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缄默知识”显露“真容”

2014-03-10 17:55:14胡志明
考试周刊 2014年104期
关键词:页数画图卡车

胡志明

数学课程里“过程与方法”中的经验与技巧、思路和手段、意识与思想、态度和精神等都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它内隐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内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脱离认识主体,因此又可以称之为“个体知识”,它是发展自己认识能力的“向导”和“主人”。因此教学中应该给其等于或高于知识目标的地位。

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但比显性知识更为基本。但因其“缄默”,往往容易被“教”与“学”的双方忽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想办法使其显露“真容”。一般可以用创设情境、使用策略、重视归纳,利用差异等方法使其显性化,再在学生的独立尝试中唤醒以深度建构。

一、创设情境,在顿悟中清晰

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设计问题,使问题直接指向学生经验中的不足,让学生在顿悟中理解问题的本质。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35页“想想做做”第8题,它是一道有关计算购买服装的情境题,有许多同学的错误答案是“8■套”。针对这个情形教师设计如下环节清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师:你认为这样的答案对吗?

生:对!还检查了一下计算过程。

师:假如你去购买衣服,你怎么把“8■套”买回去?

生:……(恍然大悟,立即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师:说说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8■套衣服没办法拿回家?

生2: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生3:数学的结论有时要与实际情况相符。

师;很好!你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了。

本环节中教师一个假设性提问,犹如“一语点醒梦中人”,让学生顿悟。顿悟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学生把“悟”到的知识说了出来:“数学的结论有时要跟实际情况相符。”一句话表达了数学必须与生活结合,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使用策略,在成功中体验

策略是问题解决的手段,因为不反映在知识结果中,在问题解决后往往被学生淡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清晰策略的使用过程,还要让学生在使用策略成功解决问题后,体验策略的优越性,从而让学生亲近策略,形成使用策略的意识与习惯。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让学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例:港口有一批小麦。如果用甲卡车运,每天能运走总数的■;如果用乙卡车运,每天能运走总数的■。哪辆卡车运得快?甲卡车单独运,一共几天可以运完?乙卡车呢?

生:甲卡车快一些。可是各要运几天不好算。

师:为什么不好算?

生:因为不知道小麦一共有多少?卡车每天能运多少?

师:我们能不能用图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呢?

生1:用画长方形的办法表示(图略)。

生2: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图略)。

生3:用画圆形和方法表示(图略)。

生4:……

师:请你对着图想想,老师猜想你一定能看出每辆车运的天数了。

生:甲卡车7天运完,乙卡车9天运完。

师:大家想想刚才没画图时你是怎么想的?画了图以后又能怎么想的?

生:自由回答。

师:每个同学谈谈用画图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这里教师通过让学生对画图前后思路的对比,凸显画图策略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接着让学生畅谈画图的好处,延长策略体验的过程,让策略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重视归纳,在小结中固化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点或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应更重视方法的归纳,并且在小结中得到强调,要把方法教学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归纳时要把方法中的思路明晰化,用具体有条例的思路框架图(文字、符号、几何图形等)帮助学生巩固掌握。例如:

教学环节

一、要求下面的问题,一般需要知道哪两个相关数量?

1.应找回多少钱?

2.还有多少页没看?

3.一共要分多少组?

二、解决两步混合运算题。

出示:还有多少页没看?

师:要求这个问题一般需要知道哪两个相关数量?

师板书:冬冬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0页,第二天看了32页。

师:你能找到一共的页数和已经看了的页数吗?

师:已经看了页数没有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办?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思路,板书思路图:

第一天看的(40页)第二表看的(32页)故事书一共的页数(150页)已经看的页数(?)还有多少页没看?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两步计算的思路是什么?(让学生完整复述思路。)

上述教学设计中,先通过解决条件不够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解决一个问题一般需要两个关联的条件,再用“要求这个问题一般需要知道哪两个相关数量?”提问,把分析法的种子播种到学生心里。最后通过解决两步混合题,再归纳出两步混合计算的思路框架图,在小结中又让学生完整复述。这样不仅把分析法显性化,而且用思路框架图固化,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四、利用差异,在交流中感悟

“缄默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庞大,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习得的毕竟有限。而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获得的“知识量”不仅丰富,而且更易被感悟。因为同学间语言表达方式相似、思维的脉动较一致、交流的环境更轻松,指导更具针对性,双方也会有更多真实的体验。可根据学生间学习的差异,组成“一对一”交流小组。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例4、5后,老师出示讨论题目:“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通过例4例5的学习,后进同学一般不容易找到这样的结论:“积的分子分母正好是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分别相乘得到的。”这时指导的同学会根据各自情况,对被帮扶同学思考过程或提出疑问,或提出重新检查要求,或让说说原因……总之,指导的同学始终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在答案外“打转”,试图把自己解决问题的“缄默知识”让同学感悟到。这种指导过程中的每个语言、语气、动作、表情和解题习惯,以及许多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与态度等待,都是可以让后进生“近距离”清晰地感悟到并学习到。

五、独立尝试,在运用中唤醒

“缄默知识”显性化后,需要通过独立运用,才能建构到自己的经验系统中,独立运用“缄默知识”需要学生的自我唤醒。

当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情境时,告诉学生可以试着这样问自己:“这个情境与以前遇到的哪个(些)情境相似?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什么?”从而唤醒学习经验,实现方法的迁移。例如学了五年级下册圆的知识后,要解决求圆里最大正方形的面积问题(如下图)。一般的思路是先找到正方形的边长,再求正方形的面积。然而如果用“这个方法”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肯定要找到“那个方法”。这时就可引导学生自我唤醒,然后联想起以前学习中遇到的具有相同体验的问题——一个关于求梯形面积的问题:“一条长35米的栅栏靠墙围成一个直角梯形状的地,求地的面积。”

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用完形的梯形面积公式来解决,而只要先算出“上底+下底“的和,即“35-12”,然后再用梯形公式解决这个问题:“(35-12)×12÷2。”

也就是说,当用“这个方法”解决不了问题时能想到去找“那个方法”,这其中就蕴含了一点转化的数学思想。当学生在相似的情境中体会到了这种策略,解决正方形面积时就不会再纠缠于边长是多少,而会试着用其他的方法转化到求正方形的面积上。通过这种相同问题情境中的独立尝试,存在于学生经验系统中的数学思想才能更深刻。

“缄默知识”是真正“有用的数学”,通过以上由“扶”到“放”的学习,学生一定会获得我们期许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页数画图卡车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语文建设》(下半月)2020年1—12月总目录
忙碌的卡车
画图理解“多多少”
IIHS强调:卡车侧防钻撞保护很有必要
忙碌的卡车
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嘟嘟真会想