的分类,探亲访友占39%,观光游览占32%,商务出差占13%,度假休闲娱乐占11%,健康疗养占3%。按同行人数分类,一人出行占39.4%,两人出行占24.2%,3人出行占21.9%,其他共占14.5%;国内旅游收入227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城市居民旅游花费为17678亿元,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为5028.2亿元。过夜游客花费为16843.9亿元,一日游游客花费为5862.3亿元。经旅行社组团出游的游客花费为1530.5亿元,散客花费为21175.7亿元。外地游客花费为10083.5亿元,本地游客花费为12622.7亿元;国内游客人均花费767.9元,比上年增长4.9%。城镇居民出游人均花费914.5元,农村居民出游人均花费491元。过夜游客平均花费1292.7元,一日游游客平均花费354.4元。经旅行社组团出游人均花费1655.3元,散客人均花费739.4元。外域旅游人均花费1309.5元,本地旅游平均花费577.2元。按出游目的分类,人均花费从高到底依次是商务出差、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娱乐。数据表明,旅游已经成为中国百姓生活消费函数中的常规因子。休闲旅游的比重也在增大。休闲度假旅游消费呈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在一地停留时间长。游客在某地闲适到无所事事,一呆一个星期,成为常规休闲方式。在海南度假加观光已经逐步变成一个主导性的模式。二是散客和家庭式的组织方式。自驾车旅游、家庭式旅游比重增加明显。三是复游率高。国内很多居民将三亚等地作为每年度假的必选之地;云南的丽江古城,成为珠江三角洲白领度假的理想场所。四是指向集中。游客对度假目的地选择集中度假需求的指向也集中。五是度假加观光。六是度假地有文化有主题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休闲度假的发展趋势是:消费大众化、产品多元化、追求个性化、市场层次化、发展国际化。

在国内,发展休闲产业已成为各地各级政府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当一个地区人均 GDP 超过 2500 美元时,休闲消费将出现迅猛之势。2006 年我国人均 GDP 已达到 3000 美元,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 GDP 更高,休闲消费市场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2 打造珲春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国际休闲之城的要求

珲春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具有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个性,具有开展度假休闲旅游的文化氛围;独特的自然地形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具有开发休闲度假产品的基础条件;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使得珲春市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2.1 浓郁的文化氛围,厚实的土壤

珲春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为建设休闲之城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土壤。珲春的少数民族占了全市总人口的45%以上,其中朝鲜族和满族的特色文化都彰显了珲春市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为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运动休闲之都提供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2.2 优美的自然环境,坚实的基础

珲春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5.65℃,平均降水量617.9毫米,无霜期140—160天,为中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符合人体的舒适度,具备成为避暑胜地的气候条件并具有比较优势。为开发度假养生、时尚休闲体育运动等系列休闲度假娱乐旅游产品奠定基础。

2.3 优越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一眼望三国”的东北边陲小城。珲春东南与俄罗斯海滨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46公里,现有珲春口岸和珲春铁路口岸与俄相通;珲春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境北道相邻,边境线长130.5公里,现有圈河口岸和沙驼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去中圈河口岸对面就是朝鲜罗先自由经济贸易区。从珲春南部的防川沿图们江而下,约15公里便可进入日本海。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麓,长516公里,她连接中、朝、俄于一体,是中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依借这一通道,历史上珲春曾一度成为中原地区与日本、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友好交流的桥梁,边境贸易十分活跃。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珲春具有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也使其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2.4 休闲产业群初具规模,为珲春市建设休闲之城打下基础

珲春市的旅游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优势产业,旅行社由当初的1家国内社发展到8家国际社;旅游产品也由原来单一的边境风光游发展到了对朝对俄边境游、对韩跨国游和国内游等多个主打产品;市内旅游景区(点)由1990年只有长岭子、沙坨子两个发展到“一眼望三国”、张鼓峰战役纪念馆、北山灵宝寺、千年第一缕阳光观景台等多处景点;旅游线路由原来的珲春——防川一条市内线路发展到珲春——朝鲜罗先、珲春——俄罗斯海参崴、珲春——韩国及珲春到国内的多条。这些线路为拉动珲春市乃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吉林省主要旅游品牌之一。

3 打造国际旅游休闲之城的对策建议

珲春以独特的区位优势,逐渐成为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外游客的“新宠”。这里又是创业的福地,财富的摇篮。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得到“老外”们的青睐,纷至沓来的外商在这片热土上寻找着他们的“黄金海岸”。

3.1 以政府为主导,快速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珲春市旅游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等问题,必须加强统筹规划,从改革、开放、服务、管理入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合理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继续发展红色旅游。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健全监管体系,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大力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

3.2 充分挖掘景区文化内涵,突出鲜明的个性

充分发挥自身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可以以传统的朝鲜族、满族文化为主题,开发主题景区;在景区文化挖掘上,以文化演出来诠释景区的文化积淀,可以拍摄大型的文化实景剧目来吸引游客参与,营造出繁华盛世的文化氛围,将珲春特有的文化展现给旅客。

3.3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国际级旅游精品”

依托珲春特有的丰富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全市支柱性产业,是重大的机遇和全新的挑战。宣传工作是带动旅游业前进的火车头,能否以有力的宣传树立珲春良好形象,招来更多的游客,培植更多的客源,是影响珲春旅游业发展、进而影响“打造国际级旅游精品”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3.3.1 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以世界的眼光“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珲春市旅游业发展的速度,不冲破思维瓶颈,加快发展旅游业就无从谈起。完成“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有放眼全国、面向俄、朝、韩、日、蒙等国的眼光和胸襟,要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敢于突破的信心和勇气。珲春市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把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成国际级的旅游精品,这才是我们真正面对的课题。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树立世界眼光,真正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眼光放长远,以更高的站位来谋划全市旅游业的发展。要把发展旅游业的眼光从单纯的吃、喝、玩、乐、住、购、娱上游离出来,加深对旅游业丰富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拓展旅游业对增加政府和群众收入、解决就业难题、带来观念变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认识,按照大文化、大市场、大服务、大产业的思路来规划和组织实施大旅游,明确树立抓旅游就是抓设施、抓文化、抓开放、抓经济、抓发展的全新理念。要通过思想上的大解放,深刻认清目前珲春市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潜力和难点,找准突破口,拿出具体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制约延边州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不为既有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模式所制约,不为常规眼光所局限,以全新的理念营造旅游产业发展氛围,让珲春旅游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3.2 找准定位,强化宣传,为实现“世界级旅游精品”目标不懈努力

加强对内对外旅游宣传,形成持久的影响力。对内宣传:第一,策划设计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活动。第二,加大专题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第三,完善宣传促销手段,拓宽宣传渠道。对外宣传:第一,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邀请境内外记者来采访报道。第二,要制作精品,传播珲春。充分利用各类门票、画册(图)等各个载体,扩大旅游精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第三,要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旅游外宣。要争取在中央媒体和省内外媒体开辟旅游宣传专栏,持续进行旅游广告宣传。

3.4 加大投入,提升素质,为推进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4.1 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

按照世界各国的一般规律,吸引一个国际游客大约需要3—5美元促销费。虽然珲春逐渐加大了宣传促销经费的投入,但从扩大旅游需求,促进国内外游客的持续、稳定增长来看,宣传促销经费还远远不够。为此,必须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旅游宣传文化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大型文化旅游活动、旅游宣传品制作、旅游宣传文化推广活动等方面。要加大旅游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外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演艺、娱乐、影视制作、会展等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建设用地和融资等方面应优先予以安排和支持。同时,要调整政策吸引游客。如,山西、陕西等省旅游景区对70岁以上老人免收所有门票,对65岁以上老人收半票,极大地吸引了游客,虽然门票减免了,但其吃、住、行、购都创造了旅游收入。因此,要制定优惠政策,敞开大门,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进入珲春。特别是,各旅游景点应当免费向新闻记者开放,以利于记者的采访。

3.4.2 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

要强化生态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严禁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特别是,在景区上工业项目一定要慎重,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旅游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健康发展。要建立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良性互动机制,所有利用文物设施和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旅游项目的,每年应按不低于20%的门票收入用于本地区的文物保护,专款专用。

3.4.3 建立高素质宣传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要加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讲解员队伍建设,积极想办法稳定讲解员队伍。要加大文物旅游景区讲解员、导游等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业务比赛,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要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引进优秀演艺人员、高层次考古专业人才、旅游商品创意设计人才,提升景点的服务水平。要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发掘和培养,鼓励民间艺人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间传统技艺,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旅游业发展中来。

4 打造旅游目的地,建设国际休闲之城的目标和步骤

4.1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4.1.1 近期目标

加强与国际国内休闲组织的合作,挖掘休闲文化内涵与市场卖点,提升产业凝聚度和综合优势,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结构合理化,加快城市休闲品牌的扶植培养,完善交通、通讯、场馆会所、市政、服务等休闲软硬件条件,建立休闲产业协会,初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软硬条件相对优越、对经济社会有较大带动、内部结构合理互补的休闲产业体系,确立在区域休闲功能比较优势。

4.1.2 中期目标

内外结合,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休闲中心城市。建设若干个有影响的休闲配套产品专业市场,持续提升在休闲市场中的影响与份额,建设若干个国内知名休闲项目品牌。

4.1.3 远期目标

内外并重,制定详尽的以国际市场为重要目标的中长期产业发展战略,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内生性强、环境优美、高度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休闲产业体系,形成独特的产业核心优势,使休闲产业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使珲春市成为我国乃至周边国家黄金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4.2 发展重点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永续利用”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覆盖全市的休闲产业发展规划

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做到各具特色、错位发展,提高休闲产业的质量和品位。根据“中心辐射、轴线拓展、优化组合、特色互补”的原则,以四条休憩旅游带为重点,以主要交通干道为纽带,把全市的休闲旅游区“串珠成链”,形成休闲旅游发展格局。

4.2.1 都市休闲业规划

积极做好“引景入城”工作,搞好新城区中心广场、特色街区、城市雕塑、大型购物中心、影剧院、音乐厅、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设施,营造良好的都市休闲氛围。

4.2.2 乡村休闲业规划

在统一规划,落实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富硒大米、敬信稻田鸭、板石富硒苹果等特色种植养殖业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农村休闲旅游资源,使之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休闲服务业上来。

4.2.3 旅游休闲区规划

继续实施综合保护工程,加快沿珲春河休闲旅游带和敬信一眼望三国景区规划建设,使之成为休闲旅游的核心品牌与核心区域。

4.2.4 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建设以航线、高铁和高速公路为依托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4.3 产品开发重点

4.3.1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1)文化度假产品系列。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以重点文物景区为依托,通过文物展示、生活场景模拟演示、科普科考等,将山脉地势特色、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民间风情有机结合,开发系列的主题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文化休闲和文化娱乐项目。(2)生态度假旅游产品体系。面向国内远程和周边市场,以沙丘公园、农家田园、敬信湿地为依托,以文化背景营造氛围,以各种体育运动、趣味活动、度假产品、节庆活动等形式进行开发,注重功能性,强化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开发朝鲜族和满族风情体验。以敬信防川村和杨泡满族艺术展馆为重点,开发风情观光游、朝鲜族、满族风情体验等产品。(4)保健养生度假旅游产品体系。一是面向周边市场和国内远程市场,开发沙浴、沙疗等旅游产品;二是利用挖掘本地枸杞、羊肉等食物的养生保健功效,开发食疗养生等度假旅游产品体系;三是面向本地市场,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活动,增添体育运动设施,开发健身旅游产品。(5)时尚运动度假旅游产品体系。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向中青年市场,开发建设针对不同市场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如攀岩登山、徒步、野外生存、滑沙、漂流、森林旅游等。(6)商务会展旅游产品体系。一是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依托新城区新建城市功能设施,通过举办大型的赛事、展览等,开展商务会展旅游;二是通过强化购物场所的服务功能,强化商务旅游活动。

4.3.2 旅游服务功能体系建设

(1)完善各项功能要素,改善产业结构,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积极培育旅游客运市场,改善交通环境。(2)注重多种休闲度假方式,完善服务功能。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开发度假别墅、分时度假酒店、自驾车营地、帐篷营地等不同系列的产品,完善自助、自驾车旅游的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珲春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清代珲春副都统衙门档之户口册浅析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